北極閣三條

北極閣三條

北極閣三條位於東城區東南部,呈東西走向,東端北折,北起北極閣四條,西至東單北大街,南有支巷通北極閣二條,中與北極閣衚衕相交,屬建國門街道辦事處管轄。

人文歷史


北極閣三條,明朝屬明時坊,稱黃獸醫衚衕,據傳因衚衕內有一位黃姓獸醫得名。清朝鑲白旗,沿稱。1965年整頓地名時將小頭條、小二條並人,改稱北極閣三條。“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稱瑞金路四條。衚衕西端為清寧郡王府所在地。寧郡王是康熙皇帝第十三子允祥的兒子弘晈,雍正八年(1730)封為寧郡王,他的弟弟時為怡親王,互為聲勢,寧郡王府曾紅極一時。乾隆二十九年(1764)弘晈去世,謚曰良,史稱寧良郡王。乾隆八年(1743)清寧宮祭祖,弘曉因“失禮”,被痛斥后解除都統等職,寧郡王府的勢力也隨之下降。按照清朝的規定,郡王爵位世降一等。到道光二十四年(1844),弘晈曾孫奕格襲貝子,奕格去世,其子載敦襲鎮國公。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后,怡親王的後代載垣因反對垂簾聽政,被賜死,朝廷把怡親王的爵位賞給了載敦。此時,位於朝陽門內怡親王府已經賞給了道光第九子,就將原寧郡王府改稱怡親王府。因郡王府比起原來的怡王府規模小,人又稱“小怡王府”。辛亥革命后,王府生活失去來源,怡親王又追求生活享受,把鋪面房陸續拆賣,府內主要建築也押給了西什庫教堂。后還不起債務,府前影壁等都被拆除。日偽統治時後面的寢殿改作舞廳。日本投降后又成為汽車公司修理廠。解放后成為青年藝術劇院宿舍和排練場地。
二十年前著名的電視劇《渴望》就是這裡攝的。1989年初,衚衕里突然來了一群拍電視劇的。算來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當時這成了我們衚衕里甚至周邊很多衚衕里的小小子最大的新鮮事,因為沒見過。這個劇組就是《渴望》。該劇講述了兩對年青人複雜的愛情經歷,揭示了人們對愛情、親情、友情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望。該劇將人生的、人性的一切有機地溶入到社會大時代的背景中,加上演員的出色表演,具有較高的社會審美的價值。尤其是老衚衕時的風景穿越了幾十幾年的時間深深印在了每個人的心間。一磚一瓦的老衚衕加上王大媽的地道的北京話構成了一道不能忘懷的懷舊情結,多懷念當時人與人間的純樸感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