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里克·馬奇

弗雷德里克·馬奇

徠弗雷德里克·馬奇(Fredric March,1897年8月31日—1975年4月14日),出生於威斯康辛州,美國演員。

1937年,與珍妮·蓋諾合作出演由威廉·A·韋爾曼導演的歌舞片《一個明星的誕生》,並憑藉該片獲第1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提名。該電影在1954年和1976年再度重拍。 1946年,與瑪娜·洛伊合作出演由威廉·惠勒導演的劇情片《黃金時代》,並憑藉該片獲第1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早年經歷


弗雷德里克·馬奇,1897年8月31日出生於威斯康辛州,溫斯洛小學接受初等教育,畢業於拉辛高中,高中假期曾做過銀行出納員,後來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獲得經濟學學位。他從小就對表演產生了興趣,但完成學業后決定從事更穩定的職業。
1917年,弗雷德里克·馬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美國陸軍部隊里服役了一年,並被授予陸軍中尉。1919年,弗雷德里克入伍一年後移居紐約,在紐約第一國民銀行當兼職報刊模特和實習生,直到患上闌尾炎,並因闌尾破裂導致緊急闌尾切除,使他瀕臨死亡。弗雷德里克意識到生命短暫,在康復后決定追求自己的演藝夢想。
1920年,弗雷德里克在大衛·貝拉斯庫的舞台劇在巴爾的摩首演,後來弗雷德里克打入了百老匯。1921年,弗雷德里克成為一個電影臨時演員。1924年,弗雷德里克根據導演約翰·克倫威爾的建議,改名為弗雷德里克·馬奇。
1926年,弗雷德里克·馬奇出現在百老匯演出。1928年,弗雷德里克·馬奇因在洛杉磯出演巴里摩爾家族為原型的舞台劇《皇室》 ,引起轟動,被派拉蒙影業公司的星探發現並簽署了一份雇傭合同。

演藝經歷


1929年,弗雷德里克·馬奇首次登上銀幕,與魯斯·查特頓合作出演電影《The Dummy》,該片講述了一對疏遠的夫妻因女兒被綁架而重歸於好的犯罪鬧劇。同年,在電影《The Wild Party》中扮演一位被克拉拉·鮑飾演的學生引誘的教授。1929年,出演電影《Paris Bound》 。1930年,出演電影《Sarah and Son》 。
1930年,弗雷德里克·馬奇出演電影《The Royal Family of Broadway》,電影是由舞台劇《皇室》改編而成,馬奇再次扮演托尼·卡文迪什,憑藉該片首次獲得奧斯卡提名,與華萊士·比里並列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1933年,主演電影《Design for Living》 。1934年,主演電影《死神假期》 。同年,出演電影《The Affairs of Cellini》 。1934年,與瑙瑪·希拉合作主演愛情電影《紅樓春怨》,片中飾演羅伯特·伯朗寧。1935年,在電影《悲慘世界》中飾演冉·阿讓。同年,與葛麗泰·嘉寶合作出演電影《安娜·卡列尼娜》中飾演渥倫斯基
1936年,在電影《風流世家》中擔任主角。1937年,與珍妮·蓋諾合作出演第一個銀幕版本的《一個明星的誕生》,在片中扮演了一個過氣又酗酒的演員諾曼·梅恩,馬奇憑藉在該片中的演出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同年,與卡羅爾·隆巴德合作出演喜劇電影《毫不神聖》 。1937年,弗雷德里克·馬奇憑藉年收入近50萬美元,被列為好萊塢第五高薪演員。
1940年,出演電影《One Foot in Heaven》 。1941年,出演電影《Bedtime Story》,在片中飾演一位劇作家並試圖阻止他的演員妻子退休。1942年,與維羅妮卡·萊克合作出演電影《I Married a Witch》 。1942年,在電影《The Skin of Our Teeth》中擔任主角。
1944年,在電影《馬克·吐溫歷險記》中扮演主角。1946年,與瑪娜·洛伊、達納·安德魯斯等合作出演由威廉·惠勒導演的劇情片《黃金時代》,飾演二戰後一名退伍軍人,憑藉該片獲第1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1947年,憑藉在百老匯的出演舞台劇《Years Ago》,獲得了第一個托尼獎,與何塞·費勒並列獲獎。
1949年,在電影《Christopher Columbus》中擔任主角。1951年,因出演電影《推銷員之死》第五次獲得奧斯卡獎提名。1954年,在電影《縱橫天下》中扮演了一個無道德原則的財務主管。同年,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電視節目《皇室》中再次扮演托尼·卡文迪什。
徠1954年,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音樂劇版《A Christmas Carol》中扮演守財奴斯克魯奇。同年,與埃爾德里奇在百老匯聯合主演尤金·奧尼爾的《長日漫漫入夜行》初次公演,並第二次獲得托尼獎。1956年,出演電影《一襲灰衣萬縷情》,在片中飾演格利高里·派克的老闆。1958年,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The Winslow Boy》中扮演亞瑟·溫斯洛。1961年,出演在百老匯的最後一個角色“吉迪恩”,並獲得托尼獎提名。
60年代淡出影壇。1973年,出演最後一部影片《The Iceman Cometh》,在片中飾演樂觀的酒吧老闆哈里,兩個月後弗雷德里克·馬奇就去世了。

個人生活


家庭背景
弗雷德里克·馬奇,原名恩內斯特·弗雷德里克·麥金太爾·比克爾。父親約翰·F·比克爾,是一個製造商、金融家。曾任拉辛五金製造公司總裁。母親叫柯拉·布朗·比克爾。有兩個哥哥哈羅德·勒羅伊·比克爾出生於1887年4月11日、傑克·M·比克爾出生於1892年2月21日出生。姐姐羅西娜·伊麗莎白·比克爾出生於1889年4月2日。
感情經歷
弗雷德里克·馬奇曾與大學戀人艾琳·埃利斯訂婚,在馬奇決定當演員後分手。
1924年,弗雷德里克·馬奇與埃莉絲·貝克結婚。1927年離婚。
1927年,弗雷德里克·馬奇與女演員弗洛倫斯·埃爾德里奇結婚。1926年,兩人在丹佛演出時相識。1927年5月30日,結婚。1927—1928年,弗雷德里克·馬奇與妻子一起參加戲劇公會的演出。婚姻直到馬奇1975年去世。1988年,艾爾德里奇去世,享年87歲。
1932年,弗雷德里克·馬奇收養了一個女兒佩內洛普·范特庫奇。1935年,又收養了一個兒子安東尼·馬奇。
去世
1970年,首次診斷為癌症,接受治療。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1954縱橫天下
1951推銷員之死
1946黃金時代威廉·惠勒瑪娜·洛伊, 達納·安德魯斯
1937毫不神聖卡羅爾·隆巴德
1934紅樓春怨羅伯特·伯朗寧瑙瑪·希拉
參考資料: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1952 第2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推銷員之死(提名)
▪ 1947 第1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黃金時代(獲獎)
▪ 1938 第1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一個明星的誕生(提名)
▪ 1932 第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化身博士(獲獎)
▪ 1931 第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百老匯世家(提名)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1954 第1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縱橫天下(獲獎)
▪ 1952 第1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沃爾皮杯最佳男演員獎 推銷員之死(獲獎)
▪ 1932 第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觀眾票選獎最受歡迎男演員獎 化身博士(獲獎)
柏林國際電影節
▪ 1960 第1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天下父母心(獲獎)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1965 第22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獎 五月中七天(提名)
▪ 1960 第17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獎 白髮紅顏未了情(提名)
▪ 1952 第9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獎 推銷員之死(獲獎)
英國電影學院獎
▪ 1961 第14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外國男演員獎 天下父母心(提名)
▪ 1955 第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外國男演員獎 縱橫天下(提名)
▪ 1953 第6屆英國電影學院獎電影獎最佳外國男演員獎 推銷員之死(提名)
義大利大衛獎
▪ 1964 第8屆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外國男演員獎 五月中七天(獲獎)

參演作品

參演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