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張譯丹的結果 展開

張譯丹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研究院研究員

張譯丹,原名張冬卉,曾用名張馨之、張熙恩。堂號:靜心齋。中國國家畫院一級美術師,中國國家畫院美術研究院研究員,兼任《中國國家美術》學術主持。

張譯丹師從著名山水畫家龍瑞先生。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獲得美術學博士學位。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有多幅作品被收藏。她是國家藝科課題“1978—2008中國畫之當代研究”負責人。代表文章有《八大山人山水畫的筆墨形式與造境》等,其著作有《八大山人山水畫研究》、《中國民間美術叢書·民間服飾》、參與撰寫《中國繪畫發展史》等。

張譯丹國畫作品斬獲國內外多賽事大獎,業內有著不錯的口碑與評價。她的八大山人山水畫研究到她的“都市心象”系列作品,其間雖然跨度很大,但有著內在的關聯。貫穿她的美術學理論與中國畫創作的一條主線,就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精髓——寫意精神,特別是“心象”。

張譯丹在國內舉辦的個人畫展有:陝西安康個人畫展“東方精神—張譯丹中國畫作品展” ,北京恭王府個人畫展“心象如水—張譯丹中國畫作品展”。兩次畫展均受到業界內外廣泛反響。

個人簡介


張譯丹在塞納河
張譯丹在塞納河
張譯丹在大魯格山頂
張譯丹在大魯格山頂

個人業務自傳


本人張譯丹,原名張冬卉,曾用名張馨之、張熙恩。女,漢族,1968年生於安徽阜南。美術學博士,師從著名山水畫家龍瑞先生,學科方向:中國山水畫理論與實踐。
與導師龍瑞先生在答辯會上
與導師龍瑞先生在答辯會上
張譯丹博士畢業照
張譯丹博士畢業照
本人自幼喜好文學藝術,尤其在音樂、美術方面體現出一定的藝術天賦。中學時代,長兄授業,開始學習繪畫,高中畢業便奔波於各類藝術院校考場,最終於1988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工藝美術系裝飾設計專業,1992年畢業,獲學士學位。1994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二畫室,研修油畫,不久便有作品獲得全國美展獎項。1998年,就讀於萊佛士國際設計學院服裝設計專業,學成後步入服裝設計行業,任巨匠藝術發展公司服裝設計師;1998年——2001年,創北京天飛子服裝工作室,任總設計師;2001年起,兼任《科技與企業》雜誌美術設計;2002年——2004年,為豐富自己的藝術素養,再回母校南京藝術學院,攻讀藝術設計與管理專業在職碩士。為拓展藝術視野,尋求藝術品格向更高層級邁進,2004年9月,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攻讀美術學博士研究生,2007年7月獲得博士學位;2007年7月被分配到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部,從事中國畫創作與研究工作至今。
本人主要藝術成果:1992年,設計的圖書《漫話節日》封面獲當年“全國圖書展優秀封面設計獎”。1993年,創作油畫《舊式肖像》,獲“中國油畫雙年展”學院獎。1995年以“張貞孩”的筆名發表美術評論《幻化空間中的文人情懷》(載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飾》雜誌)。自2000年起,受聘陸續為北京電視台節目主持人、藝術界知名人士和國內外友人設計服裝並在該年獲中華服裝大賽銀獎;同年,以“文景”的筆名發表美術評論《談幾件青銅器的造型與紋飾》(載南京博物院《東南文化》雜誌2000年10期)。2002年,發表美術評論《談幾件唐三彩珍品》(載南京博物院《東南文化》雜誌2002年10期)。2002年,設計《科技與企業》雜誌。2003年,參與撰寫《中國繪畫發展史》一書(2006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2004年,撰寫《中國民間美術叢書·民間服飾(下卷)》(2006年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
代表性文章有:論文《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服飾紋樣構形觀念及方式的虛幻性特徵》(載《福建文藝》2005年8期)、美術評論《詩意的重建》、《齊魯青未了》等。2006年7月,應邀點評《中國書畫》雜誌“典藏點論”欄目的繪畫作品。2007年8月,論文《八大山人山水畫的筆墨形式與造境》在《美術》發表。2007年,完成博士論文《和之以天倪——八大山人山水畫研究》,業內人士公認“該論文是對以往八大山人研究的重大突破”,並獲中國藝術研究院“優秀論文獎”及“科研之星”獎。參與國家重點課題“中國現代美術史”的撰寫。 2008年,論文《八大山人山水畫源起及歷程》在《中國畫研究》(2008第2期)上發表,國畫作品專集《中國畫名家年鑒——張馨之》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 11月,個人申報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青年項目《1978——2008中國畫當代性研究》獲得批准;12月,作品專輯《張馨之作品集》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2009年8月,5幅作品被收入由榮寶齋出版社出版的《當代中青年實力派畫家作品集》;同時,本人的博士論文《八大山人山水畫研究》也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2009年,在台北藝術大學出席兩岸重彩研討會。 2010年,參與撰寫的《消費主義時代中國社會的文化寓言——中國當代藝術考察報告》一書由吉林美術出版社出版。2011年,本人陸續發表了十餘篇論文。論文《慧覺與風格——影響八大山人山水畫的核心成因分析》及《西洋‘風景’與‘中國山水’契合與融通》發表在《中國國家美術》上,在美術觀察上發表了《晚晴時事漫畫的緣起及形成辨析》,在中國藝術報上發表了《文化多樣性的保護與傳承》一文,撰寫《情懷逸浩 氣象高華》一文並發表在《中國國家畫廊》,其他發表的有《孤傲焦慮——淺析遺民情結對八大山人山水畫風格的影響》、《何海霞“長安畫派”時期山水畫風格成因初探》以及《上扦·信仰》等論文。2011年8月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了《東方精神——張馨之作品集》。
張譯丹採訪周汝昌先生
張譯丹採訪周汝昌先生
一直以來,本人都在研究八大山人,圍繞這個主題已經寫了數篇論文,這些論文是我學習傳統山水畫理論與創作實踐的重要成果。長久以來,人們多從社會學視角品論八大山人,尤注目其花鳥畫成就,鮮有人從藝術學角度探究八大山水畫及其筆墨、風格的成因,更乏融史學、文化學、圖像學與人類學於一爐去解讀時代風雲、生命情調之於八大藝術心象及山水畫至境的必然影響,這個視角的研究成果基本空缺。我的論文選擇了“筆墨”、“語彙”等思維支點,獨闢蹊徑地勾勒八大山水之特異性,有理有據地揭示了八大山水“承前啟後”、“超以象外”的價值,尤其對其生命狀態與山水畫起源的關係,對其“心象”、信仰及人生況味的揭示,具備了從微觀到宏觀、從個案到普適地“發生學”意義上的闡發,並對其“遺民心態”、“家國情怨”、“筆墨高峰”、“符號意味”做了新解,頗具學理髮現和創新意義。
作品參展情況:1、《流水澹然》等6幅作品參加由中國藝術研究院與台灣師範大學在台北舉辦的“中華兩岸美術學博士生創作交流展”。2、《山水》參加由文化部青聯在中國美術館主辦的“中國青年新農村寫生展”。3、參加由國家畫院主辦的“老區·人文·自然”畫展。4、《遠山淡無跡》等10幅作品參加“21世紀青年實力派提名展”。5、2008年11月,作品參加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水墨本味中國畫大展”。6、2008年12月,有作品入選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全國美術新造型藝術大展”,其中,作品《逝》獲得2008年全國美術新造型大展“佳作獎”。7、2009年10月,作品《惑》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術展覽。8、2011年5月,兩幅作品參加“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華畫院兩岸畫家展”9、2011年8月,作品《翔》入選第四屆全國青年美展。 10、2011年9月,有三幅作品參加全國博士、碩士師生聯展。11、2010年1月,在深圳寶安畫院舉辦“萬壑由心”山水畫雙人展。
多年來,本人比較注重對當前學術現象的思考與研究,重視創作思路上的傳統文化的當代開掘,注重創作走向上的個性探索,因而在作品創作和研究視角上都取得了一些心得;在學理研究層面,本人注重對中國傳統畫論與技法的梳理和分析,尤其注重對八大山人山水畫人文內涵與創作觀念的深層剖析,並將在今後的研究工作中繼續深化這一主題。
與張仃、王樹村的合影
與張仃、王樹村的合影
回顧博士畢業、從事專業繪畫工作以來走過的路,我的自我評價是:在藝術和學問上,能夠持之以恆地鑽研中國畫藝術,在理論發現和繪畫實踐中尋求自己的解讀,強調原創意義與創作思維,孜孜以求於中國畫創作的諸多形式與內容,始終刻苦勤勉,追求藝術的高品位表達,具有強烈的工作主動意識和學術創造性。在工作中,與人為善,克己奉公,勤懇虛心,在認真、嚴謹地完成單位賦予任務的同時,能積極與領導、同仁溝通,團結同志,善於營造和諧人際,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良好工作狀態,做事從無懈怠與放鬆。由於不懈的努力,自取得三級美術師任職資格以來,本人的國畫作品在國家級、省級展覽中屢有獲獎,並多次參加各種級別的群展和在期刊、雜誌上發表。此外,本人的論文同樣在各種專業報刊、雜誌上屢有發表,取得了較好的評價。而且經過攻讀博士學位和工作實踐,本人也積累了一定的科研能力,業務素質較好,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和獨立思考能力,且具備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端正的學風。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作為中國畫的研習者,我將用百倍努力不懈追求下去……

獲得榮譽獎項


學位職稱

中國國家畫院一級美術師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研究院研究員
《中國國家美術》學術主持
中央美術學院2012年唐勇力教授訪問學者
國家藝科課題“1978——2008中國畫之當代研究”負責人
美術學博士

獎項榮譽

2008年“造型藝術新人展”新人佳作獎
全國造型藝術展銀獎
全國圖書展優秀封面設計獎
入選中國國家畫院30年院慶青年畫院展
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
入選第四屆全國青年美展
“中國油畫雙年展”學院獎

個人著作


部分著作展示
部分著作展示
部分著作
《八大山人山水畫研究》
《東方精神---張熙恩作品集》
《張馨之作品選》
《中國畫名家年鑒·2007》

繪畫藝術評價


楊曉陽院長評

序:幽秀之筆古今之心
——張譯丹的繪畫藝術
張譯丹[中國國家畫院美術研究院研究員]
張譯丹[中國國家畫院美術研究院研究員]
張譯丹是一位修為全面,多才多藝的女藝術家,其繪畫廣涉工筆人物、青綠山水、水墨山水,在這幾個方面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2009年創作的《惑》入選第11屆全國美術作品展,2008年創作的《逝》、2011年創作的《翔》先後獲中國文聯的造型藝術獎。同時,她在理論方面也卓有建樹,所著《八大山人山水畫研究》一經出版,便引美術界乃至社會的廣泛好評。勤勉而謙和,秀外而慧中,是我對她的基本印象。
在創作上,她秉持融西入中,融古入今而自成一體的理念,勤耕不輟,逐漸形成幽澹天然,古厚而愴怏的超現實風格。其工筆人物師從於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國畫院院長唐勇力先生,在乃師的指導下,她以都市人物、藏民族形象為題材,將細緻工整的描繪和嚴謹準確的造型以幻化的方式呈現出來,畫中主角的神態無不是在沉思,或帶有一些迷惘或困惑。如《惑》中屋內的女孩與屋外的青年男女在視覺上形成一種對角,女孩眼光中的疑惑與屋外男女的不安形成一種聯繫,使人從中感味到無限深意。《心·影》描繪了一隻正在飛舞的小鳥,而在屏風的框架內外隱約可見著另一隻鳥的身影,畫家似乎在這裡將實的鳥與虛的鳥做了某種象徵性的安排,身在此,心已遠,幻變的空間,充溢著變幻莫測的心靈。於實中求虛,在現實場景中融入心象的變幻,將觀者帶進一個飄忽不定的異度空間,一個令人心靈安靜的靜謐世界。
張譯丹曾在山水畫大家龍瑞先生的門下攻讀博士,山水的立意、筆法受龍瑞先生影響甚重。通過龍瑞,又受李可染先生的恩澤,再遙接八大山人筆墨,可謂學行獨厚。所作的《山色空濛》、(2008)、《山雨欲來》(2009)、《山韻》(2010)、《遠山淡無跡》(2010)、《山居秋暝》(2010)等寫意山水,以傳統筆墨為根基,馭古而新,從容於矩度,卻又孤標一格,蒼潤之中,又能空疏朗秀。近幾年,張譯丹又作青綠山水,多畫緩壑密林,畫風清潤工整,意象荒荒,古趣盎然,亦不失現代趣味。與工筆人物畫不同,張譯丹的青綠山水完全以傳統為旨趣,用線柔韌綿密,用色姝麗清亮,章法端正,格調高雅。《碧水青山》(2009)、《江山無盡》和《心世》(2011)可視作典型。2011年創作的《心世》,色調明麗,境界幽僻。畫家運用長線條勾勒出山石輪廓,再以層染敷出色調,反覆暈染勾勒,使畫面秀潤而不失厚重,構圖穩重又不乏活潑。尤可值得注意之處,畫中山巒樹石隱然有裝飾之跡,不懼純色,卻不顯浮躁,反因冷色暈染,空間孤寂而令人倍感清幽。
無論工筆人物還是青綠山水,還是水墨山水,張譯丹的畫中都會給人如攬翠微,如聞清籟之感。她對多門類藝術形式的敏感,為她開闢了極為廣闊的創作道路;而她溫厚冷靜的創作心態和豐厚的理論積澱,也造就了其作品的清雅細緻風格和意味雋永的品質。
我期待張譯丹取得更大的成就。
2013.3楊曉陽

龍瑞前院長評

【評論】張譯丹畫評
貳零零肆年夏,我的第一批山水畫博士生入門了,一共三人,兩男一女,女生就是熙恩,她的本名張冬卉。作為我的女弟子,並且是攻讀“山水畫實踐與理論”方向的,她是第一人。
龍瑞 中國國家畫院前院長 博士生導師
龍瑞 中國國家畫院前院長 博士生導師
師生見面會上,她的沉默所表現出的自然纖弱,使我懷疑她能否勝任“山水”的氣勢?但日子久了,我便發現了她內斂中有豪爽、舒朗中有淡定的性格……“入門”之前,熙恩的藝術經歷頗豐,油畫、服裝設計,涉足深廣、領域眾多,而且嘉獎頻頻。
但,山水畫的入手概源於我。她的秉性,她的氣質,也告訴我:她應該從學習“八大山人”的山水畫開始。作為中國“抽象山水”的最傑出代表人物,“八大山人”無疑具備了彪炳千秋的中國畫史地位,以致於後世山水畫多宗其神旨,承其文脈。其中,至關重要的是傳襲“八大”的風骨。我很希望熙恩能由此介入,因為這才是山水畫亘古難移的本原所在。對於當代中國的山水畫風,我一向主張“正本清源”,並始終強調“民族復興和先進文化建設離不開傳統文脈的梳理和繼承”的理念。當然,身體力行並且耳提面命於賢契後學,同樣是我的責任。幾個春秋下來,門徒中操持筆墨者重,文思如潮者寡,尋得繪畫本真者,更是鳳毛麟角!熙恩當為其中之翹楚。
當熙恩拿了厚厚的一疊博士論文初稿堆在我辦公桌上時,我心釋然了!因為:第一,她學進去了,這篇論文是她學習“八大山人”的真實心得,具有學術的“原創”力量;第二,再觀其畫,不經意間騰起一股涵義蘊染、日精月進的味道,且風骨凸現、氣度非凡;第三,學理暢達,寫出了“八大”山水的精、氣、神,學養的質感愈發滋潤,很好地把握了“畫”與“論”的尺寸。我很滿意這篇論文,不僅如此,美術史論界的同仁們亦然。
貳零零柒年,同樣的盛夏,熙恩畢業了。她是以優秀論文和優秀畢業生的“雙獎”成績拿到博士學位的!如今,她依然在我的麾下,很用功的畫著、寫著……
2008年.8.6奧運會前夕
龍瑞(博士生導師)

其它畫評摘選

張譯丹作為山水畫博士,她能夠完美地將研究和創作結合起來,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她通過對中國繪畫發展和對“八大山人”研究上,將中國畫的發展和轉型運用到自己的創作當中,同時將“八大”的內涵在工筆青綠山水畫中推向一個新的局面。而在她的工筆人物畫當中又能體現出她作為一個女性畫家的美與善,展示出一種中國夢想。她能夠注意研究和挖掘民族民間藝術的資源,從繪畫發展的角度方面抓住繪畫創新的意義。
—潘耀昌上海大學教授
鄭工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
鄭工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
當然,“越界”最終要達到的是對所有存在的“疏離”,以向上的方式獲得真理。觀張譯丹的畫,在我腦中出現的詞,就是“越界”。它在提示我的觀看,也在對應著某種不可出現的東西,如張譯丹的神思與筆墨氣息。那是離現實很遠的東西,未見急切的情緒,未見喧囂的聲響,未見多餘的話語,未見一絲兒一點兒的做作。論筆,不疾不徐;論意,深遠簡澹;論境,幽然微渺。
—鄭工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
韓昌潤 韓國光州美術館副館長
韓昌潤 韓國光州美術館副館長
張譯丹的繪畫具有自己的繪畫風格,她的山水畫具有“南宗”的氣息,同時線條大膽。她的工筆人物畫具有當代性,她能在短暫的時間內有著大跨度創作,這一點能看到她身上的才氣。她有過的設計專業學習經歷為她中國畫的創作提供了另一種創作的視角。她的單色作品畫面豐富,她的工筆青綠山水,色彩處理到位,將可能會是中國畫的發展方向。例如"江山無盡"突破了傳統,融會了中國畫的當代色彩,尋找出中國畫發展的方向。從東方人的視角來看,張譯丹的作品能夠將傳統和當代完美結合,具有很強的創新性。
—韓昌潤韓國光州美術館副館長
張譯丹的作品面貌比較豐富,作品當中可以看到吸取了傳統的精華,特別是寫意山水,水墨伶俐、草木華滋,渾厚的傳統筆墨在裡面。筆墨的韻味比較重,給人一種厚重的感覺。她的青綠山水,畫面乾淨具有一種細膩的裝飾性在裡面,整體的風格雲煙留步,畫面生動。充滿大自然的氣息,可游可居、可觀可賞。他的人物畫,比較清新,很清純地表現現代化場景,樸素、自然,畫面具有詩意幽美、委婉,線條、造型把握到位。我看他的繪畫充滿了女性畫家感情的細膩,對生活的詩性表現。
—任道斌中國美術學院教授

個人畫展


東方精神

張譯丹於2013年5月4日—2013年5月11日在陝西安康舉辦個人畫展“東方精神――張譯丹中國畫作品展”。展覽由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主辦,陝西安康健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陝西省安康市群眾藝術館承辦,中國國家畫院提供學術支持。畫展上展出了她的寫意山水、工筆山水和“都市心象”系列工筆人物畫作品60多幅。

心象如水

“心象如水”
“心象如水”
張譯丹於2013年11月9日—2013年11月22日在北京恭王府舉辦個人畫展“心象如水——張譯丹中國畫作品展”。這次展覽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辦。工筆人物、青綠山水和寫意山水共40餘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