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梅隴鎮的結果 展開
- 上海市閔行區轄鎮
- 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轄鎮
- 深圳市龍華區梅隴鎮
梅隴鎮
上海市閔行區轄鎮
梅隴鎮位於閔行區的東部。東與徐匯區的華涇鎮、凌雲街道、康健街道相接,南與吳涇鎮接壤,西與莘庄鎮、顓橋鎮相連,北與虹橋鎮、古美街道交界。區域面積28.07平方公里。轄有15個行政村、64個居委會,集市2個。總人口309127人(2017年),道路總長97公里(包括市管、區管、鎮管道路),主幹道(一級、二級公路)條數9條,其中外環線、漕寶路、顧戴路、滬閔路、春申路、銀都路、金都路等橫貫東西。虹梅路、虹梅南路、中環線、蓮花路、蓮花南路縱貫南北。梅隴鎮區域內公交線路20條,跨區域公交線路52條,其中始發和終點41條。另有軌道交通1號、12號線穿越。區管及鎮管、農村橋樑共81座(其中農村橋樑46座)。梅隴鎮域內共有河道105條,總長度53.429公里。其中市級河道3條,分別為淀浦河、張家塘港和新涇港;區級河道2條,分別為春申塘、六磊塘;鎮級河道18條,村宅河道82條。鎮政府所在地:銀都路1618號,郵政編碼:201108。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縣城(鄉鎮)。
上海市閔行區梅隴鎮
上海市閔行區梅隴鎮精英
梅隴,舊名梅家弄,傳因明成化年間,徽州梅姓在此經商,其後裔建宅第形似街弄而名。興起於清嘉慶年間,為梅家弄市。又因與上海市南梅家弄同名,1933年(民國22年)經上海市政府批准,改名梅隴。今仍多梅姓人家。清同治商市日盛。40年代,米業興起。抗日戰爭勝利后,肉庄生意興隆,形成豬市。
1949年有50家商店,從業人員114人。其中米店6家、煙什店13家、豆腐店5家、鮮鹹肉庄3家。50年代,大多關閉,市面冷清。1984年有商店近20家。1949年有7家碾米、軋花廠和2家石棉廠,1958年興辦社辦廠,1984年有鄉辦梅隴工藝品廠、農業機械廠、玻璃纖維廠。鎮街道布局呈“豐”字形,主街南北向,約長200米,寬三四米,平房居多。80年代老鎮改造,舊街全部拆除,建新街。1935年通電,1964年用自來水,1967年通煤氣,1973年建造新工房。鎮南有年產12萬噸啤酒的上海益民啤酒廠,鎮北有一家上海大型現代化遊樂園錦江樂園。
陳家宅
在漕寶路南,虹梅南路東側,即今桂林五隊、六隊和七隊。傳說,先前有一個逃難的人從浦東撐船到此處時,不幸船破而沉,遂定居於此,取宅名為陳家宅。後來,陳家宅又分成北陳家宅和南陳家宅兩個自然村。一九八三年,該宅已有110餘戶,400多人。
蔣家塘
在虹梅南路西、漕寶路南側,即今華一一隊、二隊和十一隊。原名為蔣家樓,在太平天國時期,該樓在戰火中被燒毀,後人改建平房。清光緒年間,因居住該處的蔣芹舫先生在外白渡橋築壩有功,朝廷賜建廳堂,建築精緻,特別是大廳內的花紋雕刻遠近聞名,至今尚存一間半客廳。一九八三年,該宅有168戶,596人。何家浜在新涇港西,漕寶路南側,即今華一9隊處。傳說,早年有姓何的小官吏,曾住此處,故名何家浜。現此宅已無何姓,但何家浜的稱呼仍沿用至今。
楊家樓
在華二大隊南部,顧戴路北側,即今華二1隊處。據傳,楊家歷代在朝廷做官,在此處建造了十幾間樓房,取名為楊家樓。后被朝廷滿門抄斬,時有楊家的三個小姐不願被刀斬,遂一起到宅后投浜而死,後人使喚此浜為“三姐浜”,今浜尚存。但該處既無樓,現又無楊姓,而楊家樓的稱呼仍沿用至今。一九七八年,“草屋裡”的住戶遷來餅入楊家樓。
沈家堰
在華二大隊北部,漕河涇港北側,即今華二十隊、十一隊和十二隊。因以沈姓為主而定此宅名。一九八一年,朱家塘的住戶遷來此宅。現在,沈家堰是一個較大的自然村,一九八三年時有144戶,566人。
艾家厙
在牌樓大隊北部,東上澳塘西側,即今牌樓五隊。傳說,有一戶姓艾的從松江南門遷來此處定居,故喚為艾家厙。一九八三年,有住戶54戶,219人。
甲乙橋
在隴西大隊東南,張家塘南側,即今隴西八隊和十二隊。據傳,此處因建有甲乙橋,此宅也隨橋名麗定名。
俞家三宅
在隴西大隊中部,張家塘港北側,即今隴西五隊、六隊、十四隊和十八隊。以俞姓為主而定此宅名,歷代曾有俞家宅市之稱。後來,俞家宅分為東、西、南三宅,後人便簡稱為俞家三宅。一九八三年,俞家南宅的住戶遷來併入俞家西宅,但在習慣上仍喚作俞家三宅。俞家三宅是一個較大的自然村,一九八三年,有住戶141戶,502人。該宅從本世紀二十年代起,就開始種植花卉,解放初期,曾被評為市的切花先進單位。
許家塘
在隴興大隊中部,梅隴路南側,即今隴興五隊。據傳,許姓從蘇州遷來定居至今已傳27代,全村以許姓為主,從而定名許家塘。一九八三年,有住戶95戶,322人。
南春華堂
在隴興大隊中部,梅隴路北側,即今隴興十隊處,以黃姓為主,“南春華堂”被列為上海縣文物保護單位(詳見《文物古迹》)。
小梅園
在隴南大隊西南部,淀清河南側,即今隴南五隊處。相傳,曾有一徐姓在此種植了梅樹,後由梅姓遷來此處定居。因梅姓人少且宅小,後人遂喚做“小梅園”。
張家弄
在張慕大隊西南部,淀浦河南側,即今張慕一隊和二隊。據傳,由張姓從浦東張巷柵遷來此處定居,至今已有20餘代。定居后,在宅東種了雌雄銀杏樹各一棵,枝葉繁茂,雌的一棵銀杏樹上每年果子累累。一九七七年,因開挖淀浦河而把這兩棵樹翻掉。此宅後分成南張家弄和北張家弄兩個村落。一九八三年,共有住戶110戶,418人。
紫藤花
在張慕大隊東北部,滬杭鐵路南側,即今張慕五隊和六隊。相傳,在梅姓從梅家弄遷來定居時就已長有紫藤,遂定宅名為紫藤花,至今在宅北的康家灣東岸仍有紫藤。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後人習慣上以牛污浜為界,河東稱為東紫藤花,河西稱為西紫藤花。一九八三年,紫藤花有住戶102戶,397人。
夏家塘
在東紫藤花南,上海益民啤酒廠西側,即今張慕四隊處。據傳,此宅以夏姓定居而得名,在宅後有夏家浜。解放初期,是一個小宅,只有六戶,25人。如今該宅多為樓房,到一九八三年時,有住戶16戶,70人。
龍華宅
在行西大隊南部,朱莘路北側,即今行西一隊。此處原是一片低田,遍生蘆葦。據傳,在蘆葦花盛開之時,有人遷來此處定居,逐此取名為蘆花宅。因“蘆花”與“龍華”在上海地區是諧音,後人就喚此處為龍華宅。
倪家灣
在集心大隊西北部,朱莘路南側,即今集心六隊處。該處原住著一戶倪姓,臨近河浜灣,故名倪家灣。現該宅已無倪姓,但仍稱名為倪家灣。
薛家塘
在集心大隊南部,即今集心十一隊處以薛姓為主麗定名。該宅天主教信徒較多,在一九三〇年建造了薛家天主堂,屬七寶堂口。解放后,教堂的房屋被無房農戶居住至今。
老宅里
在集心大隊中部,韓泗涇港南側,即今集心五隊、十七隊和十八隊。該宅是一個久居的老宅基,現是集心大隊的駐地,並有一所老宅里小學。解放前,此處曾建有西寧庵和羅王廟。解放后,庵廟都被拆除。一九八三年,老宅里有住戶106戶,422人。
張家灣
在朱行鎮東北,淀浦河南側,即今朱家行二隊和十隊。傳說,從前有個張姓的太湖商人,經常從江蘇太湖用船隻裝了自蘿蔔,停靠在老春申塘港的灣里,到朱行鎮一帶銷售白蘿蔔,有一天,在飯後洗碗時,不慎將飯碗落入此處河中,認為這地方是今後的飯碗地,就此,把全家從太湖遷來此處定居,遂定名為張家灣。因以種蘿蔔為業,故又稱蘿蔔地。
在行南大隊東部,老滬閔路西側,奚家塘的南面,即今行南九隊處。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上海“吳海記”店號的老闆以每畝土地300--400元的高價向顧家塘和奚家塘的農戶收買了三十多畝土地,並投資建造了薔薇新村。在新村內建有運動場、禮堂、戲台、花園、地下室和兩座造型別緻的水泥橋,是當時著名的新村之一。它是官僚資本家的遊樂場所,並僱用印度人擔任門衛。抗日戰爭期間,日寇的五架轟炸機在此處投下了十枚炸彈,致使新村的許多建築物被炸毀。解放后,除兩座水泥橋外,把剩下的零星建築物予以拆除,在此處建造了藥材公司倉庫和上海中藥三廠。
上海市閔行區梅隴鎮精英
1949年有50家商店,從業人員114人。其中米店6家、煙什店13家、豆腐店5家、鮮鹹肉庄3家。50年代,大多關閉,市面冷清。1984年有商店近20家。1949年有7家碾米、軋花廠和2家石棉廠,1958年興辦社辦廠,1984年有鄉辦梅隴工藝品廠、農業機械廠、玻璃纖維廠。鎮街道布局呈“豐”字形,主街南北向,約長200米,寬三四米,平房居多。80年代老鎮改造,舊街全部拆除,建新街。1935年通電,1964年用自來水,1967年通煤氣,1973年建造新工房。鎮南有年產12萬噸啤酒的上海益民啤酒廠,鎮北有上海最大的遊藝場錦江樂園。
梅隴鎮是閔行區重要的對外交通樞紐、都市型工業基地、
梅隴鎮
梅隴鎮內交通發達,公共服務設施較為齊全,工業、商業、房地產比較發達。以通暢的道路和內環線、外環線、地鐵一號線、滬寧、滬杭、莘奉高速等,形成了鎮區對外主幹交通網路。客到梅隴,南來北往,東遊西行,投資、經商、娛樂、購物,極為方便。
梅隴鎮
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新建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閔行新院,華東醫院閔行門診部開業。形成了1個中心(羅陽)、1個分中心(曹行)、1個門診部(梅隴),8個站點(朱行、南方、行南、高興、朱梅等)的社區衛生服務網路。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建成梅隴文化體育科普活動中心,創建“梅隴市民戲劇廣場”社區文化活動品牌。各類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先後獲得全國文明鎮、國家衛生鎮、國家生態鎮、上海市五好鄉鎮黨委等8項國家級和23項市級榮譽稱號。建成上海市市級文明小區22個、文明村15個,區級文明小區39個。
梅隴鎮
梅隴鎮
2010年,生態環境建設成績明顯。順利完成第三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編製並實施第四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完成1077家工業污染源、1家集中式污染源的清查工作。積極引導轄區內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和環境質量體系認證,壽工電氣等4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英祺精密零件製造等14家企業通過了ISO14000認證。浦西梅隴片截污納管圓滿完成。加強骨幹河道整治,對韓泗涇港、梅隴港等14條河道進行了整治和疏浚。綠化建設取得進步,建成佔地2.3萬平方米的梅隴公園。“十一五”時期全鎮完成綠化建設面積55.7萬平方米,鎮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1%,人均公共綠地達到20.76平方米。2010年結合迎世博600天行動,整治改造綠化面積35.1萬平方米。“十一五”期間創建4個環境優美村,15個綠色小區,2個環境友好小區,順利完成全國環境優美鎮的復驗工作。
商場
2020年5月13日,梅隴鎮榮獲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鎮榮譽稱號。
2020年11月,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