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話筒
電容麥克風
電容話筒的核心組成部分是極頭,由兩片金屬薄膜組成;當聲波引起其震動的時候,金屬薄膜間距的不同造成了電容的不同,而產生電流。因為極頭需要一定電壓進行極化才能使用,所以電容話筒一般需要使用幻象電源供電才可以工作。電容話筒具有靈敏度高,指向性高的特點。因此,它一般用在各種專業的音樂,影視錄音上,在錄音棚里很常見。另外有一種電容話筒名為駐極體話筒,駐極體話筒具有體積小,頻率範圍寬,高保真和成本低的特點,已在通訊設備,家用電器等電子產品中廣泛應用。駐極體話筒在生產時振膜就已經經過高壓極化處理,將永久帶有一定電荷,因此不需要另外加極化電壓。為了便攜等要求,駐極體電容話筒可以做的非常小,因此會一定程度的影響音質。但是理論上說相同尺寸駐極體話筒和在錄音室廣泛使用的傳統電容話筒,音質應該不會有太大區別
電容話筒
幾毫米,有另外一個固定電極,這樣形成一個幾P法拉的電容器,薄膜電極跟隨聲波振動而造成電容的容量變化,形成電信號,由於這個電容只有幾P法拉(1法拉=1000000000P法拉),其內阻極高,達到G歐姆的級別(1G歐姆=1000000000歐姆)所以需要個電路,來將這個G歐姆的阻抗轉換成通用的600歐姆左右的阻抗,這個電路,也叫做“預放大電路”通常集成在電容話筒的內部,需要“幻象電源”來給電路供電。正是有這個預放大電路的存在,所以電容話筒必須要幻象電源來供電才能正常工作,電容話筒+幻象電源一般靈敏度都很高,比常用的動圈話筒靈敏的多。換句話說,電容話筒不管用在電腦上還是別的設備上錄音,幻象電源都是必須的,而且錄出的聲音都不會比動圈話筒的小。
電容話筒
電容話筒的核心組成部分是級頭,由兩片金屬薄膜組成;當聲波引起其震動的時候,金屬薄膜間距的不同造成了電容的不同,而產生電流。電容話筒一般需要使用48V幻象電源供電,以及話筒放大器材,或者調音台才可以工作。
電容話筒是歷史最為悠久的話筒類型之一,其出現的時間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期。與其它類型的話筒相比,電容話筒的機械構造最為簡單,主要就是把一片拉伸得薄薄的能夠導電的振膜張貼在一塊叫做后板的金屬薄片上,利用這種結構來形成一個簡單的電容器。然後利用外部電壓源(通常是幻象電源,但多數電容話筒也會自帶電源供給裝置)向電容器供電。當聲壓作用于振膜時,振膜就會隨著波形做出各種輕微振動,然後這種震動再通過電容量的變化,引起輸出電壓的變化,而正是這種輸出電壓的變化構成了話筒的輸出信號。實際上,電容話筒也可以分為好幾種,但它們的基本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的。當前,最受歡迎的電容話筒還是Neumann出品的U87。
全世界範圍內使用較廣,質量得到普遍認可的電容話筒品牌有:Neumann,AKG,Rode,Shure,Audio Technica,等。
常見的價格比較高的話筒品牌有:DPA,Blue,Soundlux,Dirk brauner,Microtech gefell,Manley,等。
中國的電容話筒品牌有:安比特,797Audio,飛樂,得勝,飆歌達人等。
電容話筒原理
邊。
電容話筒的指向性是通過對振膜反面的聲學路徑精心設計和調試來完成的,這一點在各種錄音場合,特別是同期、現場錄音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對於它的技術指標的界定,由於牽涉到聲頻工程測量,使用者很難講得清楚,道聽途說的不少,建議多了解一下傳聲器頻響和指向性曲線圖。
一般來講(當然也有例外),電容話筒在靈敏度和擴展后的高頻(有時也會是低頻)響應方面要優於動圈話筒。
這跟電容話筒需要先將聲音信號轉換成電流的工作原理有關。通常,電容話筒的振膜都非常薄,很容易受到聲壓影響而發生震動,從而引起振膜與振膜艙後背板之間電壓的相應改變。而這種電壓的改變接下來又會經過前置放大器的多倍放大之後,再轉換成聲音信號輸出。
當然,這裡所說的前置放大器,指的是內置在話筒中的放大器,而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前置話放”,即調音台或介面上帶的那種前置放大器。由於電容話筒振膜的面積非常小,因而,其對低頻或高頻聲音信號的響應非常靈敏。事實也的確如此。絕大多數電容話筒都能夠精確捕捉到很多人耳根本聽不到的聲音信號。
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