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進出口的結果 展開
- 國家(地區)之間的貿易往來
- 尤里西·塞德爾導演電影
進出口
國家(地區)之間的貿易往來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進為購入,出為外銷,進口和出口的綜合。2012年8月2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報告稱2011年中國外貿進出口額躍居世界第二。
進出口貿易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形成進出口貿易的兩個基本條件,一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導致可供交換的剩餘產品的出現;二是國家的形成。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產生出用於交換的剩餘商品,這些剩餘商品在國與國之間交換,就產生了國際間的進出口貿易。
國家(地區)與國家(地區)之間的貿易往來,進為購入,出為外銷,進口和出口的綜合。
2015年以來,世界經濟深度調整仍在繼續,總體復甦乏力,前景仍不明朗。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進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外貿質量效益有所改善。
發展進入新常態,據海關統計,2015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17.8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7.9%。其中,出口10.24萬億元,下降1.8%;進口7.63萬億元,下降15.1%;貿易順差2.61萬億元,擴大82.1%。進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外貿質量效益有所改善。
商務部2017年7月4日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1月至5月,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1824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2%。其中,出口5679.4億元,增長4.6%;進口12566.9億元,增長11.5%;逆差6887.5億元。
★ 據海關統計,2005年全國實現進出口總值14221.2億美元,同比增長23.2%,其中:出口7620億美元,增長28.4%;進口6601.2億美元,增長17.6%;進出口順差1021.8億美元,增長217.4%。Directindustry
12月當月,全國進出口總值為1398.1億美元,同比增長20%,其中:出口754.1億美元,增長18.2%;進口644億美元,增長22.2%;進出口順差110.1億美元,下降0.9%
★ 2005年青島市進出口總值304.55億美元,同比增長25.2%。其中:出口175.88億美元,同比增長26.4%;進口128.67億美元,同比增長23.5%。2005年進出口總額為2000年的2.8倍。
★2005年萊西市進出口總值126804萬美元,同比增長16.5%。其中出口81593萬美元,同比增長25.3%;進口45211萬美元,同比增長3.4%。
是指與外國當事人通過締結契約進行買賣商品,包括勞務、技術等的一系列具體業務。
具體內容包括:進出口商品的買賣和貿易方式;進出口商品的運輸和保管業務;進出口商品的檢驗工作;進出口商品的海關監管業務;進出口商品的貨運保險業務;進出口商品結算貨款和提供資金的國際結算與銀行信用業務,解決進出口業務糾紛的仲裁工作和司法審理;進出口業務的經營與管理,等等。
各項業務的程序一般可分為交易洽商、合同履行和交貨三個階段。
1.在交易洽商階段,首先由進口商開出需要條件,向出口商提出詢查或經過中介商表達其購買意向,使有關“供應商”或“出口商”與其接洽,或由出口商直接向進口商提出洽銷;然後是出口商向進口商發盤,經進口商還盤,並經雙方函電往返同意“接受”,完成發盤,然後是成交,雙方對買賣條件協議完妥,換文或簽約,完成買賣手續。
2.在合同履約階段,進口商方面的工作是申請進口許可證、進口簽證,開發信用證,以FOB交貨條件成交的洽船(訂艙),以及FOB或C&F等條件成交的投保水險等;出口商方面的工作是備貨,境內運輸,以C&F或CIF條件成交的洽訂船位,以CIF條件成交的投保水險,出口簽訂,商檢和報關。
3.在交貨階段,出口商根據信用證規定。備齊裝船文件於信用證規定的時間內向指定銀行結匯(或押匯)收回貨款,或請銀行托收貨款(D/P,D/A);進口商應備齊提貨文件,準備報關提貨,並處理公證檢驗等事宜。
進出口
2012年8月2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報告說,2003年至2011年間,中國貨物進出口貿易年均增長21.7%,2011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躍居世界第二位,連續3年成為世界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
報告指出,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是中國經濟快速融入世界經濟的十年。中國緊緊抓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機遇,堅持擴大內需與穩定外需相結合,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與挑戰,繼續推進對外開放,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
報告說,十六大以來的十年,是中國貨物貿易發展最快的十年。2003年至2011年,中國外貿進出口年均增長21.7%,其中,出口年均增長21.6%,進口年均增長21.8%。2011年,中國外貿出口額和進口額佔世界貨物出口和進口的比重分別提高到10.4%和9.5%。
報告指出,十六大以來,中國服務貿易保持穩健發展,中國已開始躋身服務貿易大國行列。2011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4191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3.9倍,年均增長19.3%。服務貿易出口和進口的世界排名分別升至第4位和第3位。
報告說,2003年至2011年,中國非金融領域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累計達到7164億美元,年均增長9.2%。2011年,中國外商直接投資達1160億美元,全球排名上升至第二位,並連續19年位居發展中國家首位。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研發中心已超過1400家,比2002年增長一倍以上。
報告同時指出,十六大以來,中國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對外經濟合作駛入良性發展軌道。截至去年末,中國累計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達3189億美元。2011年,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達601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19.7倍,年均增長46.4%。
此外,報告說,中國積極拓展雙邊經貿關係,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已累計建立了160多個雙邊經貿合作機制,簽訂了150多個雙邊投資協定,與美、歐、日、英、俄等建立了經濟高層對話。與28個國家和地區建設了15個自貿區,已簽署10個自貿協定。
報告最後強調,展望未來,中國推進對外開放的任務仍十分艱巨。報告指出,要適應中國對外開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資為主轉向進口和出口、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並重的新形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更加適應發展開放型經濟要求的體制機制,有效防範風險,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
中國產業洞察網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3559.6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同比增長15.7%。其中出口1870.6億美元,增長14.7%;進口1689億美元,增長16.8%;貿易順差181.6億美元,收窄1.7%。
4月數據的走高,直接拉升了前4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的整體狀況。據海關統計,1月至4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3307.5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同比增長14%。
剛剛閉幕的第113屆廣交會也印證了這一態勢,儘管關鍵指標不及112屆春季廣交會,但到會客商與總成交額較上一屆廣交會的“雙增長”,提振了眾多外貿企業的信心。
“從廣交會的情況和一些先行指標來看,今年外貿整體企穩回升的態勢還是十分明顯的,應該說接下來的一兩個月還會保持這種溫和增長。”商務部研究院外貿所所長李健表示,儘管當前外貿有所好轉,但基礎尚待夯實,不可過於樂觀。從總體看,外貿形勢依然嚴峻,預計全年仍將是低位增長。
從海關統計數據看,當前我國外貿發展不乏可圈可點之處:在出口商品中,附加值高的機電產品出口增長較快,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也增勢顯著。據統計,前4個月,機電產品出口增長了17.6%,占出口總值的58.5%;服裝、紡織品、傢具、塑料製品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增長19.6%,占出口總值的19.1%。
值得關注的是,私營企業外貿增速加快。據統計,前4個月,私營企業進出口增長51.7%,高出外貿總體增速37.7個百分點,占我國外貿總值的32.6%。
“這說明,一方面,在外需不足尚未根本改善的情況下,一些剛性消費需求還在;另一方面,我國外貿結構正不斷得到優化提升。”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鄭躍聲表示。
中國外貿500強企業2012年進出口總值1.4萬億美元佔全國對外貿易總額36%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外貿500強進出口總額達到14054.29億美元,為歷史之最,較2011年增長3.58%,其中,出口總額為5951.0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34%,進口總額8103.2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03%,總體出現2152億美元的逆差,與全國外貿總體呈現2000多億美元的順差完全不同。
儘管在對外貿易中佔據重要地位,但外貿500強佔全國進出口總額的比重有所下降,從2000年的43.05%降至2012年的36.35%,其中,出口從2000年的38.62%降至29.03%,進口從47.95%降至44.58%。
同時,外貿500強企業在我國GDP中的比重也呈現下降,這一比重在2004年達到29.54%的高峰后逐年下降,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降至17.37%,2012年進一步降至17.01%,這與全國外貿依存度的總體走勢基本吻合。
另外,外貿500強入圍門檻呈現上升,2008年500強進出口最小值達到4.94億美元,2009年和2010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分別降至4.41億美元和3.09億美元,受外貿整體形勢影響,2012年外貿500強進出口額最小值迅速回升至7.13億美元,2012年這一門檻進一步升至7.23億美元。
進出口
2013年9月1日,中國海關公布8月出口同比增長7.2%,優於路透調查中值6%,並創下4月以來最高增速;進口同比增長7%,遜於路透中值11.3%;當月貿易順差為286.1億美元,預估中值原本為200億美元。得益於海外經濟形勢好轉及國內穩增長政策顯效,中國8月出口同比增速創四個月高位。分析師預計,未來進出口將持續低位改善,全年實現8%增長目標可能性加大,三季度宏觀經濟增速也會比較強一些。
外貿增速在走低 貿易結構待優化
1.進出口增速由較高增長逐步回歸常態
1-7月份,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8.5%,略好於上年同期水平,其中出口增長9.5%,增幅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從月度走勢看,一季度進出口增長由於短期特殊原因,增速較高,尤其是出口達到18.4%,高於去年同期與全年水平十幾個百分點;4-7月,有關部門加強了對跨境資本、轉口貿易等領域的監管,使那些在我國香港“一日游”和“低出高報”等貿易虛假行為受到明顯抑制,出口增速逐月回落,增長4.2%,與工業出口交貨值增速逐步靠近。
進口方面,國內需求不旺導致進口增長緩慢,1-7月增長7.3%,其中4-7月,伴隨出口增速的回落,進口增速回調至6.4%,低於一季度2個百分點。由於進口增長慢於出口,貿易順差同比擴大33.9%,達到1257.2億美元。上半年,凈出口對GDP的貢獻率由負拉動轉為正拉動,貢獻率為0.9%,拉動GDP上漲0.1個百分點。
2.對主要貿易夥伴進出口呈現分化
年初以來,由於世界主要經濟體增長情況分化以及釣魚島事件紛爭等因素,我國與美、歐、日以及主要新興經濟市場貿易增長情況也出現分化。1-7月,中國對美國、東盟等國家雙邊貿易穩定,分別增長6.2%與12.4%;新興經濟體中對南非貿易增長15.8%,對韓貿易增長8.6%,保持了較好勢頭。
由於歐盟經濟形勢嚴峻,我國對歐雙邊貿易走低,1-7月下降1.8%;釣魚島事件不斷升級,中日貿易增速下滑至-8.8%;俄羅斯等資源型國家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負面因素影響導致經濟增長欠佳,中俄貿易呈現零增長;此外,內地對我國香港雙邊貿易增長速度由“超高速”逐步回落,1-7月累計增長34.1%。
總體看,我國對美國、歐洲、日本等傳統市場出口繼續放緩,依賴程度降低;對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出口提速。商務部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對美、歐、日三大傳統市場出口比重下降至37.6%,對其他出口市場比重上升到62.4%,出口市場多元化加強。
3.產品、貿易方式、區域結構等方面不斷改善
在國內外經濟、貿易發展環境的共同作用下,我國對外貿易增長逐步進入中速發展階段,外貿發展方式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貿易結構正在優化與改善。
貿易產品結構方面,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比重進一步提高,資源能源大宗產品進口增加。1-7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佔比與上年基本持平,高技術產品出口比重上升1.6個百分點;鐵礦石、鋼坯等資源型產品與原材料產品進口數量增長較快,高技術產品與消費品進口佔比提高。
貿易方式結構方面,由於我國人工成本提高,部分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逐漸轉移到越南、寮國等周邊國家,對國內經濟增長、價值創造貢獻較大的一般貿易增速持續快於加工貿易。1-7月,我國一般貿易增長11.9%,高於平均增速,而加工貿易下降0.4%,其在進出口中的比重繼續下降。
出口區域結構方面,西部地區憑藉產業轉移與后發優勢,對外貿易迅速增長,上半年中西部地區佔全國出口總額比重上升0.3個百分點,東部地區進入出口結構升級階段。
4.外貿出口軟實力得以提高
隨著人口紅利減弱、資金成本提高、資源環境壓力增大,我國不僅經濟潛在增長率下滑,而且對外貿易傳統的成本與價格優勢逐步弱化,部分出口產品市場份額被周邊國家侵蝕。在這種情況下,外向型企業更加重視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加強技術創新,同時政府部門加強對出口質量的管理,打擊出口假冒偽劣和侵犯知識產權商品,全面推進以質取勝戰略,貿易出口軟實力有所提高。
當前,以海爾電器、華為通訊等為代表的中國自主品牌國際市場越來越受歡迎。1-7月,我國民營企業出口增長26.2%,佔比提高4.1個百分點,達到41.7%,比重直追外資企業。並且,在國際市場價格總體下降的情況下,我國主要出口商品價格相對有所提高。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箱包、手錶、生絲等部分產品出口價格上漲幅度達10%以上。
上海海關2015年1月20日發布,2014年上海市進出口情況。2014年上海市實現進出口2.9萬億元人民幣,較2013年增長4.6%,比全國進出口增速高出2.3個百分點,為5年來首超全國。其中,進口1.6萬億元,增長6.9%;出口1.3萬億元,增長1.9%;貿易逆差2835.2億元,增長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