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縷玉衣
絲縷玉衣
徠此展品為西漢時期文物。長1.73米。共用了2291片玉,用絲線穿系和麻布粘貼編綴而成。這是我國迄今所見的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備的玉衣,又是從未見於文獻和考古發現的新品種,其上衣採用對襟形式也是一大特色。出土時玉片散落在地,經三年時間完成修復。現收藏於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年代:西漢時期
尺寸徠:長1.73米
收藏: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長173厘米、肩寬44厘米。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墓出土。
殮服,共由2291塊青玉片粘連綴接而成。外形與人體形狀基本一樣,分頭套、上衣、袖筒、褲筒、手套和鞋六部分。為便於穿著,各部分分別製作。其中頭套,手套和鞋的玉片均在片角鑽孔,以絲線連綴;其餘玉片用麻布襯裡,每塊玉片表面用窄絲帶作交叉粘貼,然後再用寬絲帶沿玉片的邊緣作縱橫粘連。由於整件玉片皆以絲帶綴連,故稱之為“絲縷玉衣”。發現的第一件形制完備的絲縷玉衣。
玉衣又稱“玉匣”,是漢代帝王和高級貴族死時穿用的斂服。以玉衣作斂裝的習俗在歷史上曾經風行了三百餘年。漢人迷信玉,以為玉衣可使屍體不腐。中國考古出土的完整玉衣有十幾套,南越王的絲縷玉衣是我國迄今所見的年代最早的一套形制完備的玉衣。
南越王的絲縷玉衣,長1.73米,共用了2291片玉,用絲線穿系和麻布粘貼編綴做成。分為:頭套、上身衣、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褲筒和左右腳套共十部分。玉片以長方形和方形為主,還有梯形、三角形、五邊形等。頭套、手套和鞋子是用紅色絲線穿綴邊角鑽孔、打磨光滑的玉片做成,裡面以絲絹襯貼加固。玉衣軀幹部分大多利用廢舊玉器或邊角玉料切成小玉片,貼在麻布襯裡上,再用紅色絲帶在表面對角粘帖,十分規整鮮艷。
出土時,因南越王屍體和編綴玉衣的絲線已經腐朽,玉片散落在地,專家花了三年多時間修整復原,可以想見兩千多年前製作玉衣更是如何的耗費人力和物力。
在玉衣的下面擺放有5塊玉璧。璧的表面還留有絲帶繞過璧孔的痕迹,說明5塊璧原是用絲帶系在一起的。玉衣的手套一端,是一對造型各異的龍形玉握。在考古學上,所謂握,就是以物放在死者手中,使之握。
中國歷史上以玉衣作斂裝的制度,可上溯到東周時代的“綴玉面罩”和綴玉片片的衣服。根據已知的考古材料,形制完備的玉衣出現在西漢文帝、景帝之際,皇帝和王侯等以玉衣作為斂服是從漢武帝時開始盛行的。至東漢時期,玉衣已經明確分為金縷、銀縷、銅縷3個等級,確立了分級使用的制度。曹魏黃初三年(222年),魏文帝(曹丕)為防盜墓,廢除玉衣制度,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東漢以後的玉衣。
南越王趙昩的絲縷玉衣,當在入葬的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製作,要早於河北滿城漢墓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的金縷玉衣近10年左右。這件絲縷玉衣是我國迄今所發現年代較早的一套完整玉衣,又是從未見於文獻和考古發掘的新品種。其上衣採用對襟形式也是一大特色。絲縷玉衣部分玉片的外觀與廣東曲江石峽遺址出土的玉器類似,其應是南越國宮廷所特製。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中國人崇玉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們就琢玉為飾。紅山、河姆渡、馬家濱等文化遺址出土有璜、墜、玉龍等佩飾,良渚文化遺址還出土有璧、琮等儀禮祭祀用玉。後來玉還被廣泛使用於典禮、祭祀、裝飾、喪葬等活動中。出於對玉無比崇拜的迷信,生前佩玉、死後葬玉的風氣愈演愈烈。戰國流行的綴玉斂屍葬俗,到西漢時卻演變出以玉衣為葬服,認為這樣可以防止屍體腐爛。在西漢使用玉衣可能尚無嚴格的規定,到東漢就發展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使用玉衣的等級制度。規定身份不同,使用的線縷也有差別,皇帝、皇后可以使用金線縫製的玉衣(即金縷玉衣);諸侯王、第一代列侯、貴人、公主使用銀縷玉衣;而大貴人、長公主使用銅縷玉衣。當時僻處南陲的南越國雖然與漢王朝分庭,但在許多方面卻刻意模仿漢制,所以南越國貴族死後用玉衣作喪服是不足為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