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黃褐斑的結果 展開

黃褐斑

皮膚病

黃褐斑是一種好發於面部、對稱分佈的黃褐色的色素沉著斑。黃褐斑好發於中青年女性,男性患者僅佔10%。紫外線、化妝品、妊娠、內分泌紊亂、種族及遺傳等是黃褐斑的誘發因素。黃褐斑的典型臨床表現是:對稱分佈於顴部及頰部、大小不一、邊緣不規則的黃褐色或褐色斑片。有時斑片也可以出現在前額、頦部或前臂。黃褐斑常在春夏季加重,秋冬季減輕。病程有長有短,可持續數月或數年。黃褐斑主要集中在面部,因影響外貌容易讓人產生不良情緒和自卑心理,但經過藥物和激光治療,可有效控制或緩解病情。

就診科室


● 皮膚性病科。

病因


● 多種原因可致黃褐斑,如紫外線照射、化妝品、妊娠、內分泌紊亂、慢性疾病及遺傳等。
● 紫外線照射
● ● 長期紫外線照射可促進黑素合成及轉運,從而導致黃褐斑的形成。
● 化妝品
● ● 化妝品中含有的金屬元素(如鋅和銅)如果超過正常標準,可加速黑素的合成,誘發黃褐斑。
● 內分泌紊亂
● ● 內分泌紊亂與本病密切相關。
● ● 妊娠:雌激素、孕激素增加可促使黑素生成及轉運;
● ● 服用避孕藥;
● ● 月經失調;
● ● 痛經;
● ● 不孕;
● 慢性疾病及服用藥物
● ● 慢性胃腸疾病、慢性酒精中毒、結核病、惡性淋巴瘤、內臟腫瘤也可能與黃褐斑的形成有關;抗驚厥葯、光毒性藥物與黃褐斑形成相關。
● 遺傳
● ● 本病中男性患者約佔10%,有研究認為男性發病與遺傳有關。

癥狀


● 黃褐斑的典型表現是:對稱分佈於顴部及頰部的黃褐色或褐色斑片。有時斑片也可以出現在前額、鼻、口周、頦部或前臂。具有以下特點:
● 斑片大小不一,邊緣一般較明顯。
● 日晒,精神緊張,熬夜,過度勞累均可使斑片顏色加深。
● 常在春夏季加重,秋冬季減輕。
● 沒有自覺癥狀和全身不適。

檢查


● 一般情況下,醫生根據典型的皮膚表現即可確診黃褐斑。還可進一步做其他檢查來判斷黃褐斑的類型,排除其他皮膚疾病。
● 伍氏燈檢查
● ● 通過觀察皮損和正常皮膚在燈下的顏色,有助於判斷黃褐斑的類型。
● 組織病理學檢查
● ● 通過觀察皮膚黑素細胞的分佈及數量,可以除外其它色素性疾病,明確黃褐斑的類型。
● 皮膚影像學檢查
● ● 通過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鏡(RCM)檢查,觀察黑素顆粒和黑素細胞的分佈情況,有助於排除其他面部色素性疾病。

診斷


● 醫生根據典型皮疹,即顏面、顴部及頰部,對稱出現、大小不一、邊緣清楚的黃褐色或褐色斑片,即可確診。

鑒別診斷


● 顴部褐青色痣、雀斑、瑞爾黑變病、網狀色素性皮膚異色病等面部色素性疾病,也可出現與黃褐斑相似的面部色素增加,有時不易區分,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明確診斷並對症治療。

治療


● 目前主要通過藥物及激光治療黃褐斑。在治療的同時還要避免誘發因素,如注意防晒等,以免加重病情。

藥物治療

● 外用藥物
● ● 脫色劑如2%~5%氫醌霜、4%曲酸、15%~20%壬二酸霜和復方熊果苷乳膏等,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減少色素產生。
● ● 0.025%~0.1%維A酸能夠影響黑素代謝,有一定療效。
● ● 超氧化物歧化酶通過抑制和清除氧自由基,減少黑素生成。
● 物理治療
● ● 果酸、水楊酸化學剝脫術,可剝脫表皮,加速皮膚的新陳代謝,改善黃褐斑。
● 系統藥物
● ● 口服維生索C、維生素E和氨甲環酸,可促進色素減退,緩解癥狀。
● ● 嚴重者可靜脈注射大劑量維生素C。

激光治療

● 大光斑低能量Q開關激光及IPL光子嫩膚對黃褐斑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危害


● 本病主要表現為面部的黃褐色斑片,雖無癥狀,但因皮疹影響外貌,從而嚴重影響個人心情,甚至會引起自卑、抑鬱心理。

效果


● 黃褐斑通過治療和避免誘發因素,可以有效控制和緩解病情,淡化色斑,但治療時間較長,病人應耐心配合。

預防


● 注意防晒,外出時應塗抹防晒霜或撐遮陽傘。
● 慎用光毒性藥物,減少化妝次數,注意皮膚的清潔和護理。
●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減少焦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