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翰第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翰第是李光耀祖居,位於廣東大埔縣高陂鎮黨溪村唐溪,中翰第面前是一片開闊的田野,正對面兩山對峙,左邊鷹嘴山氣勢不凡,有如金鳳起舞;右邊蛇頭崗蜿蜒起伏,又似潛龍欲奔,風景秀麗,一派田園風光。

中翰第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是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建造,屬“下山虎”式客家民居建築,平房磚木結構,佔地面積230平方米,建築面積180平方米。

李光耀於1923年9月出生於新加坡,1959年6月首任新加坡總理,在擔任總理三十餘年間,把新加坡建設成一個繁榮富強的國家,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李光耀傳下2子,長子李顯龍曾任新加坡武裝部隊參謀長、貿工部部長、副總理等職,現任新加坡總理。

據《李氏族譜》記載,唐溪李氏是福建上杭縣稔田鄉李火德的後裔李淳篤移居廣東程鄉(今梅縣)後傳至13代的李衍白定居唐溪傳下的,李光耀乃李衍白傳下第9代孫。

中翰第於2014年1月被公布為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特色


中翰第
中翰第
中翰第坐西北向東南,總面寬16.3米,總進深11.2米,佔地223平方米。
該建築為磚木結構,硬山頂,三合院布局。大門頂額書“中翰第”,大門兩側、山牆頂端有人物墨畫、山水花鳥等彩畫
屋內有房間8間,門廳與上廳之間由天井通隔,門廳梁架有簡易木刻,上廳寬敞明亮。
房間石窗製作特別,全用花崗岩石雕鑿,雕鑿工藝精細。圖為中翰第內景。

主要景觀


2008年9月經大埔縣政府修繕后,闢為旅遊景區“李光耀故居”,向遊客開放,成為縣級保護文物。
走進唐溪村,只見有一條寬闊的公路,由韓江河岸的黨溪渡口直伸中翰第門前。公路兩旁一片平畦,禾苗碧綠。門前雞鴨成群,牛羊滿山。站在門前一望,一片開闊的田野邊,兩山對峙,左邊鷹咀山蜿蜒起伏,有如龍飛鳳舞;右邊蛇頭崗傲然屹立,又似潛龍欲奔。
中翰第和很多客家“下山虎”式的平房沒有多大區別,兩旁若干房間,有廚房、卧室,經過修繕后,變得美觀,掛有李氏族譜及介紹等,各地遊客慕名而來者眾。
現為李光耀的堂弟李奮森一家看管。

文化活動


李光耀小傳

學生時代,李光耀在萊佛士學院就讀了兩年,榮獲一份萊佛士學院的獎學金。後來留學英國劍橋時,李光耀獲得法科的第一名,年終考試時,名列榮譽榜榜首,贏得特優獎。
1950年大學畢業后,李光耀從倫敦回到新加坡,最初幾年,成為許多職工會的代表律師。
1954年,李光耀與同僚們成立了人民行動黨,並更深入地進行反殖民地鬥爭。1959年,在各政黨聯合鬥爭中,贏得了新加坡自治權。人民行動黨在選舉中獲得決定性席位。年34歲的李光耀出面組織政府,並擔任首任總理。
在戰後出現的亞洲領袖群中,李光耀在位時間最久。他現在是他那一代領導國家獨立的亞洲領袖中僅存的一個。

李光耀和李顯龍

遊客在參觀中翰第
遊客在參觀中翰第
耀是新加坡首任總理,現任內閣資政,其長子李顯龍為現任新加坡總理。據《李氏族譜》記載,唐溪村李氏的上祖是福建上杭縣稔田鄉李火德,其後裔李淳篤移居廣東程鄉(今梅州市梅縣區),傳至13代李衍白公,后定居唐溪村,傳7子、49孫、120個曾孫,李光耀乃李衍白公傳下第9代孫。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1864年到新加坡謀生,后發跡成為鉅賈,後來回鄉建造了“中翰第”。李光耀的父親李進坤在新加坡殼牌石油公司任職,后自己開鐘錶行。李光耀於1923年9月16日出生於新加坡,1959年6月5日首任新加坡總理,在擔任總理三十餘年間把新加坡建設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繁榮富強的國家。李光耀傳下2子,長子李顯龍曾任新加坡武裝部隊參謀長、貿工部部長、新加坡副總理等職,現任新加坡總理。

評價

《光明日報》等報刊,如此評論:以任何標準而言,李光耀都是世界上罕見的傑出領袖,是他的雄才大略,使得馬來西亞半島髒亂、擁擠、毫無礦產資源的港口小島,在三十年間,變成世界第二大港,亞洲金融中心和國際會議中心,變成世界上為最為摩登,最為整潔,秩序最為井然的花園式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