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新潮社的結果 展開
- 日本出版社之一
- 五四運動前後北大學生社團之一
新潮社
五四運動前後北大學生社團之一
新潮社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社團,20世紀初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一些學者懷著挽救“國粹”的想法掀起了“整理國故”運動。在這一影響下1919 年初,在北京大學校園裡,成立了相互對立的兩大陣營“新潮社”和“國故社” ,“新潮社”以 《新潮》 為陣地,提倡民主與科學,旨在為中國新文明的建設打下一基礎。新潮社是一個學生社團。其圈中人主要是文學、哲學兩門的學生。
1916年,辛亥元勛、教育家蔡元培入掌北京大學。蔡元培對北大進行一番改革,他包容各種思潮,但主要是鼓勵新思潮新文化的傳播,使北大注入新鮮氣象。
他有兩個具體措施:一是引進各類教員,尤其是新派教員如陳獨秀、周作人、劉半農、楊昌濟、程演生、劉叔雅、高一涵、李大釗、王星拱,以及剛留美歸來的26歲的胡適博士等,都被他羅致北大,與原有的教員錢玄同、朱希祖、沈尹默、沈兼士、馬裕藻等會合一處,北大氣象頓時為之一新。二是大力鼓勵學生依照自我興趣,組織各類學會,以培養校內的學術研究空氣。經過兩年的努力,北京大學的學生社團如雨後春筍般建立。
深受陳獨秀以及《新青年》影響的北京大學中國文學門二年級學生傅斯年,英國文學門二年級學生羅家倫,哲學門二年級學生顧頡剛等,決定成立一個社團,於是,聯絡同學楊振聲、徐彥之、康白情、俞平伯等人,取得共識。1918年歲末,在北京大學紅樓圖書館的一個房間里,傅斯年、羅家倫、顧頡剛等在蔡元培、陳獨秀、胡適、錢玄同、李大釗等師長的直接指導與幫助下,發起成立了北京大學第一個學生社團——“新潮社”。
社團與期刊共生,是五四時期的一個重要文化現象。各文化社團都紛紛把創辦期刊立為社團的首要之事,試圖通過期刊的傳播,向社會發表自己的言論,宣傳自己的主張,從而影響文化學術、世道人心。新潮社最初的組織形式,就是一個雜誌社。1918年12月13日,《北京大學日刊》刊登了《新潮雜誌社啟事》。啟事說:“同人等集合同趣組成一月刊雜誌,定名曰《新潮》。專以介紹西洋近代思潮,批評中國現代學術上、社會上各問題為職司。不取庸言,不為無主義之文辭。成立方始,切待匡正,同學諸君如肯賜以指教,最為歡迎!”啟事還公布了首批21名社員的名單。全體社員均為雜誌的撰述員。雜誌社下設編輯部和幹事部兩個部門,均為3人編製,任事者由社員選舉產生。
1919年1月,《新潮》雜誌正式創刊。在新潮社的首屆職員中,編輯部的3位依次是傅斯年、羅家倫和楊振聲;幹事部的3位依次是徐彥之、康白情和俞平伯。雜誌甫一出版,便受到了社會讀者的廣泛歡迎,創刊號一個月內就再版了3次。
在五四時期蜂起的各種文化社團中,新潮社算得上是創辦較早的一家,也是很有影響的一家。它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站在新文化運動的立場上,與師長們的《新青年》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互成犄角之勢,與舊勢力、舊傳統、舊思想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與此同時,另外兩個學生社團和雜誌也產生。一是學生許德珩、易克嶷、高尚德等人成立的國民雜誌社和《國民》雜誌;另一是在守舊的教員劉師培、黃侃、陳漢章、馬敘倫、屠孝寔、康寶忠、陳鍾凡,吳梅、黃節、林損等支持下,由國文系學生俞士鎮、薛祥綏、楊湜生、張煊,薛祥綏、俞士鎮、胡文豹等成立的國故月刊社及《國故》雜誌。
新潮社和國故社,因一新一舊思想觀點對立,經常展開激烈的論戰;而國民社則處於中立狀態,不過,五四運動到來的時候,三個學生社團的大部分成員,都積極參加運動,羅家倫、傅斯年、楊振聲、許德珩等都成為當時學生運動的領袖人物。
新潮社是個學生社團,但是,它誕生於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前夕,它的成員經歷了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其後又出國留學,因此,後來大都成為中國現代文化領域中的重要人物。由於社會和時勢的影響,他們走上不同的道路。
1897生,浙江紹興人。1914年入上海復旦公學,1917年肄業後進入北京大學文科,成為蔡元培的學生。1919年,在陳獨秀、胡適支持下,與傅斯年、徐彥之等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同年,當選為北京學生界代表,到上海參加全國學聯成立大會,支持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親筆起草了惟一的印刷傳單《北京學界全體宣言》,提出了“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的口號,並在5月26日的《每周評論》上第一次提出“五四運動”這個名詞,一直沿用至今。
五四運動后,接任《新潮》主編。在胡適影響下,刊物改良主色彩日濃,並寫了不少文章,否定新文化運動,悔恨參與其事。1920年秋,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留學,后又去英國倫敦大學、德國柏林大學、法國巴黎大學學習。1926年歸國后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議、編輯委員會委員長等職。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在很多文章中支持蔣介石的政策。1928年,任以蔣介石為首的總司令部政務委員會教育處處長。同年8月,任清華大學校長,使清華大學由教會學校轉為國立大學。1930年後,任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南京中央政治學院教育長、中央大學校長等職。在執掌中央大學期間,提出建立“誠樸雄偉”的學風,改革教學方法,培養了一大批人才。1941年9月起,任滇黔考察團團長、新疆監察使兼西北考察團團長。抗戰勝利后,任國民黨中央黨史編纂委員會副主任。1947年5月,出任駐印度大使,兩年後回台灣。先後任國民黨中央編纂委員會主任委員、台灣地區考試機構次要負責人、“國史館”館長、中國筆會會長等職。1969年逝世。
1896年生,山東聊城人。1909年考入天津府立中學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6年升入本科國文門,曾著《文學革新申義》響應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提倡白話文。1918年與同學羅家倫等組織新潮社,編輯《新潮》月刊。 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為學生領袖之一。 1919年底赴歐洲留學,先入英國愛丁堡大學,後轉入倫敦大學,研究實驗心理學、物理、化學和高等數學。 1923年入柏林大學哲學院,學習比較語言學等。
1926年冬應中山大學之聘回國,1927年任該校教授,文學院長,兼任中國文學和史學兩系主任,同年在中山大學創立語言歷史研究所,任所長。1928年受蔡元培先生之聘,籌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同年底歷史語言所成立,任專職研究員兼所長。 1929年兼任北京大學教授,講授“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及“中國古代文學史”。其間先後兼任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央博物院籌備主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中央研究院總幹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北京大學代理校長等職。任歷史語言所所長二十三年,培養了大批歷史、語言、考古、人類學等專門人才,組織出版學術著作70餘種,在經費、設備、制度等方面都為歷史語言所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組織第一次有計劃、有組織的殷墟甲骨發掘,其後先後發掘十五次,大大推動了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和商代歷史的研究。還將明清大庫檔案資料爭取到歷史語言研究所,組織進行專門整理,使明清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任台灣大學校長。1950年12月20日因腦溢血病逝。
1890年生,山東蓬萊人。 1915年,他考入北京大學國文系。新文化運動爆發后,受《新青年》影響,心中生出了“叛逆的種子”, 1918年秋,與傅斯年、羅家倫籌備成立“新潮社”,為新潮社主要成員和《新潮》雜誌編輯部主任。從1919年開始,他連續在《新潮》上發表了短篇小說《漁家》、《一個兵的家》、《貞女》、《磨面的老王》等,直接反映各種社會現實問題,其突出特色是“極要描寫民間疾苦”,(魯迅《〈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言》)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表現了強烈的人道主義同情,憤怒地控訴了黑暗社會的罪惡。“五四”運動爆發,他參加了五月四日的遊行示威,火燒趙家樓。他曾是學生聯合會四名代表之一,到警察總署抗議,與反動警察總監吳炳湘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被逮捕關押一個星期。
1919年底,赴美國留學,先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教育學,后入哈佛大學攻讀教育心理學。1924年從美國回國,致力於教育工作,先後任武昌大學、北京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教授兼教務長和文學院院長,青島大學校長。教學之餘,仍致力於文學創作,除寫作小說外,還創作了不少散文。1924年創作的《玉君》是其代表作,是繼《阿Q正傳》后較早出現的中篇小說之一。抗戰爆發后,在長沙臨時大學任教授、校務委員兼秘書長,後繼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2年起,主編《世界學生》雜誌(后改名《世界文藝季刊》)。抗戰勝利后,主持北京大學復校工作,任中文系教授。這一時期,他寫了許多聯繫現實鬥爭的雜文和文學評論。1949年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市文聯創作部主任。1952年院系調整,調至東北人民大學任教授。1956年3月7日病逝於北京。
1893生,江蘇省蘇州人。1908年入蘇州第一中學堂,1912年秋,入上海神州大學,醉心於文學。1913年,入北京大學預科,沉迷於戲劇。1915年顧頡剛因病回家,完成《清代著述考》二十冊,對清代學術有較深領會。1916年轉北大本科,讀哲學。1918年北大教授劉半農等人發起徵集歌謠運動,亦參與徵集各地民歌。其間,與羅家倫等發起組織新潮社。
1920年,顧頡剛在北大畢業,留校任助教, 1921年,顧頡剛改任北大研究所國學門助教,任《國學季刊》編委,編點《辨偽叢刊》。1922年,顧頡剛為商務部書館編纂中學歷史教科書。 1923年底,顧頡剛離開商務印書館、回北大研究所,擔任《歌謠》周刊編輯,專心從事民俗學、民間文藝研究,成為《歌謠》周刊的主要撰稿人。1927年後,歷任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兼主任、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歷史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會歷史組主任、雲南大學文史教授、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主任、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兼主任,兼復旦大學教授等。
解放以後,顧頡剛任復旦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一所研究員、中國社科院歷史所學術委員、中國文聯全國委員、中國民研會副主席等職。
50年代,顧頡剛“到京8年,歷史所如此不能相容,而現在制度下又無法轉職,苦悶已極。 ”到了“文革”,顧頡剛作為反動學術權威,戴高帽,受批判,每天到歷史所勞動,一直持續到70年代初才得以解脫,顧頡剛的後半生基本還在做學術工作。1980年12月25日,顧頡剛因病逝世。
顧頡剛作為一個史學家,享譽中外學術界,影響深遠。他將史學上的創見運用到民間文學、民俗學領域來,為之貫注新血液,探討新方法,同樣取得了極大成就。他在孟姜女故事和歌謠學、民俗學諸方面的研究,贏得了很高的榮譽。
1900年生,浙江德清人。原名俞銘衡,字平伯。1919年北京大學文科畢業后,曾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任教。40年代後期,參加民主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五四"時期俞平伯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是新潮社、文學研究會、語絲社的成員。他最初以創作新詩為主,有詩集《冬夜》(1922)、《西還》(1924)、《憶》(1925)等,並與朱自清等人創辦了現代文學史上最早的新詩刊物《詩》月刊。他的詩多為寫景抒情之作,抒發對故鄉山光水色的眷戀和對親人摯友的思念,常常流露出一種孤寂閑愁情調。他很注重意境的創造和語言的錘鍊,能利用舊詩里的情境表達新意,融舊詩的音節入白話。寫景抒情,清新婉曲,形式自由多樣,但有時又過於自由鬆散。從20年代後期起俞平伯更多寫作散文。他的散文受周作人的影響。結集有《燕知草》(1928)、《雜拌兒》(1928)、《雜拌兒之二》(1933)、《燕郊集》(1936)等。他喜歡"逢人說夢"(《燕知草》自序),追求一種渾然之感。他的抒情寫景小品,多寫杭州風物,古趣盎然,往往表現出一種朦朧落寞的情懷,缺乏蓬勃生機和時代氣息。文筆含蓄委婉,有時又失之繁縟、晦澀。作者知識淵博,講究趣味,有些雖是考據、序跋之作,也能夾敘夾議,情理交融,娓娓而談,饒有風致。他的新詩未能完全擺脫舊詩的束縛,他的散文也有意追隨名人小品。傳統文學的影響在他的作品中是十分明顯的。他的《紅樓夢辯》(1923年初版,50年代初改名《紅樓夢研究》再版)是"新紅學派"的代表作之一,在學術界有一定影響,1954年曾引起廣泛的批評和討論。在古典詩詞研究方面,尚有《讀詞偶得》、《清真詞釋》等著作。
俞平伯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先後被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90年逝世。
1919年11月,傅斯年去英國留學,新潮社的組織發生一些變更。在第2屆職員中,只設編輯1人,由羅家倫擔任。設經理1人,由孟壽椿擔任。另外,由顧頡剛負責代派贈閱交換,高尚德負責廣告,王星漢、宗錫均、李小峰負責記錄與校對。到了1920年羅家倫也要出國留學,新潮社的組織又做了一次調整,他們恢復舊制,重設編輯和幹事兩部,周作人任主任編輯,毛子水,顧頡剛,陳達材,孫伏園任編輯,孟壽椿任主任幹事,王星漢、孫伏園、高尚德、宗錫均、李小峰、郭紹虞等人任幹事。
按照新潮社最初的計劃,《新潮》是每年1卷10期的定期月刊;前5期基本上如期出刊,後面的則常有拖延,時斷時續,第2卷第5期,直到1920年9月1日才出完。第3卷總共只出了2期。第1期發行於1921年10月,第2期發行於1922年3月,中間整整相隔了5個月,而這,也是《新潮》向歷史奉獻的最後一期雜誌了。刊物之所以不能按期正常出版,除了“五四”運動的短暫耽擱外,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稿源方面的,社團成員總共40餘人,竟有30多人出國在外,忙碌的留學生活使很多社員無暇寫稿;而部分留在國內的一些社員,如葉紹鈞、朱自清、孫伏園、郭紹虞等人,又分心於文學研究會上的事情,稿源之不濟,可想而知;二是經濟方面的,雖然《新潮》的銷路很好,但回款並不及時,兼之,從1920年開始,新潮社又開始書籍出版,無形中分流了一部分出版資金,經濟上不湊巧時,雜誌出版就只能向後延期了。《新潮》一共出版了12期,歷時2年零5個月,最終無疾而終。
新潮社出版圖書,在其成立之初,就有這方面的打算。作為社團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的傅斯年,一開始就認為,新潮社的結合,是個學會的雛形。1919年11月19日,新潮社舉行全體社員大會,決議將該社從雜誌社改變為學會,並正式啟動叢書的出版。經過短期的籌備,《新潮叢書》的第一種王星拱編著的《科學方法論》(《科學概論》第一卷),於1920年4月出版。第二本陳大齊(百年)著的《迷信與心理》,於同年5月出版。第三本周作人翻譯的外國近代名家短篇小說集《點滴》(上、下冊),於同年8月出版。第四本蔡元培的《蔡孑民先生言行錄》(上、下冊),於同年10月出版。后因資金周轉問題,叢書出版時間緩慢下來,叢書第五本陶孟和著的《現代心理學》,拖至1922年2月才告出版。第六本李小峰、潘梓年譯的《瘋狂心理》,到了1923年4月才印行。而原計劃作為叢書第七本出版的羅家倫譯的《思想自由史》,和第八本的陳達材著的《政治原理》,只好不能兌現了。
《文藝叢書》在出版時間上大致與《新潮叢書》相銜接。叢書第一種是冰心的詩集《春水》,1923年5月出版;第二種是魯迅譯的愛羅先珂童話劇《桃色的雲》,1923年7月出版;第三種是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1923年8月出版;第四種是川島的散文集《月夜》;第五種是CF女士譯的法國孟代的童話集《紡輪的故事》,第六種是孫福熙的散文集《山野掇拾》,第七種是李小峰譯的丹麥愛華耳特的童話集《兩條腿》,第八種是周作人譯的詩歌和小品作品集《陀螺》,第九種是馮文炳的短篇小說集《竹林的故事》,第十種是李金髮的詩集《微雨》,以上作品均出版於1925年。第十一種也是李金髮的詩集《食客與凶年》,於1927年5月出版。
新潮社從創辦到結束,一共出版了1種期刊2套叢書,從出版物數量上說,自然不能言其多,但相比於同時期的其他文化社團來說,像這樣的出版成績,已是相當的突出的了。而新潮社作為一個以學生為主的社團,在資助無多,經驗不足,學生又一茬茬畢業,人員變換頻繁的情況下,能把出版做到如此地步,應該說,更是十分的難得。《新潮》雜誌一直站在時代變革的最前沿,提倡白話文學,翻譯西洋文字,介紹國外思潮,批評國內問題,為文學革命吶喊助威,為思想革命鳴鑼開道。它是《新青年》最堅實的同盟軍,與《新青年》一道,共同擎起了新文化運動的大旗,擴大了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陣地。而繼《新潮》雜誌之後的《新潮叢書》和《文藝叢書》,雖然出版形式上與《新潮》有別,但在出版理念和出版精神上卻是前後統貫,一脈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