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森達克
莫里斯·森達克
莫里斯·桑達克是美國第一位獲得過安徒生插畫獎的兒童插圖畫家。被稱之“童畫界的畢加索”、“圖畫書創始以來最偉大的創作者”。
莫里斯·森達克
上中學時,他的繪畫才能得到了美術老師的肯定。高中畢業后,桑達克並未進入美術專科學校深造,而是一邊白天在一家櫥窗展示公司打工,一邊晚上在藝術學生聯盟進修寫生、油畫課程。後來他獲得一家玩具公司老闆的器重,於是轉行。
1950年,他認識了Harper出版社的編輯厄休拉·諾德斯特羅姆(Ursula Nordstrom),她把他引入了童書世界,讓他獲得了與露絲·克勞斯(Ruth Krauss)合作的機會,露絲·克勞斯是他仰慕的作家之一,他們合作的(A Very Special House,1953),讓他在1954年贏得了第一個凱迪克獎銀獎。27歲時,桑達克又創作了第一本文圖都是自己創作的圖畫書,從此開始自作自畫的兒童繪本的創作生涯。
然而,真正讓他一舉成名的,還是他自寫自畫的(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這部作品獲得了1964年凱迪克獎金獎,並被許多國家翻譯出版,有荷蘭文、非洲地區的語文、日文、中文等十四個版本。這本書和獲得1971年凱迪克獎銀獎的(In the Night Kitchen,1970)和獲得1982年凱迪克獎銀獎的(Outside Over There,1981),被莫里斯·桑達克自己稱為“三部曲”。他自己說這三本“是同一主題的變化:孩童如何掌握各種感覺——氣憤、無聊、恐懼、挫敗、嫉妒——並設法接受人生的事實”。
除了圖畫書,他還為許多名著配過插圖,如麥克唐納的《輕輕公主》、門得特·德瓊的《校舍上的車輪》。他曾五次獲得美國圖畫書界最高大獎――凱迪克大獎。因為他在圖畫書領域的特殊貢獻,他獲得了1970年國際安徒生獎插畫獎。2003年,他還獲得了阿斯特麗德·林格倫紀念獎(The Astrid Lindgren Memorial Award)。
美國第一位獲得過安徒生插畫獎的兒童插圖畫家、被稱為“童畫界的畢加索”、“圖畫書創始以來最偉大的創作者”莫里斯·桑達克(Maurice Sendak)自寫自畫的同名作品,這部作品獲得了有“圖畫圖書奧斯卡”之稱的凱迪克獎金獎,該書手稿也被美國國家圖書館永久珍藏。將這個影響力巨大的故事搬上大銀幕成為很多人的夢想,但原著簡單的畫面和簡短的台詞成為編寫劇本的障礙,最終曾執導過《傀儡人生》、《蘭花盜》等片的怪才斯派克·瓊斯被選中接拍此片。而斯派克·瓊斯也沒有讓《野獸家園》的粉絲們失望,無論故事情節的安排、角色形象的設計、野獸表情的刻畫都讓人感到驚喜,《好萊塢報道》如此評價:經過數年的等待,這部電影給了我們巨大的驚喜。在感受原著力量的同時,我們看到了斯派克·瓊斯為故事賦予的新的生命力。
莫里斯·森達克
近四十歲那年,莫里斯·森達克也得過一場心臟病,讓他幾乎嘗到了死亡的味道。醫生對他說:離開紐約。他回憶說,“離開紐約”,這是醫生慣用的建議。不過,他最終還是離開紐約,去了鄉村,長住在農莊上,健康狀況也穩定了。
他以小熊系列插畫成名,後來更以圖畫書奠定童書界王位。《野獸》這本書,怎麼排列也得列入二十世紀最著名書籍——不是“最著名童書”。隨後他又出版圖畫書《廚房之夜》《在遠方》等,足見創作力常青。他插畫的書籍,大多是童書中的精品,其作者大多是聲名顯著的作家詩人。在這點上,他自己也覺得相當幸運。他的名望與實力,已可與十九世紀插畫泰斗Arthur Rackham相當。那Arthur Rackham,當代許多著名非著名插畫家都稱受他的影響,有的甚至因得到他的啟發而走上插畫之路。莫里斯·桑達克有次接受採訪,盛讚德國插畫家的格林童話插畫,而對Arthur Rackham的格林童話插畫,他則發脾氣似的說:我對他的畫有極壞的感覺。
莫里斯·桑達克也有過很後悔的插畫經歷。他很喜愛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童年》,為之插畫,並得以出版。他隨後意識到自己犯了很大的錯誤,“一個災難”,他說。插畫很不錯,可是原書並不需要它們。他感慨道,他在跟一個天才爭鬥,結局不可能完勝,他不可能畫得像托爾斯泰寫得那麼好。
莫里斯·森達克
《野獸家園》為我們每一個人提供的是一個前所未見的奇幻畫面,我們甚至可以通過它回想起自己童年曾有過的點點滴滴……這樣一個不受年齡限制的故事,為所有的觀眾展示的是一個機會,帶領著大家一起進入了一個小男孩在"野獸家園"所經歷的勇敢的冒險之旅--裡面充滿了探索、挑戰和純粹的原始快樂,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地帶,可以激發我們所有人最瘋狂的想象力,斯派克·瓊斯說:"你完全可以將這部影片當成是一部由一個9歲的小男孩所主演的動作電影,裡面包含了很多會對身體產生傷害的大幅度爭鬥,包括扔土塊大戰和森林裡的暴亂。"
確實,像"野獸家園"這樣的孤島環境,完全能夠滿足每一個小男孩的最終幻想: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蹦跳甚至嚎叫,建造或搞破壞,摔跤和扔東西,總之是想幹啥就幹啥……最最重要的是,到了這裡,你可以只做你想做的事情,根本沒有人會阻止你。穿上了華麗的狼的裝束,小馬克思很快就成為了"野獸家園"的國王,因為他證明了自己比那些居住在這裡的巨大的生物更加地兇猛、狂野。然而成為主宰者對於馬克思來說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因為這裡擁有太多的野獸,長著巨大、鋒利的牙齒,很可能會把馬克思吃掉,而且統治一個國家也不若他想象的那麼簡單。
與此同時,整個故事還記錄了馬克思邁向成長的第一步,隨著他漸漸地意識到"野獸家園"的每一個臣民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和他自己產生的親密聯繫,他也開始知道,原來他曾經迫切想要爭取的一切,並不全部都是最好的選擇……通過一個孩子正直、不加掩飾的視角,《野獸家園》揭示的是馬克思對自己以及其他人的感覺持續增長的理解能力--在斯派克·瓊斯長久以來對原著真誠的喜愛和尊敬的影響下,再加上原作者莫里斯·森達克的文字功底和插圖魅力,似乎再也沒有比他們更加完美的"強強聯手"了。
莫里斯·森達克
在影片中飾演了馬克思的馬克思·瑞考德茲(Max Records)今年12歲了,而這也是他的第一部主流作品,瑞考德茲說:"原著小說反饋的是作為一個小孩真實會呈現出來的一番景象,所以它不僅受到了孩子們的尊敬和追捧,也得到了成人的肯定,因為裡面的故事真的觸碰了你感覺到成長時所經歷的每一件事,甚至還不止這些。"
也許正是原著所具備的這些難能可貴的閃光點,才使得斯派克·瓊斯意識到他在改編的過程中,應該貢獻給這個故事一些什麼樣的特殊質地和紋理。而且,將這個看起來稍顯單薄的內容含量,擴充成一部完整的電影長片,本身就等同於是一個機會--瓊斯可以讓小主人公馬克思在探索之旅上經歷的更多,然後更深層地挖掘進他的世界當中,還有那個位於孤島上的未知領域以及是什麼促使馬克思來到了這裡……瓊斯也能更加充分地去檢驗"野獸家園"本身,包括生活在裡面的飛禽走獸,他們是如此地富有表現力,因為馬克思內心所有的狂野的情感,我們都曾經歷過。
莫里斯·森達克
不久以後,斯派克·瓊斯和戴夫·艾格斯就來到原作者莫里斯·森達克位於康涅狄格州的家,他們一起討論了將《野獸家園》搬上大銀幕的可能性……無可爭議的是,幾個人一致同意,那就是一定要把原著所製造的價值和意圖真實地還原到影像里,否則就失去了拍成電影的意義了。艾格斯至今記得他們最初的討論內容,他回憶道:"我們需要製作的是一部這樣的電影作品,它不僅僅能夠從視覺上征服孩子,還能真正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現在大部分出現在影片中的兒童形象,都顯得有點早熟,削弱了他們作為小朋友的具體表相,你在他們身上已經完全看不到狂野的氣質了。但是我們幾個很快就明確了一點,我們都清晰地記得自己還是一個小男孩時的模樣,淘氣且不服管教,就像野孩子一樣,經常製造出一大堆麻煩。所以我們都對故事中的馬克思的所作所為表示理解,我們根本無需去諮詢研究兒童心理學的專家,因為我們自身的經歷,已經給了一切我們想知道的答案。"
莫里斯·森達克
斯派克·瓊斯似乎對於這樣一種合作模式感到非常地滿意,認為這也算得上是一個互補的過程了,瓊斯說:"首先,我最關心的是馬克思這個小男孩將會呈現出來的樣子,以及他的生活中到底會發生什麼……我一直想要製作一部對孩子們的本性能夠嚴肅對待的電影作品,但是莫里斯·森達克卻對我說,'你首先需要確定的是,不要把這一切當成沉重的負擔,也不要表達出過於嚴肅的話題,你只需認真地處理馬克思的想象力即可,包括他的那種無憂無慮的快樂的感覺。'我們從沒有設好目標群眾,我們也不在乎進入電影院觀看影片的是大人還是小孩,我們只是在講述一個我們心目中的好故事。"
同時還以製片人的身份參與到影片的製作當中,莫里斯·森達克從早期的談話開始,就已經充分地融入到電影版本的《野獸家園》的製作當中,森達克說:"斯派克·瓊斯幾乎是馬上就對這個故事有了屬於他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而我則選擇信任他……我知道他對我的小說擁有的是生動、活潑、大膽的想象力,與我當初創作它的時候如出一轍。他為我帶來的是對孩子們的重新的尊重--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單純的一個群體,只是打算做一些他們想做的事情而已。這讓我回想起自己兒時的經歷,真的是既瘋狂又精彩,對於我來說,那是一個非凡且輝煌的時期,有的時候,小男孩真的會變成一個失去控制的瘋狂野獸。"
產品信息
莫里斯·森達克
作者:(美)路斯·克勞斯 大志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7-1 上架日期:2006-12-03
市場價:8.00元 規格:20開
適合年齡:0-3歲以上開始閱讀
--莫里斯·森達克(Maurice Sendak,美國經典圖畫書畫家,代表作是《野獸國》)
莫里斯·森達克
待著,悉心地照料著,可他身邊的每個人都不斷地說:“它不會發芽的。”然而小男孩頑固地相信著。終於,地里長出了一個胡蘿蔔--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都是給予小男孩的一個最好的獎勵。
克勞斯的丈夫--那位的創作者--克羅格特·約翰遜,為這本書繪製了插圖,你甚至一眼就可以看出克羅格特的風格。他用非常簡單的線條畫著那個小男孩,但小男孩的所有希望、堅定的信心和安靜的神態卻在他的筆下熠熠生輝。在這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故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圖畫中,那個性格溫順的小男孩的不可動搖的決心,喚起了我們深深的共鳴。從這個故事中,小讀者們體驗到,面對反對和質疑而堅持己見,也能獲得雙重的回報--如果把胡蘿蔔超乎尋常的體積也算在內的話,回報可以說是三重的!
一個小男孩種下一顆胡蘿蔔種子。他的媽媽說:“這顆種子恐怕不會工芽。”他的爸爸也說:“它恐怕不會發芽。”他的哥哥也說:“它不會發芽。”每天,小男孩都把種子周圍的雜草拔掉,然後澆上水。可是,什麼都沒長出來。
我就知道會是這樣
有一個穿背帶褲的小男孩,就看他那推著一輛獨輪車,上面放著一個特大的胡蘿蔔的樣子,就知道,世上再沒有比他更牛哄哄的男孩了。因為他是行走在自信的路上。
就是這個小男孩,他種下一顆胡蘿蔔種子。
他的媽媽說:“這顆種子恐怕不會發芽。”
他的爸爸也說:“它恐怕不會發芽。”
他的哥哥也說:“它不會發芽。”
每天,小男孩都吧種子周圍的雜草拔掉,然後澆上水。
可是什麼都沒長出來。
還是什麼都沒長出來。
大家都不斷地說:這顆種子不會發芽的。
但是,每天小男孩仍然堅持拔掉種子周圍的雜草,然後澆上水。
終於,有一天,
一棵胡蘿蔔長出來了,
如同小男孩早就知道的那樣。小男孩早就知道會是這樣,從他擁有那顆種子的那一刻起。胡蘿蔔種子日後就是該長成胡蘿蔔的。對小男孩來說,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事情本就該如此,根本就不值得懷疑。
《胡蘿蔔種子》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彩圖書。作者是美國作家路斯·克勞斯;小男孩的長相同“阿羅系列”里的阿羅同出一轍。本來嘛,他們是同一個繪畫者——克拉格特·強森。
是不是,種下什麼樣的種子就該結什麼樣的果實呢?比如,播種希望,它的果實該就是豐收和成功吧?!
比如,我上高中時,班主任老師像小男孩的媽媽一樣,那麼篤定地說我考不上大學。我可沒那麼想。半年之後,我果然就是一名大學生;
比如,我想考中文系的研究生,那些小男孩的爸爸一樣的我身邊的人,他們說,什麼呀?學化學的還能考中文?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後來呢,我一直跟朱自強老師學習兒童文學,還做了一名少兒出版社的編輯;
比如,我一直找不到合適的男友,小男孩的哥哥一樣的人說,你理想中的人根本就沒有。可他們怎麼知道會有一個叫劉某的人呢?我就知道只有這個人才是和我共同走完一生的人。結果呢?可想而知。
是不是一路走來,每個人都在播撒種子呢?有的人自己種了什麼都不知道;有的人知道種下去了什麼,但還沒等別人說他自己就預言出不會長出什麼來的,果然就什麼都沒長出來;還有的人種完就不管了。
只有像小男孩那樣,拔草、施肥、澆水,不經意間,回頭一看,呀,我的筐里也有了好幾根大大的胡蘿蔔。
我想告訴我最好的朋友,一定要心存希望,世事沒有你想的那樣好,但也絕對沒有你想像的那樣糟。
聖經上說:“你的信救了你。”事情就這樣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