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34師

閩西遊擊隊改編而成的紅軍隊伍

紅34師是1933年春由閩西遊擊隊改編組建而成的紅軍隊伍,下轄第100團、第101團、第102團。在長征途中,紅34師作為後衛部隊,掩護中央紅軍突破重圍,最終全師幾乎全軍覆沒。

建制沿革


領導成員
領導成員
第一任領導成員
1933年3月,紅34師領導成員:師長周子昆、政治委員譚震林,下轄第100團、第101團、第102團。第100團團長韓偉、政委范世英,第101團團長陳樹湘、政委楊一實,第102團團長呂貫英、政委程翠林。每個團編有三個營,每個營編有三個步兵連,一個機槍連。每個連都是一百三四十人。全師共有四千餘人。歸紅1軍團第12軍(軍長羅炳輝、政治委員譚震林)管轄。
1933年9月下旬,紅34師歸紅9軍團管轄。
第五次反“圍剿”,紅34師歸紅7軍團指揮。
第二任領導成員
1934年2月,紅34師領導成員:師長彭紹輝、政委程翠林、參謀長袁良惠、政治部主任朱良才,第100團團長韓偉、政委張力雄;第101團團長陳樹湘、政委楊一實;第102團團長呂貫英、政委范世英。歸紅5軍團指揮。
第三任領導成員
1934年4月下旬,紅34師領導成員:師長陳樹湘、政治委員程翠林、參謀長王光道、政治部主任蔡中。第100團團長韓偉、政委侯中輝;第101團團長嚴鳳才、政委楊一實;第102團團長呂宮印、政委范世英。每團約1700人,全師共5000餘人。歸紅5軍團指揮。

絕命後衛


後世紀念
後世紀念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紅34師作 為後衛師,擔任斷後任務,掩護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兩大縱隊突破重圍。在湘江戰役中,6000將士幾乎全部陣亡,師長陳樹湘負傷被俘后,在擔架上用手,從腹部傷口處絞斷自己的腸子壯烈犧牲。全師僅剩第100團團長韓偉、第3營政委胡文軒和第5連通信員李金閃因跳崖被救未亡。

後衛重任

自中央紅軍長征以來,紅三十四師一直擔負著全軍總後衛的重任。1934年11月27日至29日,紅三十四師奉命扼守在灌陽文市、水車一帶,成功遲滯了敵軍的瘋狂尾追和側擊,為掩護黨中央、中革軍委和主力紅軍渡過湘江起了重要作用。

陷入包圍

接著,紅三十四師奉命前往楓樹腳接防,在水車渡灌江時,遭敵軍飛機轟炸,犧牲200餘人。完成掩護任務后,通往湘江的道路被全部切斷,紅三十四師孤軍留在湘江以東,陷入敵軍的包圍。1934年12月3日,趕往湘江途中,紅三十四師在全州文塘遭敵軍伏擊堵截,與敵激戰,傷亡慘重,師政委程翠林等將士犧牲。時任紅三十四師第一〇〇團團長的韓偉在回憶文章中寫道:“部隊走投無路,被迫東返,在龍塘、新圩又與敵進行激戰,再次遭到傷亡……”此後,師長陳樹湘召集師、團幹部召開緊急會議,作出兩個決議:第一,從敵人薄弱部位突圍出去,到湘南打游擊;第二,萬一突圍不成,誓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陳樹湘率余部向湘南突圍。擔任掩護任務的第一〇〇團,大部分犧牲,小部分流散。1934年12月7日,陳樹湘率余部離開廣西進入湖南,此時僅剩200餘人。此後,他們遭敵襲擊,陳樹湘腹部受重傷,在擔架上繼續指揮戰鬥,不幸在道縣落入敵手,他乘敵不備,用手絞斷腹部傷口露出的腸子,斷腸明志,時年29歲。

影視形象


央視一套電視劇:《絕命後衛師》,2016年10月17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晚間黃金檔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