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委黨校
長沙市委黨校
長沙市委黨校創建於1949年9月12日,系市委、市政府培訓輪訓全市黨政幹部和理論骨幹的“主陣地"和"主渠道",是市委、市政府的一個重要部門,為全額撥款性質的事業單位。學校歷經八次搬遷三次並校,1981年7月遷入南郊井灣子。第一任校長由原長沙市委書記曹瑛同志兼任,現任校長徐宏源。長沙市委黨校、長沙行政學院作為市委的重要工作部門,是市委、政府直接領導下培訓輪訓全市黨政領導幹部、企業管理幹部和理論骨幹的學校,是學習、宣傳、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及市情研究與諮詢的重要陣地。
校(院)現佔地面積188畝,建築面積4萬餘平方米,包括教學樓、辦公樓、學員餐廳(新怡園)以及一、二、三號學員樓,圖書館藏書10萬餘冊。校(院)教研設施的現代化水平較高,建成了黨校網站,開通了中央黨校遠程教育網、網路視頻教學點播系統、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和辦公自動化系統。教學樓、辦公樓和學員樓基本實現了智能化,有多媒體教室18間、學習討論室22間、多功能廳1個、學術報告廳1個、大報告廳2個,可同時容納500人學習培訓。校(院)設14個處(室),即馬列主義理論教研部、法律教研部、經濟學教研部、工商管理教研部、公共管理教研部、政治學與領導科學教研部、科研處、教務處、辦公室、組織人事處、行政財務處、學歷教育處、圖書館、機關黨委。
定編151人,現在職教職工112人。校(院)現有專兼職教師49人,所有教師都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其中,正教授8人,副教授29人。9所區縣黨校有教師68人,其中副高20人、博士4人、研究生22人。
校(院)實行校委負責制,校(院)長由市委副書記徐宏源兼任,常務副校(院)長陳芳輝、副校(院)長鄭軍武、彭友元、劉國傑、楊名興、教育長湯新華。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校委一班人團結帶領全校教職工遵照時任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潤兒提出的“把黨校建設成為黨的理論教育的陣地、幹部能力提升的課堂、黨委決策諮詢的機構、學員黨性鍛煉的熔爐”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實《黨校工作條例》、《行政學院工作條例》、《2010—2020年幹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和長發[2011]23號文件《中共長沙市委黨校十二五發展規劃》,按照“高舉旗幟、緊貼中心、辦出特色、爭創一流”的總體要求,堅持黨校姓黨、實事求是、從嚴治校,堅持人為本、德為先、師為重,堅持教學、科研、諮詢三位一體,強化人才、管理、服務三大保障,大力推進學科建設,打造名教師、名課程、名作品,不斷推進教學培訓上水平、科學研究上檔次、決策諮詢上台階、學員管理強黨性、人才隊伍強實力、辦學條件強基礎,黨校的各項工作得到了全面發展。在建設靠得住、用得上、叫得響的幹部教育陣地和創新型、研究型、開放型的全國一流省會黨校邁出了堅實步伐。
常設的有縣處級幹部進修班、中青年幹部培訓班、科級幹部進修班、組工幹部進修班、宣傳幹部進修班、紀監幹部進修班、黨務幹部進修班、共青團幹部進修班、婦女幹部進修班、少數民族幹部進修班、軍隊轉業幹部進修班和初任公務員任職培訓班等主體班次。同時,配合市有關部門舉辦專題研討班。年均培訓輪訓各級黨政領導幹部2000人。教研人員在主體班共開設60多個教學專題,其中在馬列主義基礎理論、領導幹部心理調適和公共危機管理等方面的教學在省內外產生較大影響,受到廣泛好評。
近5年來,社科研究湧現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全校共立項國家基金項目2項、省社科基金項目25項,出版專著8部,發表論文586篇。其中,8位教師被評為全省干教工作、全省黨校系統“優秀教師”,6人被評為“優秀教育工作者”,6人被評為長沙市宣傳文化“五個一批”優秀人才,9位教師在省、市學術團體中擔任副會長、副秘書長、常務理事、理事等職務,有12位教師被市委、市政府評為長沙市學術帶頭人,長沙市社會科學優秀人才。
黨校創辦以來,共培訓77391名黨政領導和理論骨幹,為長沙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1997年,學校被評為全省首批合格地市級黨校;2004年,首批通過全省大專體制黨校評估;2008年,被評為全省黨校系統“先進單位”;從1998年至今,連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