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辛亥的結果 展開

辛亥

2011年北京電視台推出的歷史紀錄片

《辛亥》是北京電視台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推出的大型紀錄片。

該片以上世紀初葉的北京為中心舞台,刻畫中國兩千年封建帝制走向崩潰的背影和現代民族國家的誕生過程,表現清末民初思想交匯、新舊雜陳、勢力紛爭、歧路紛繁的複雜歷史面貌。

紀錄片由袁子勇、吳群擔任總編導,濮存昕張志忠、李洪濤、嚴燕生丁志誠等著名演員扮演民國外交家、民國時評家、清朝官員、民國報人等歷史見證人,口述那段波詭雲譎的壯闊歷史。

劇情簡介


適逢辛亥百年紀念,北京電視台與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強強聯手,打造百年辛亥史詩。為了尋找獨家的歷史資料,《辛亥》攝製組走訪了國內頂級歷史學者、查閱了萬餘張歷史圖片、幾千分鐘的影像素材,並從美國國會圖書館、法國阿爾貝•肯恩博物館等海外渠道獲取了百年前珍貴的視頻資料,用古老影像的本身力量展現壯闊的歷史畫卷。在辛亥百年之際,《辛亥》也將帶觀眾回到攝影術的原點,還原“火膠棉濕版攝影術”這一百年前古老的攝影工藝,邀您共同觸摸100年前的中國。
劇中模擬親歷者口述的手法還原了大量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將以獨特的話語方式帶領觀眾重回歷史現場。口述的內容來自書信、日記、回憶錄、新聞報道、時評等,均為一手歷史證言。

職員表


總顧問鄭欣淼、張和平
學術顧問李文儒、王亞民、馬欣、崔寧、汪暉、雷顧、張鳴、黃興濤、楊念群、王開璽
出品人王曉東
總監製趙多佳、朱江
總撰稿祝勇
撰稿 吳群、張泉
主編陳悅、王宇、王成強
總製片人艾冬雲
製片人劉民、姚大禹
總編導袁子勇、吳群

演員表


角色名演員名配音備註
民國報人陶菊隱
民國報人李洪濤
民國評論空張季鸞
民國演義小說家蔡東潘
民國外交家濮存昕
民國外交家顧維均
清朝官員馮耿光
清朝官員丁志誠
《泰晤士報》駐華首席記者莫理循
美國駐華公使(茵恩施革命黨人)唐群英
北洋政府官員張國淦
早期中共黨員張申府
革命黨人何遂

作品評價


紀錄片《辛亥》扮歷史邊緣人口述辛亥革命
紀錄片《辛亥》
紀錄片《辛亥》
大型歷史紀錄片《辛亥》,擬以上世紀初葉的北京為中心舞台,刻畫中國兩千年封建帝制走向崩潰的背影和現代民族國家的誕生過程,表現清末民初思想交匯、新舊雜陳、勢力紛爭、歧路紛繁的複雜歷史面貌。
適逢辛亥百年紀念,北京電視台與北京人民術藝劇院強強聯手,打造百年辛亥史詩。濮存昕、張志忠、李洪濤、嚴燕生、丁志誠等著名演員扮演民國外交家、民國時評家、清朝官員、民國報人等歷史見證人,口述那段波詭雲譎的壯闊歷史。口述的內容來自書信、日記、回憶錄、新聞報道、時評等,均為一手歷史證言。模擬親歷者口述的手法還原了大量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將以獨特的話語方式帶領觀眾重回歷史現場。
為了尋找獨家的歷史資料,《辛亥》攝製組走訪了國內頂級歷史學者、查閱了萬餘張歷史圖片、幾千分鐘的影像素材,並從美國國會圖書館、法國阿爾貝·肯恩博物館等海外渠道獲取了百年前珍貴的視頻資料,用古老影像的本身力量展現壯闊的歷史畫卷。在辛亥百年之際,《辛亥》也將帶觀眾回到攝影術的原點,還原“火膠棉濕版攝影術”這一百年前古老的攝影工藝,邀您共同觸摸100年前的中國。
新意:以當時普通人的視角去講述
《辛亥》由北京電視台打造,旨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目前正在北京衛視、公共·新聞頻道播出。在日前召開的專家研討會上,就觀眾最熱議的形式問題,總導演袁子勇告訴記者,“我最早看過一部叫《南京》的紀錄片,受到啟發。不同的是,《南京》中有親歷事件的倖存者,但《辛亥》沒有。如何去表現,就想到了演員角色扮演;此外,在策劃籌拍《辛亥》之初,也考慮到觀眾不太接受灌輸的方式,團隊主創們有意嘗試區別於模式化的表現手法。”用生活在那個年代的邊緣人、普通人的視角去講述當時的大事件無疑能讓觀眾有更多共鳴。總撰稿祝勇的創作體會是,“很多紀錄片中,像孫中山、袁世凱隆裕太后等都是歷史中的政治符號,觀眾都是抱著獵取歷史知識的目的去看,和他們在情感上是沒有呼應的。《辛亥》著重在細節和人性化的視角去表現。”
至於邀請濮存昕、李洪濤、丁志誠等北京人藝演員出演,是否是從收視率的角度考慮呢?袁子勇坦言,有這方面的原因,但不是全部因素,“如果單從收視出發,去請那些一線的影視大腕效果要更好,在拍攝期間我們也的確請過,但試過之後發現那不是片子想要的感覺。最後決定全部起用北京人藝的演員,一是他們台詞的功底紮實,二則他們的風格很統一,也正是我們想要的。片中歷史講述人的定位都是那個時代的觀察者,像報人、時評人等,他們是遊離在時代邊緣的人,後人對他們並不熟知,所以不會去挑剔演員像不像本人。”
爭議:既避免資料堆砌又要真實性高
播出之後對於如此創新,引發一些質疑實屬正常。來自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的王開璽老師指出,“怎麼樣在片子一開始就讓觀眾知道角色扮演是虛構的,而他們講述的東西都是真實的?這個問題似乎沒有解決得太好,剛開始看時會有些混淆。”不過王老師對該片的新穎形式也是稱讚有加,“以文學家的眼光去看歷史,請演員扮演‘當時人’,以他們的視角去講歷史,從而避免了死板的資料堆砌;但又不同於只要求情節好看的電視劇,紀錄片對真實性要求很高,《辛亥》對歷史事件的解讀是生動的、有深度的。中國的歷史事件有一種是文學家的,有一種是史學家的,比如《三國演義》和《三國志》,觀眾真正感興趣的又往往是文學家的。《辛亥》比較準確地把握到了兩種視角的平衡點。”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雷頤認為,“《辛亥》改變了以往紀錄片慣用的宣講模式,它或許能讓受眾的欣賞習慣開始逐步改變。”
《辛亥》新穎形式是凸顯的,但若沒有大量的、豐富史料的支撐,無外乎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據主創介紹,他們對資料的搜集整理工作稱得上是掘地三尺,“籌備期的工作有一年之久,基本是掘地三尺,有大量從美國國會圖書館、法國阿爾貝·肯恩博物館等找到的珍貴文字和影像史料,甚至包含在國內首度曝光的,像1918年,中國在‘一戰’勝利時在太和殿前的慶祝場面,之前都沒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