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果
藤黃科藤黃屬植物
山竹原名莽吉柿,原產於東南亞,一般種植10年才開始結果,對環境要求非常嚴格,因此是名副其實的綠色水果,與榴槤齊名,號稱“果中皇后”。
山竹果
山竹果實成熟后,果實為直徑4-8厘米的球形,表面光滑,肉質萼片及外果皮內層的柱頭殘存,果皮很厚且極為堅硬,需用刀才能切開。其果皮為黑紫色或粉紅色,很厚,味苦,一般不食用;果肉為白色,瓣狀,外觀頗似蒜瓣,可食用,味道濃郁,清涼甜美,口感柔和,有質感。
山竹需要生長在4 °C以上的環境中,否則植株無法成活。
山竹的種子是單性繁殖的,所以山竹的繁殖為無性繁殖。土壤和水分要求山竹對土壤的適應性廣,結在樹上的山竹排水條件要求好,相對粘土,山竹更喜歡有機物豐富,ph值在5—6.5的砂壤。山竹在年降雨量2000—2500mm的熱帶雨林生長茂盛。最好的生長條件是溫暖、潮濕、無雨季的地區。病蟲害雌黃病會引起樹枝和樹榦流出黃色滲液,如果樹皮損傷會導致果實變苦。收穫山竹栽培后,7—12年開始結果。嫁接的,6年結果。
山竹壽命長達70年之久,但生長緩慢,從栽培到結果需要七、八年的時間,果實成熟期為5—10月,以8—10月產量較高。山竹樹高達10米;葉長橢圓形,厚革質,先端漸尖,全緣;花徑約5厘米,萼片4片,花瓣4片,肉質,粉紅色;果實球形,直徑6—8厘米,深紫紅色果殼厚而韌,含單寧,可以入葯;果柄處有4片硬而內卷的大型革質萼片;果頂有星狀花紋,有4—8瓣不等。
山竹樹可長到7-25米高,樹冠為圓形或圓錐形,樹皮為黑褐色,樹皮汁液為黃色,至少需要5-6年才可結果,而大多數則需要8-10年。樹葉對生,長8-15厘米,為常綠厚葉,光澤皮革質感。花直徑2.5-5厘米,雄花或兩性花,兩性花生於嫩短枝的前端,1或2個。萼片及花瓣4枚,為肉質黃色雜有紅色和淡粉色。一朵花中雄蕊數量多,雌蕊一個,柱頭4-8裂。
山竹果實成熟后,果實為直徑4-8厘米的球形,表面光滑,肉質萼片及外果皮內層的柱頭殘存,果皮很厚且極為堅硬,需用刀才能切開。其果皮為黑紫色或粉紅色,很厚,味苦,一般不食用;果肉為白色,瓣狀,外觀頗似蒜瓣,可食用,味道濃郁,清涼甜美,口感柔和,有質感。
山竹需要生長在4°C以上的環境中,否則植株無法成活。
山竹,熱帶常綠喬木,原產於馬來群島中的巽他群島和摩鹿加群島,由於盛產於南洋熱帶地區,有“熱帶果后”之稱。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榴槤和山竹被視為“夫妻果”,故此相對於稱為“果王”的榴槤而言,山竹就是“果后”。
是一種典型的熱帶水果,主要分佈於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
山竹果
山竹的外果皮中包含具有收斂作用的一系列多酚類物質,包括氧雜蒽酮和單寧酸,這些物質可以確保果實在未成熟時不受昆蟲、真菌、植物病毒、細菌和動物的侵害。
山竹可食用的內果皮在植物學中被稱為假種皮,為白色,直徑約為4-6厘米,由4-8瓣組成,為楔形,其中包含無融合生殖種子。在外果皮的內層存在一些突起的脊,是柱頭殘留的痕迹,呈輪狀排列,與假種皮的瓣數相符。
山竹吃起來很甜美,但其散發出的氣味很淡,因為其氣味的化學組分量約是芳香水果氣味的1/400。山竹的清香氣味主要由揮發性成分,包括乙酸己酯、葉醇(順-3-己烯醇)以及α-古巴烯(Copaene)組成。
山竹營養豐富,抗氧化作用強,而且有保健功效,不過食用要適量,因為雖然正在研究中的氧雜蒽酮被指出可能有抗病效果,但過量攝入此物質會增加酸中毒的可能性。氧雜蒽酮的一種——α-倒捻子素有顯著的抗氧化性,已廣泛用於藥品中,但過量服用會對線粒體功能有毒害作用,損害呼吸作用,造成乳酸酸中毒。
山竹富含胡椒粉蛋白質、糖質和脂類。外果皮中的紅色素可用來制黃色染料。。
性平,味甘、微酸。皮:性涼,味苦、澀。
健脾生津,止瀉。皮:消炎止痛。
主治脾虛腹瀉,口乾,燒傷,燙傷,濕疹,口腔炎。
其果皮外敷有治療燙傷作用
食物名稱 | 山竹果 |
含量參考 |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73千卡 |
蛋白質 | 0.6g |
脂肪 | 0.5g |
水分 | 81g |
碳水化合物 | 16.4g |
糖 | 16.1g |
鈉 | 1mg |
磷 | 14mg |
鉀 | 130mg |
鈣 | 14mg |
鐵 | 0.3mg |
維生素B1(硫胺素) | 0.05mg |
維生素B2(核黃素) | 0.01mg |
煙酸(煙醯胺) | 0.3mg |
維生素C(抗壞血酸) | 3mg |
山竹分為油竹果 花竹果 和沙竹
油竹果身黑色
花竹果把帶紅色、果面帶紅帶黑;
沙竹就是表面不光滑的那種,果面程淡黑色
購買山竹時一定要選蒂綠、果軟的新鮮果,否則會買到“死竹”,可用手指輕壓錶殼,如果表皮很硬而且干,手指用力仍無法使表皮凹陷,蒂葉顏色暗沉,表示此山竹已太老,不適宜吃了,錶殼軟則表示尚新鮮,可食,也可以看看果實下面的蒂瓣,有幾瓣就表示果實內有幾瓣果肉。一般一個山竹內只有一個較大的種子,食用時務必留神。
食用方法一般為壓破掰開,剝果殼時必須小心翼翼,格外留神,注意不要將紫色或紅色的果殼汁液染在肉瓣上,因為它會影響口味,沾到衣服上也極難洗脫
功效:益智醒腦、改善健忘。
材料:山竹2個、哈密瓜300克。
製法:山竹去皮去籽、哈密瓜去皮去籽切小塊,兩種材料放入果汁機中,加冷開水200毫升,拌勻即可。
功效:凈化血液、降低膽固醇。
材料:山竹2個、番茄1個、蘋果1個、生菜1棵、沙拉醬。
製法:山竹去皮去籽、番茄切薄片、蘋果去皮切片、生菜洗凈。所有材料混合拼盤,淋上沙拉醬即可。
注意事項
孕媽媽要千萬注意:山竹中糖分較高,因此妊娠高血壓和妊娠糖尿病患者請勿食用;山竹中含有較高鉀質,患有腎病和心臟病的孕媽媽要少吃;山竹性寒涼,因此體質虛寒的人要少吃;另外,山竹富含纖維素,過多食用會引起便秘,這點孕媽媽不能忽視哦。
山竹不能和西瓜、豆漿、啤酒、白菜、芥菜、苦瓜同吃,如果孕媽媽擔心山竹的寒涼對身體有傷,可以煮著吃或是做菜,水果也可以入菜的。
總之,孕婦能吃山竹,但是一定要注意數量和方法,每日食用山竹不超過3個。
1.1苗床催芽
1.1.1選種山竹子育苗選種,需選擇新鮮的山竹子果實,盡量隨采隨播,市場上銷售的山竹果由於在運輸過程中冰凍過,種子喪失發芽力,不可以用做種源。在海南,山竹子一般6月開始成熟,種果應選取新鮮、個大的果實,其內種子飽滿,所繁育出的種苗生長勢強,生長健壯。
1.1.2洗種對從新鮮山竹子果實中剝出的種子浸泡12h后,通過細沙搓洗和清水漂洗等方式,去除種子上殘留的果肉和糖分。首先,用細沙搓種,剔除種子殘留的果肉;其次,在清水中人工搓洗2~3次,洗凈種子上的糖分,避免招引蟻蟲啃食。
1.1.3做沙床沙床一般建在灌、澇條件便利的地方。沙床上需要建立蔭棚,蔭棚一般需用鋼柱、鋼絲繩、遮蔭度85%以上的遮蔭網搭建,蔭棚既需要能保濕和防止日光曝晒,還要能抵禦颱風的侵襲。沙床用磚砌起,床高30~40cm、寬120cm左右,基質選用漂洗乾淨的河砂。
1.1.4催芽管理播種選在晴天進行。種子平放在沙床上再按緊壓實,種子間稍留一定間隔,不要重疊,以方便種子出芽與移植。播種后,在種子上面鋪一層1~2cm厚的面沙,用於保濕。面沙撒好后,淋透水1次。等到沙床稍干,用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800~1000倍稀釋液,給沙床噴葯1次,殺滅螞蟻或者其他地下害蟲,以預防種子被啃食。
1.1.5籽苗管理夏季山竹子15~20d即可出芽。山竹子喜濕,籽苗期間要經常保持沙床濕潤。晴天時,每天淋水1~2次,早上和傍晚各淋1次,面沙濕潤即可。雨天要注意排水,以免水漬爛種。播種后15d左右開始出芽,先長出1對托葉,托葉較小,棕紅色。隨後第1對真葉由托葉間抽出,新抽出的真葉較小,顏色棕紅。約15d後葉片穩定,顏色轉為深綠色,葉面積變大。在真葉展開後到穩定前,最適山竹子籽苗移栽,此時山竹子小苗的側根還沒有發育,移栽過程中根系損傷小,成活率高。沙床上會出現一些細小的雜草,需要人工拔除。
1.2營養袋育苗管理
1.2.1袋育苗苗圃建設山竹子育苗圃一般選建在地勢平坦、管理與運輸方便、灌水與排澇條件良好的地方。苗圃內育苗床一般長條形,深25cm、寬60cm,基本滿足橫排3個育苗袋的要求。育苗床間距50cm,地面需平坦,方便管理人員行走。山竹子育苗床必須要用蔭棚遮蔭,防止山竹小苗被陽光曬傷。蔭棚一般用鋼柱、鋼絲繩、遮蔭度85%左右的遮蔭網搭建,在海南遮蔭網還需要牢固抗颱風,以免蔭棚被風颳倒,山竹子小苗被砸傷或被太陽灼傷曬死。
1.2.2配營養土山竹子喜歡有機質豐富的酸性或弱酸性壤土。營養土一般以土壤、河沙、腐熟的有機肥混合。在海南省保亭縣,土壤中富含砂粒,可直接將表土與有機肥按照5∶1混合均勻配成營養土。將配好的營養土裝入育苗袋中,稍微敦緊,在苗床內排列整齊,淋透水後備用。
1.2.3幼苗移植幼苗移植時,沙床要先淋透水,然後才將山竹子籽苗從沙床上移栽到營養袋中。移植在非雨日均可進行。籽苗從沙床移出后,需儘快定植到營養袋中,每個營養袋栽種1株。定植時,用小木棍在袋中插出10cm左右深的小穴,隨即將籽苗的根放入穴中,保持苗根伸直,覆土高於種子1.5cm左右。在苗頭周圍用手輕輕將土壓實。移栽完成後,淋足淋透定根水。
1.2.4袋苗的水肥管理每天早晚各淋1次水,見營養袋土面干就淋水,雨天注意排水,雨後注意及時將育苗袋中被雨水衝倒的幼苗扶正與補土。山竹子幼苗定植后約10d,葉片開始轉為綠色,側根開始生長發育。0~6月齡山竹子小苗,施用0.5%尿素與有機肥發酵液稀釋液的混合液,每月3~4次;6月齡以上的山竹子小苗,根系逐漸發達,可增大施肥量和濃度促進生長,每月可施用1.5%的挪威複合肥(15-15-15)水肥3次。
1.3出苗
山竹子袋苗生長1.5~2年,種苗平均高度達到25~30cm即可出圃,直接移栽至大田種植。也可以移入蔭蔽度50%~70%的蔭棚中繼續培育至1對分枝(苗約80cm高),再移栽至大田種植,能有效降低移栽后的管理強度。
2.1種苗芽接
2.1.1砧木選擇山竹子和大多數藤黃屬植物嫁接后都表現不親和,因此,山竹子種苗芽接時,砧木多選用1.5~2年生的山竹子實生苗。
2.1.2芽接山竹子的嫁接方式主要採用劈接。嫁接時間多選在春季或秋季氣候溫和時進行。首先,選取30cm高的山竹子幼苗作為砧木,此時砧木與接穗直徑基本一致;其次,從山竹子結果樹上選取中、上層樹冠的健壯枝條作為接穗,接穗一般長6~12cm,最好帶有1對分枝,介面端削成楔形;再次,採用劈接的方式將接穗插入砧木的V形口內,纏緊塑料綁帶,將接穗與砧木緊緊固定在一起。
2.2嫁接苗的管理
2.2.1防護管理嫁接完畢的種苗需要注意遮蔭、防雨、機械晃動。嫁接好的苗木繼續在75%左右蔭蔽度的育苗棚內培植,育苗棚最好加蓋薄膜用於防雨和風害侵襲,避免雨水淋入芽介面和種苗搖動后砧木與接穗結合處移位,造成芽接成活率降低。
2.2.2空氣濕度管理山竹子種苗芽接后,盡量減少種苗的搖動,避免接穗與砧木結合處錯位。同時應盡量避免芽介面淋水。需要每天通過霧化噴頭噴射水霧,以保持育苗棚內空氣濕潤。
2.2.3解綁芽接3個月後,芽介面基本癒合,統一解除嫁接苗芽介面上的綁帶,避免影響嫁接苗今後的正常生長。
2.2.4水肥管理嫁接后每7d淋1次水,保持容器內土壤濕潤。每月袋內除草1~2次。山竹子嫁接苗成活抽生的第1蓬葉穩定后開始施用肥料,所施肥料選用挪威複合肥(15-15-15)濃度為1.5%的水肥,每隔10d施用1次,水肥施用后及時淋水。
2.2.5蟲害預防每隔7d噴施1次菊酯類殺蟲劑800倍液,防止蟲蟻咬破薄膜綁帶,影響山竹子種苗的嫁接成活率,同時防止蚜蟲侵害種苗新抽出的幼嫩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