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張昌龍的結果 展開
- 湖北崇陽籍烈士
- 重慶市奉節縣政協原副主席
- 南京軍區後勤部原軍械部副部長
張昌龍
南京軍區後勤部原軍械部副部長
張昌龍,南京軍區後勤部原軍械部副部長。
目錄
張昌龍(1908——1987)原名恆源,福建省閩清縣省璜鄉谷口村人。小時為人家放牛,11歲隨父到沙縣打鐵。12歲父病逝,又跟鄉人當打鐵學徒,學得一手修槍械的好技藝。
民國19年(1930)2月,昌龍在崇安縣小溪坪參加紅軍,在紅軍軍械廠當槍械修理工。不久,該廠抽調張昌龍等30多名工人去贛東北,編入方民敏所屬的紅十軍。他到江西后,分配在剛成立的弋陽兵工廠工作,除製造槍枝外,主要造子彈。初為製造錫頭彈,后改鑄造銅頭子彈,源源不斷地供應紅軍前方部隊。兩年後,紅十軍打回福建,他在攻克浦城時負傷,遂留閩北紅軍平雪兵工廠。時廠里工人100多人,主要從事製造子彈、手榴彈等,還負責修理江西紅軍的槍枝。民國22年初,兵工廠與修械處合併,張任兵工廠主任,工人擴增至近300名,下設修械、子彈、炸彈、製造工具等4個科,每月平均造子彈13~14萬發,炸彈、地雷7~8千枚,生產任務十分繁重,經常晚上加班加點。當時沒有電燈用汽油燈,汽油用完就以毛竹片燃著照明。翌年初,每月造子彈增至15萬發,手榴彈、地雷也增為1萬枚,成為當時閩贛邊區紅軍武器彈藥主要供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