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根管治療術的結果 展開

根管治療術

治療手術

鑽開牙齒,去除腐壞的牙質。填補牙齒的鑽洞,或安裝牙冠

牙齒結構


牙齒中間空洞的部分包含稱為牙髓的軟組織。空洞上部寬闊,稱為牙髓腔,下部有管狀的根管,由之導出牙神經和營養神經的血管。人類一般每顆牙齒有1-4個根管,後部的牙齒根管最多。
牙髓發生感染,會造成疼痛、頜骨感染,最終牙齒因為牙神經的死亡而變得脆弱。

過程


1. 拍X射線照片,確定患處結構和手術方案。
2. 施以局部麻醉。
3. 鑽開牙齒,去除腐壞的牙質。
4. 打開牙髓腔,取出壞死的牙髓。
5. 用根管鑽擴大根管。
6. 用消毒液(例如氯酸鈉溶液)沖洗根管內部。
7. 用專門的材料充填根管,保證長期處於無菌狀態。
8. 填補牙齒的鑽洞,或安裝牙冠。

缺點


1.手術繁瑣,一般要2-4次就診才能完成。病人要承受的痛苦也較大。
2.價格昂貴,例如在美國一顆牙齒的手術一般需要1,000美元,如加上牙冠則可達2,000美元。
3.可能失敗,消毒不徹底導致牙髓腔再次感染,導致需要拔牙。具有4根根管的臼齒,第四根根管容易被錯過,導致失敗。另外形狀異常的根管,消毒充填過程中也可能不徹底。
根管治療手術失敗后不一定需要拔牙。
根管治療迄今仍是牙髓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因此人們非常關注根管治療的療效,尤其是一些經過高標準治療仍然失敗的原因一直深受醫師的關注。究其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1. 解剖學因素,包括側支根管、副根管、根尖分歧和根尖分叉等;
2. 治療過程中的醫源性因素如根管側穿未發現,根管超填,冠部封閉狀態欠佳和治療過程中紙尖、棉捻的遺留等;
3. 根管內微生物感染未得到控制,近年來根管外的感染尤其受到學者們的關注。
目前對於根管失敗的再治療,首選仍是保守性根管治療,即通過分析失敗原因選擇合理的根管治療手段,如超聲、激光、微波等,選擇對根管細菌敏感的藥物處理根管,採用垂直的熱加壓充填技術充填側支根管、副根管等。
在保守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根尖手術,但要嚴格地掌握適應徵和禁忌症。根管治療失敗的再治療成功率,採用保守治療約為66%,失敗率為23%,根尖手術成功率為59%,失敗率為19%,二者之間無顯著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