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觀

慈悲觀

慈悲觀,是突出修行的目的,佛法的目的不是求自利而是講自利利他,大慈,就是愛護眾生,給予一切歡樂;大悲,就是憐憫眾生,拔除一切苦難;僅僅自我解脫並不是真正的解脫,幫助煩惱苦痛中的眾生解脫才是我們的目的。

含義


慈悲觀。佛教提倡“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一切眾生過去生中都曾是我們的父母親屬,所以,我們不能惱怒他們。佛陀在過去生中修慈悲觀,就不願惱怒任何一個眾生。他有一生做常不輕菩薩,就不輕慢任何一個眾生,看到眾生都向他們頂禮,認為他們是將來的佛,應該給他們頂禮。但有些人不理解,反而罵他,甚至打他。他便離遠一點向人家頂禮。他一直這樣做,不管他人的侮辱、漫罵。常不輕菩薩正是修忍辱行的典範。另外,佛陀降伏醉象的公案也說明了這個問題。當時,提婆達多想害佛陀,便買了幾隻象,把他們灌醉。看到佛陀和阿難尊者走過來,他便在醉象的屁股上猛刺幾刀。頓時,醉象向佛陀猛撲過去。佛陀見象衝來,以同體大悲之心伸出手來,醉象馬上跪伏在地。佛陀走過去撫摩大象的頭頂對阿難尊者說:“我們只能用悲心對待仇恨,絕不能用憎恨心去對待。”這一教導,體現了佛教的同體大悲精神,是忍辱波羅密的思想基礎。總起來說,佛教忍辱的思想是建立在因緣觀和慈悲觀的基礎上。明白了這一點,才能忍受一切,接受一切。由此,我們才能達到三輪體空,才能了生死,出輪迴,成佛度生。

止息


一、以生緣慈來止息違理嗔:
有些人常常無端發怒,惱害眾生,這種嗔相稱為“違理嗔恚”或“邪嗔”。
對治之道:
應先取至親的人得到快樂的樣子作為觀想對象,然後再慢慢擴及怨憎的人,乃至一切眾生。可由四個階段來思惟修行:
1.第一階段:先從對我們有恩的人,如現世的母親或過去世母親,乃至生生世世的母親。
2.第二階段:再從我們所敬愛的人,如師長等。
3.第三階段:然後中間人,即非親非故,較無緣之人。
4.第四階段:最後到自己的仇人或怨敵。
如是循序漸進,擴展到十方法界一切眾生,都成為我們所緣的對象。
二、以法緣慈來止息順理嗔:
在我們被他人惱害的時候,或因自己行善持戒,而對於作惡犯戒的人,往往生起嗔心,這種嗔相稱為順理嗔恚。
對治之道:
可由三個階段來思惟修行:
1.第一階段:應該觀想眾生都是五蘊和合而成的假有法,因此無一眾生可得。
2.第二階段:思惟,既然眾生不可得,又那裡有持戒毀犯、善惡是非等事呢?
3.第三階段:理應本著慈心愛念,將自己的修行法喜,與眾生一齊分享,這樣一來,一切是非善惡之心不起,嗔心自然就能消除。
三、以無緣慈來止息諍論嗔:
《觀無量壽經》說:“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有些人以為自己所得的法才是對的,別人所說所行都是錯的,因此與人諍論時,見他人有違己意,就產生嗔心,是名諍論嗔。
對治之道:
可由三個階段來思惟修行:
1.第一階段:應修無緣慈,泯除分別妄想,於一切法,不憶不念。
2.第二階段:因此,打從心裡就沒有計執諍論,又哪裡來的嗔恚呢?
3.第三階段:所以,就能等視一切眾生,以無緣大慈覆護一切眾生。

結論


修行慈悲觀者,可於行住坐卧中,發大慈悲心,運心作觀,憶念眾生的恩惠和輪迴痛苦,而感發報恩、拔苦的願心。將今生及過去所修行的所有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並誠心為其祝願:“當願眾生,親近三寶,聽聞佛法,遠離顛倒,離諸妄想,發菩提心,修六度行,同證菩提”。信願力量不強,觀想不出來時,可以不斷憶念眾生的恩德、痛苦,如此,內在慈悲喜舍能量,便自然由心源流露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