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孟斐斯的結果 展開

孟斐斯

古埃及中古王朝時期的首都

孟斐斯(Memphis)是古埃及城市。位於今尼羅河三角洲南部,上下埃及交界的米特·拉辛納村。其名稱起源於第六王朝(約前 2345 ~前2181)國王佩皮一世的名為 Men-nefer 的金字塔,希臘人訛稱為孟斐斯。

城市


孟斐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有4700多年的歷史,是古埃及中古王朝時期的首都。它的遺址位於開羅以南的拉伊納村,從開羅沿公路南行32公里就到了。
孟斐斯[古埃及城市]
孟斐斯[古埃及城市]
孟斐斯是古王國的首都,現時其遺跡一帶仍留存了許多著名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從北至南,主要的金字塔遺址包括:吉薩金字塔群,阿布西爾,塞加拉和代赫舒爾等金字塔群.
孟斐斯有著名的階梯狀的金字塔,它是古埃及的第一座金字塔,此外還有巨大的拉美西斯二世花崗岩雕像以及其他古迹。

金字塔


孟斐斯
孟斐斯
在埃及古王國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會被葬入一種用泥磚組成的長方形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 後來,一個名叫伊姆荷太普的聰明年輕人,在為法老左塞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嶄新的建築方法:從山上運來呈方形的石塊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四方錐體--這就是我們如今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
自此,建造金字塔的風氣便開始盛行. 到了第四王朝時,法老紛紛追求更宏偉的陵墓. 現時並排在孟斐斯附近的吉薩高地上的三座巨型金字塔,正是由這些法老所建,最北面一座屬於該朝第二代國王胡夫,中間一座屬第四代國王海夫拉,南面一座則屬第六代國王門卡烏拉.
胡夫王的陵墓體積最驚人,被譽為“大金字塔”,底部平均每邊長二百七十米,原高估計約一百六十七點五米,但因沉降關係,高一百五十多米. 下月科學家派出自動機械車探索的甬道,正是在這座“大金字塔”之內. 在“大金字塔”南面,有一座由石山雕鑿而成的巨型獅身人面像,面貌與海夫拉王十分相近,身體則如卧獅,長約八十三點五米,高達二十三米。由石山雕鑿而成的吉薩獅身人面像,給人莊嚴的感覺.
孟斐斯附近的巨型金字塔,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觀之一. 但建造金字塔的風氣在第五王朝時開始減退,原因可能與人民的激烈反對和法老的財力變得拮据有關. 位於吉薩南方的塞加拉,就有一座屬於第五王朝最後法老烏納斯的金字塔,其規模明顯較前朝的金字塔為小. 到了第六王朝以後,地方勢力抬頭,各州州長紛紛自立,法老的中央集權有名無實. 古王國亦逐漸由統一趨向分裂,建造金字塔的風氣亦由此沒落.

歷史


簡介
埃及是最早的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遠在公元前三千年就有水利工程,並出現了象形文字,日曆,鍊鋼技術及丈量土地的方法. 根據傳說,約於公元前三一○○年,上埃及提尼斯州(今埃及北部)的首領美尼斯,經過長期戰爭后,開始稱霸整個尼羅河地區,奠定了建立統一埃及的基礎. 美尼斯自稱“納爾邁”,意為“天下四方之王”,定都提尼斯,史稱“早王朝時代”,包括了埃及第一,二個王朝. 據傳,孟斐斯正是美尼斯後來興建的. 古王國首都遺跡眾多經過數百年的征討和擴張,王朝的權力不斷增強,到了約公元前二六八六年,統治者哈謝海姆威終於確立了以官僚體製為基礎的君主獨裁製,史稱“古王國時代”,包括了埃及第三至第六個王朝. 由此時起,埃及的國王便開始被尊稱為“法老”.
孟斐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古埃及中古王朝時期的首都。傳說該城約在公元前3100年由第一王朝第一王美尼斯所建,最初稱為白城( 城市的泥磚牆塗以白石膏粉 )。
孟斐斯是古埃及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之一。古王國時代(約前2686~前2181)建都於此。中王國和新王國時代遷都底比斯,孟斐斯仍不失為重要城市之一。公元前1000年後,庫施王國亞述、波斯帝國、希臘、羅馬帝國等先後圍攻、佔領過孟斐斯,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孟斐斯遭到毀滅性破壞。
歷史年表
古埃及歷史年表
第一王朝:公元前3200~2850年。從美尼斯到卡,共有八位法老。
第二王朝:公元前2850~2686年。從霍特普司克摩伊(Hotepseknemoui)到卡斯克摩,共有六位法老
古王國
古王國或孟斐斯帝國(公元前2686~2181年)
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2613年。從納特里克特-吉塞(Neteriknet-Djeser)到胡尼(Houni),共有五位國王。焦瑟統治時代是權力和勝利的開始,此時出現了以沙卡拉的階梯金字塔建築群為代表的恢宏壯觀的石頭建築。該建築群的設計師、作家兼學者的伊姆荷泰普成為史書上首批出現的偉人之一。這一時代是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君主製得以發展的時期,君主坐於孟斐斯,分派各省總督統治全國。
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2494年。從斯內夫盧(Snefrou)到斯克普斯卡夫(Skepseskaf),共有六或七位法老。從金字塔的雄偉程度來判斷,斯奈夫魯、胡夫和哈爾夫的統治時期為這個時代的頂峰。在達夏爾,梅頓和基薩修築的金字塔顯示出王朝的治國有方、經濟繁榮。
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2345年。從烏斯卡夫(Ouser)到烏納斯(Ounas),共有九位法老。最著名的是薩胡蕾(Sahoure)和吉德卡雷-伊塞西(Djedkare-Isesi)。
在第五王朝,“太陽崇拜意識”迅速發展,在沙卡拉的烏尼斯金字塔牆上刻著著名的金字塔銘文。
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2181年。從泰蒂(Teti)一世到女王尼托克里斯(Nitocris),共七位國王包括佩比一世和活了上百歲的佩比(Pepi)二世。
雖然第六王朝文治武攻顯赫一時,曾組織過遠至非洲南端的軍商遠征,但一些省督不斷膨脹的全歷史中央集權的孟斐斯備受威脅,而引發了內亂。
過渡時期
第一過渡時期(公元前2181~1991年)
第七王朝:只統治了七十天。
第八王朝:公元前2181~2130年。共有八到二十七位法老,但名字無文獻可查。
第九王朝到第十王朝:北方 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六位法老,有三位名叫凱蒂。
第十一王朝:南方 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三位法老。
蒙圖荷泰普二世在公元前2050年統一全國,從此第十一王朝的底比斯君主統治了整個埃及。這雖然使他們的故鄉底比斯城地位越來越重要,但仍然不足以取代孟斐斯。底比斯的統治者適時尚須來回旅行,並在十二王朝時在通往法尤姆的入口處修建了行宮,和諸如伊蒂-塔維的小城。王朝在不放棄底比斯的同時向北轉移權力中心,顯示出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逐漸恢復。
第一帝國
中王國或底比斯第一帝國(公元前1991~1786年)
第十一王朝末期:公元前2060~2000年。三位蒙圖霍特普法老,第一位在公元前約2040年統一埃及。
第十二王朝:公元前2000~1786年。七位法老名阿門埃瑪特(Amenhemat)或塞索斯特里斯,最後一位統治者是女王塞貝克內菲盧雷(Sebekneferoure)。
如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穩定總是和動亂是互相交替。各省分權勢力和其他歷史上至今仍然不明的勢力,毀滅了從第十二王朝傳續下來的底比斯政權,埃及分裂成許多的諸侯國。
第二過渡
第二過渡時期(公元前1786~1567年)
第十三到第十四王朝:公元前1786~1674年。約有四十位法老,其中有幾位名叫塞貝霍特普。一些法老同時在法老的北部、中部、南部統治。從公元前1730年開始,這些國王只不過是西克索法老的封臣。
第十五到第十六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第十六王朝被稱為“小西索克”王朝,只存於三角洲東部。“大西索克”王朝有五位法老,包括一位基安(Khyan)和兩位阿拉比(Apopi)。
第十七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十位法老統治底比斯及周圍地區。他們是西索克的封臣。最後三位法老塔阿(Taa)一世、二世和卡莫西斯(Kamosis),開始和北方的西索克人鬥爭。
第二王國
新王國或底比斯第二王國(公元前1567~1085年)
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67~1320年。從阿赫莫西斯(Ahmosis)到霍朗赫布,共有十四位君主,其中有四點陣圖特摩斯,四位阿門諾菲斯。王后阿謝普蘇、阿肯納吞(Akhenaton)和圖坦卡蒙,都屬於本王朝。
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320~1200年。九位拉美西斯王族法老,包括拉美西斯一世、二世和塞蒂一世、二世。第二十王朝:公元前1200~1085年。十位君主,除了第一位名叫賽特納克特(Sethnakht)之外,其餘都叫拉美西斯。
第三過渡
第三過渡時期(公元前1085~715年)
第二十一王朝:公元前1085~945年。在塔尼斯統治的有斯門代斯(Smendes),普蘇賽奈斯一世和二世。在底比斯統治的有埃里霍斯(Herihor)和皮納傑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