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信

合信

徠合信(Benjamin Hobson,1816 -1873 ),英國入華傳教士。“合信”二字釋義約有應驗之符瑞和誠信如四時運轉之準確無誤之意。1816 年生於英國北安普敦郡的威弗德;1873 年卒於英國倫敦。

合信是英國倫敦會在廣州行醫傳教第一人,他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抵澳門,后在港澳行醫傳教。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與紀里士卑牧師來到廣州,次年開辦了惠愛醫院。他是最早在中國翻譯西醫西藥書籍的傳教士,道光三十年(1850年)在廣州編譯出版的《全體新論》(原名為解剖學和生理學大綱),是傳教士向中國介紹的第一本比較系統的西方醫學著作,此外還編譯出版了《西醫略論》(1857年)、《內科新論》和《婦嬰新說》(1858年)等。

人物生平


合信醫生是倫敦大學醫學專業的學生,他獲得學士學位后,還通過了倫敦皇家外科醫師學會的考試。獲准加入倫敦會後,合信作為醫學傳教士被派往中國。
1839年7月28日合信和新婚妻子簡 ·阿比(Jane Abbey)一起乘坐“伊來扎·斯圖爾特號”起程,11月12日途經安吉爾,12月18日抵達澳門,同行的還有理雅各以及美魏茶。一開始他同裨治文住在一起,後來住到了醫院。不久以後他被醫學傳道會接納。
1840年8月1日雒魏林重開醫院后,合信成了他的助手。該月月底雒魏林前往舟山,醫院便交由合信醫生和威廉·貝克·戴夫醫生共同管理。但後者由於健康欠佳,不久就離開了澳門,此後醫院由合信醫生一人負責。
1841 年7 月至 1842 年10 月,他的門診病人達 5265 人次,住院病人達 433 人次。在此期間,合信還訓練了兩名中國助手。
1843年上半年,合信前往香港打理醫學傳道會在那裡開辦的醫院。該醫院從6月1日開始按待病人。8月,合信參加了在香港舉行的倫敦會傳教士會議;關於《聖經》翻譯事宣建新教傳教士大會召開時,他也出席了除8月28日和9月4日兩場外的全部會議。
1845年,合信夫人的健康狀況衰弱到了必須要返回歐洲的程度,於是合信陪她一起離開了重港。12月22日,當船停泊在鄧傑內斯,故土在望時,合信夫人去世,留下丈夫一人照顧他們的一子一女。在英國期間,合信同馬禮遜博士的女兒結婚。
1847年3月11日,他們夫婦二人同赫希伯爾格(Hirschberg)先生一起乘坐“休·沃克號”(Hugh walker)前往中國。7月27日到達香港后,合信繼續負責醫院事務。10月,他和吉里斯皮先生去了一次廣州。
1848年2月,合信到廣州定居並在那裡開展工作。4月,他開辦了一家診所。6月在廣州西郊金利埠購房,用以將惠愛醫館教會醫院建設完全。僅在1850 年,他就診治了25497 人次,其中有很多病人是吸鴉片者,合信幫助他們戒煙。合信為人謙遜誠懇,待人和藹可親,“有古君子風”,而且醫術高明,治病“無不應手奏效”,因此贏得了當地人民的信賴,使惠愛醫館門庭若市,“合信氏之名遂遍粵東人士之口”。
1854年底,合信因健康欠佳前往上海休養。5個星期後,他的身體情況好轉了很多,於是回廣州繼續工作。
1856年10月廣州爆發戰事,他被追離開該地,全家人暫時避居香港。應上海的傳教士同人之請,合信於1857年2月來到上海。該年年底雒魏林返回英國后,合信便接手了他在仁濟醫院的工作。在此期間,他以更大的熱情從事譯述,同管嗣複合譯有《西醫略論》、《婦嬰新說》和《內科新說》三種。
1858 年底,合信因健康原因離開上海,次年返回英國。
1859年初,合信將長子留在當地洋行后,同其他家人一起乘郵輪經由香港返回英國,3月抵埠。回英國后,合信的健康狀況令他無法再到中國來,他曾在克利夫頓住了一段時間,並在切爾滕納姆生活了下來,後於1873 年逝世於英國倫敦。

主要貢獻


合信是近代來華傳教士中較早以翻譯著述知名的人。他編譯了五種書,其中四種是醫書,合稱《西醫五種》。這些譯作不但在中國醫學史上,而且在中國近代科技史上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
《全體新論》(1851)是一部解剖學概要。合信深感中醫“不明臟腑血脈之奧”,於解剖學茫然無知,他認為這是中醫的最大缺陷之一,因此他首先譯介解剖學知識。本書先論骨骼,次述韌帶、肌肉,再及大腦、神經系統和五官,然後論臟腑,對血液循環有重點介紹,最後論及泌尿器官等。全書簡明扼要、圖文並茂。西醫解剖學雖早在明末清初就已經有耶穌會士譯介,但譯本流傳極少,知者不多。《全體新論》刊行后,“遠近翕然稱之,購者不憚重價”。很快又出現多種翻刻本。
《西醫略論》(1857)詳於外症,略於內症,共 3 卷,上卷總論病症,中卷分論各部病症,下卷專論方葯。此書也配有詳明的圖解,極便實用。
《婦嬰新說》(1857)介紹西醫婦產 科和兒科的理論與方法。
《內科新說》(1858)以臟腑為綱,備論頭痛、癲狂、心肺病、胃病、肝膽病症、腎病、小腸病腹痛、瀉泄、大便秘結等 病症。書分二卷,上卷論病症,下卷載方劑藥品。合信編譯西醫書,是採用由他口譯,同時中國人筆述的方法進行的,他們對待譯述十分認真,於身體、病症、方劑、藥名等名目,大都用中醫名稱。合信說:“余著書之意,欲使泰西醫學流傳中土,故於字句同異、藥劑輕重斟酌詳審,不肯苟且誤人。”他在臨床上還使用部分中藥,雖然很有限,卻反映他對中醫有一定的理解和採納,並不是完全摒棄的。上述醫書是近代介紹西醫最早而 且系統的著作,對西醫在中國的傳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影響直至20 世紀初。
合信還把他譯書時使用的醫學術語彙成《醫學英華字釋》(1858)出版,這是最早的英漢醫學術語詞典。
其實,合信最早著手編譯的書並不是醫學書,而是《博物新編》。此書共分三集,其中第二集《天文論略》於 1849 年刊行,介紹了哥白尼、牛頓學說,並提到 1846 年新發現的海王星;第三集為《鳥獸論略》,介紹不少中國人 感到新奇的動物。這部書最重要的是第一集。此集分為地氣論、熱論、水質論、光論和電氣論數篇。其中“地氣論”中第一次介紹近代化學知識,如氫氣、氧氣的製法,硫酸、硝酸和鹽酸的性質與製法等。“水質論”中 還介紹了元素理論。“熱論”篇中論述了蒸汽機的原理及其應用。《博物新編》是一部科學常識書,但它介紹的卻是近代科學的常識,已遠遠地超越了明末清初耶穌會士介紹的科學知識的水平。時人評論說:“利瑪竇諸人著格致書後,越有二百餘年,此時內泰西格致大興,而中國尚未知也。故一獲此書,猶之忽過二百年而與此理相覿面。”許多人通過閱讀此書而開始了解近代科學技術,一些人,如晚清著名的科學技藝專家徐壽,最初在安徽軍械所試製成功的中國第一艘蒸汽輪船“黃鵠號”,曾借鑒參考了《博物新編》中的“熱機”部分,從而開創了中國人製造蒸汽輪船的新時代。《博物新編》啟發、推動了近代科技知識在中國的輸入和傳播,它是中國近代科技史上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
另外,合信的醫書和《博物新編》還流傳到了日本,特別是後者,在日本有多種註解翻刻本,因而對近代科學在日本的傳播也有一定貢獻。

主要作品


中文
1. 《惠愛醫館年記》(Annual Report of the Missionary Hospital at Canton,for1850)
2. 《全體新論》(Treatise on physiology),99頁;廣州;1851年,該書最初發行時有7張石印的折頁,但後來用木刻印版代替了,著名的兩廣總督葉名琛的父親曽將其再版
3.《上帝辨證》(Theo1ogical Evidences),9頁;廣州;1852年
4. 《約翰真經釋解》(commentary on John' s Gospel),47頁;香港;1853年,該書只包括《約翰福音》 的前17章以及一篇序言,其中的單章還曾以獨立小冊子的形式單獨出版
5.《祈持式文》(Forms of prayer),廣州;1854年,1865年在廣州出版修訂本
6.《問答良言》(Catechism of Christian Principles),10頁;廣州;1855年,1857年在上海重版, 11頁
7.《信德之解》(Explanation of Faith),4頁;廣州
8. 《博物新編》(Natura1 Philosophy),132頁;廣州;1855年,全書共分三部分,1849年先將第二部分“天文略論”單獨出版,其後第一部分“自然科學”和第三部分“博物學”也相繼出版
9.《聖書擇錦》(Selections from the Holy Scriptures),71頁;廣州;1856年,全書共兩卷,第1卷由摘錄自《舊約》的短文組成;第2卷分兩部分,包括耶穌語錄和使徒語錄,另有編者前言
10. 《古訓撮要》(Important Extracts fromAncient Authors),14頁;廣州;1856年,此為中國傳統格言的選錄,另有一篇簡短的前言
11.《基督降世傳》(Advent of Christ),8頁;廣州,該篇簡要敘述了我主的生平
12. 《聖地不收貪骨論》(covetousness excluded from Heaven),廣州,石印宣傳單
13.《聖主耶穌啟示聖差保羅復活之理》(The Doctrine of the Resurrection,as revealed to Paul,by the Lord Jesus),廣州,石印宣傳單
15. 《論仁愛之要》(The Importance of Love)。廣州,石印宣傳單。
徠16. 《西醫略論》 (First Lines of the Practice of Surgery in the West), 194頁;上海;1857年,全書共分三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詳細介紹了外科技術的各個方面,第三部分是藥物分類,該書首次發行時有一長達8頁的英漢對照目錄,但該目錄不見於其後發行的各版
17. 《婦嬰新說》(Treatise on Midwifery and Diseases of Children),73頁;上海;1858年該書最後5頁是製作膏藥、藥丸以及藥粉等的一系列處方
18. 《內科新說[註釋: 原書誤印為“內科新誡”-譯註] 》 (Practice of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兩部分;112頁;上海;1858年,該書同第2、8、16以及17號作品形成了一個系列,後面這四種插有大量中國式的精美木版刻圖,全部五種曾在日本重版,製作樣式同原版
英文
19.Dia1ogues in the canton vernacular(《廣州方言對話錄》),對開本; 44頁;廣州;1850年,,該書使用中國紙張石印,技中國書籍樣式製作,書中的對話用英語和中文表述,但沒有用英語的字母標出讀音
20.Annual Reports for Nine years of the Missionary Hospital at Canton (《廣州教會醫院分年年報(1848-1857)》,前八年在廣州出版,記錄了1848年4月至1856年7月1日金利埠醫院的歷史,最後一年的年報作為上海醫院1857 年年報(參見雒魏林作品第1號)的附錄出版
21.A Medical Vocabulary in English and Chinese(《英漢醫學辭彙集》),75頁;上海;1858年
《中國叢報》第10、 11、 13至17卷上都刊登了合信醫生關於澳門和香港的醫院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