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敏
台灣國際法學者
彭明敏(1923年8月15日-),台灣地區著名的國際法學者,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台獨”分子之一。曾經與謝聰敏和魏廷朝於1964年共同起草著名的“台灣自救運動宣言”,也因此宣言而被國民黨徠當局判刑八年,並於1970年在重重特務的監視下神奇逃離台灣,抵達瑞典,之後在海外流亡了二十餘年。1992年台灣西式民主化后返回台灣,曾經代表民主進步黨參選1996年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由於彭明敏在“台獨”運動中的代表性地位,很多人稱他為“台獨教父”。
徠彭明敏
彭明敏
彭明敏於1923年8月15日生於台中市大甲區,祖籍台灣省高雄市。彭氏家族是五代以前從福建遷到台灣的。從其祖父開始,彭氏家族就是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的成員。彭明敏的父親最初在台中市大甲區行醫達18年,並擁有了大量的田產(以當時計量約合40甲以上),此後才回到高雄。彭明敏排行家中老么,父親彭清靠在台北醫學校畢業后便在大甲行醫濟世,家中有很深的基督教信仰。與長老教會有長期與良好的關係。
彭明敏自幼就讀建成小學,後進入高雄中學就讀,但是後來因為與教官的衝突而轉入兵庫縣的關西學院就讀,畢業后考取第三高等學校預科。彭明敏就讀第三高等學校時沉迷於法國的自由思想之中,並且有意攻讀法國文學;但是因為家人的要求之下,於大學時就讀東京帝國大學政治科。
1944年,日本政府取消原本文科大學生的緩徵令,彭明敏本人也在徵召的名單之中;彭明敏由於不願意為日本人服役,於是前往長崎投靠長兄;而在前往長崎的途中,彭明敏所搭乘的船隻由於受到美軍轟炸,而失去左臂(後來終生裝上義臂)。在彭明敏於長崎長兄家療傷之時,彭明敏目睹了8月9日美軍對長崎投擲原子彈的歷史事件。
彭明敏
彭明敏畢業於台大后首先於第一銀行就職,但因不適應而回到台大擔任助教;之後,彭明敏出國深造,首先於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取得碩士文憑,之後於法國巴黎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彭明敏於這段期間的主要研究對象為太空法與國際法等範疇。開始萌生反對意識:“台灣自救運動宣言”的撰寫 彭明敏回國后,便於台大政治系擔任副教授;三十四歲時升為正教授,三十五歲時出任台大政治系主任,是戰後台灣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與系主任。不久又被聘任為“國科會”的講座教授,以及首屆的台灣十大傑出青年。1961年彭明敏甚至於被派任為聯合國大會台灣當局代表團的顧問。但是彭明敏也說,“當官方對我愈表示信任時,正是我心裡對於整個政局的疑慮愈加深時。在政府裡面,想法似乎也分裂著。”彭明敏也闡述了他最原始的觀點:
彭明敏便和當時為“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研究生的謝聰敏、“中央研究院”研究助理的魏廷朝三人共同起草一份“台灣自救運動宣言”,主要內容為“反攻大陸”是絕對不可能,並要求制定“新憲法”,建立責任“政府”,保障基本人權,實現真正民主,並以“新國家”身份加入聯合國。彭明敏等三人決定以郵寄方式將宣言寄給台灣各界領導者,但是在印刷時事洩,三人於1964年9月20日被捕。1965年2月三人被正式起訴,彭明敏被判八年有期徒刑;由於其辯護人梁肅戎事先與國民政府從中協調,在彭明敏向政府悔過輸誠,承諾不再搞台獨的情況下,蔣介石特赦彭明敏,(此事實在當時的彭明敏辯護時及政府資料中應有相關證據,見梁肅戎回憶錄《大是大非》第168-175頁)但是隨後彭明敏的生活便受到特務的監控。而這段期間中美國密西根大學也有意聘請彭明敏任教,但是因為國民黨當局阻撓而無法成行。
1969年彭明敏開始計劃逃離台灣,在友人的協助下,於1970年1月逃至瑞典,後於1970年9月轉赴美國密西根大學中國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1972年彭明敏出任“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但是一年後便辭職:1978年,彭明敏成為“台美協會”的董事,並於次年“與台灣關係法”的立法過程中在眾議院公聽會作證;1981年,彭明敏與其他台美人組成“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並且多次要求美國政府向國民黨當局施壓,要求國民黨解除長年的戒嚴令;而彭明敏之後也長期出任“台灣人公共事務協會”的會長一職,因在海外堅持推行台灣“獨立”理念,因而有“台獨教父”之稱。
彭明敏
1995年2月28日彭明敏在辜寬敏等人的推薦下加入民進黨,並且於3月20日宣布正式參選台灣地區領導人;在民進黨的黨內初選中,彭明敏擊敗長期有意參選的許信良,成為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彭明敏並且與時任“立法委員”的謝長廷共同搭檔參選正副領導人,以“和平尊嚴、台灣總統”作為選舉號召,1996年的“總統”直選,民進黨提名的彭明敏與謝長廷只得到21.4%的選票,為民進黨歷次得票最低的一次,黨主席施明德也因此辭職。
1996年4月,彭明敏組成“建國會”,繼續宣傳台灣“獨立”理念;並且在1998年三合一選舉中,支持“新國家連線”提名之“立法委員”候選人與台北市議員候選人。2000年5月後出任“總統府資政”至今。
彭明敏,1957,平時國際公法。np:彭明敏。______,1966,國際法概要。台北:三民。Peng,Ming-min.1972.ATaste of Freedom: Memoirs of A Formosan Independence Leader. New York:Holt,Rinehartand Winston.彭明敏,1982,台灣國民主義的確立。台獨季刊1:57-59。______,1984,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Irvine,Calif.:台灣出版社。______,1988,台灣將來政治制度的理想和課題,見張富美編,台灣問題討論集:台灣現狀與台灣前途,頁329-43。Irvine,Calif.:台灣出版社。彭明敏、黃昭堂,1976,台灣の法的地位。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彭明敏、黃昭堂,1995,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蔡秋雄譯。台北:玉山社。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編,1994,彭明敏看台灣。台北:遠流。彭明敏,2009,逃亡。玉山社。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1、陳柏軒,1996,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台北:生智。
2、陳福敏,1993,彭明敏事件,見李義虎主編,台灣十大政治案件,頁80-95。中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3、李筱峰,1994,國家認同的轉向:以戰後台灣反對人士的十個個案為例,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頁323-62。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4、Shu,Wei-Der.2005.Chapter Five:Case Study (1):The Process of National Identity Formation of Ming-min Peng.In Transforming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Diaspora:An Identity Formation Approach to Biographies of Activists Affiliated with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167-277.Ph.D.diss,Syracuse University.
5、陶五柳,1995,彭明敏旋風。台北:大村出版。
6、吳叡人,1995,命運共同體的想像:自救宣言與戰後的台灣公民民族主義,見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編,台灣自由主義的傳統與傳承。台北:彭明敏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