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精神醫學雜誌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主辦雙月刊雜誌

《臨床精神醫學雜誌》創刊於1991年,是由南京醫科大學主管、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主辦的學術期刊

據2020年3月《臨床精神醫學雜誌》官網顯示,《臨床精神醫學雜誌》第六屆編委會有編委81人、青年編委29人。

據2020年3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臨床精神醫學雜誌》共出版文獻7078篇、總被下載564809次、總被引39339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721、(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619 。據2020年3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臨床精神醫學雜誌》共載文5020篇、基金論文量為927篇、被引量為29046次、下載量為179480次,2017年影響因子為1.02。

歷史沿革


1991年,《臨床精神醫學雜誌》創刊。
1992年,該刊以季刊穩定發行。
1993年,該刊刊期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欄目介紹


主要欄目

《臨床精神醫學雜誌》主要欄目有論著、學術交流、專題討論、綜述、學術天地、精神醫學漫談、讀者園地、臨床研究病例報告等。

刊登內容

《臨床精神醫學雜誌》內容涉及精神醫學的各個方面,如兒童、老年、婦女、司法、戒毒、心理、診斷、藥物、社區等方面。

讀者對象

《臨床精神醫學雜誌》主要讀者對象為精神衛生工作者,臨床醫務人員,社區衛生人員醫學心理工作者及司法精神醫學鑒定人員

人員編製


據2020年3月《臨床精神醫學雜誌》官網顯示,《臨床精神醫學雜誌》第六屆編委會有編委81人、青年編委29人。
《臨床精神醫學雜誌》第六屆編委會名單
職務姓名
編委於欣馬弘方貽儒、王從傑、王文強、王傳躍、王剛、王高華、史家波、司天梅劉鐵橋劉鐵榜、劉微波、呂路線、孫靜、許秀峰、何燕玲、余海鷹、吳愛勤張寧張向榮、張曉斌、張鴻燕、張聰沛張震、張燕紅、李堅、李國海、李鳴、李凌江、李曉駟、李海林、李濤、李箕君杜亞松楊甫德、肖紅、蘇占清、陸崢、陳一心陳圖農、歐紅霞、苗國棟范儉雄金衛東侯鋼姚志劍姚輝施慎遜柯曉燕胡建賀丹軍趙旭東、趙靖平、郝偉唐宏宇、唐勇、徐一峰徐西嘉、徐兢、徐曙、栗克清耿德勤袁國楨袁勇貴、賈福軍、錢衛娟、崔青、曹棟、曹秋雲、梅剛、梅峰、隋毓秀、黃頤、喻東山程灶火謝世平、謝斌、韓臣柏、譚慶榮、魏鏡
青年編委王志仁、王純、王繼才、王喜今、王崴、王瑛馮威、喬冬冬、劉志芬、孫霞、朱榮鑫、畢建強、麗扎·滿蘇爾、張麗麗、李名立、李斌、李慧杜經綸邵陽、陳發展、陳瑜、周建松、房茂勝、林康廣、姜憶南、柳娜、洪武、郜見亮、潘苗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臨床精神醫學雜誌》第六屆編輯部領導名單
職務姓名
編輯部主任陳圖農
名譽主編姚芳傳、侯鋼
主編張寧
副主編王高華、李濤、姚志劍、郝偉、徐一峰

主要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20年3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臨床精神醫學雜誌》共出版文獻7078篇。
據2020年3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臨床精神醫學雜誌》共載文5020篇、基金論文量為927篇。

收錄情況

《臨床精神醫學雜誌》是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日)(2018)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1999年被列入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06年被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20年3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臨床精神醫學雜誌》總被下載564809次、總被引39339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721、(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619。
據2020年3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臨床精神醫學雜誌》被引量為29046次、下載量為179480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1.02(神經病學、精神病學刊均影響因子為1.09),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1417名。

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臨床精神醫學雜誌》 “突出臨床,注重實用,面向基層”。本刊內容涉及精神醫學的各個方面,如兒童、老年、婦女、司法、戒毒、心理、診斷、藥物、社區等方面。

投稿須知


1.1 從2011年3月1日起啟用網上采編系統,實行網上投稿、審稿、收/投修改稿以及校對樣稿。
1.2 徵稿範圍:精神醫學各領域(臨床實踐,基礎研究,流行病學司法鑒定,醫學心理等)的論著、綜述、研究報告、學術討論和病例報告等。
1.3 來稿需附主頁上下載的“版權轉讓協議”,簽字、蓋章后寄至該刊編輯部。如有指導、審閱、審校者,務必由其本人簽名。稿件若為基金項目,請註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列於首頁下方,將基金證書複印件一併寄至編輯部,本刊錄用后優先刊出。
1.4 該刊免收審稿費,對不用稿件一律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來稿一般在2個月內通過E-Mail發出錄用或不用通知。如作者在2個月內未接到通知,可能稿件仍在審閱中,請與該刊聯繫,切勿一稿多投。
1.5 經審稿后擬刊用的稿件請按退修時提出的退修意見一一修改、複核。修改稿件時最好使用審閱格式,如您不習慣使用,請將修改處用紅色做標記,這樣編輯部可以很清楚知道您的稿件在哪些地方做了修改。修改稿通過投稿系統的收/投修改稿上傳回編輯部。同時務必註明聯繫電話、傳真號碼及電子郵件地址備用。
1.6 作者通過系統收到校樣稿后,請仔細核實,並逐一回答編輯部提出的問題,對編輯部的意見給予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