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少芬
中國國家跳水隊教練
任少芬,從1978年開始擔任北京隊教練員。現任北京隊總教練。
1970年12月—1978年3月北京市體委跳水隊運動員。![任少芬](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7/mf7290b5e26e843baa3e4d15042cbe8b4.jpg)
![任少芬](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7/mf7290b5e26e843baa3e4d15042cbe8b4.jpg)
任少芬
1978年4月—1984年12月北京市體委跳水隊教練員。
1984年12月1986年6月國家體委訓練局跳水隊教練員。
1986年6月—1988年6月北京體育學院教練員專科學生。
1988年6月—1991年6月北京市體育局跳水隊教練員。
1991年6月—1997年國家體委訓練局跳水隊教練員。
1997年7月—2004年3月馬來西亞體理會跳水教練。
2004年3月—2005年9月北京體育局木樨園運動技術學校跳水隊教練員。
2005年10月至今國家體育總局跳水隊教練員。
1986年,榮獲國家體委體育運動榮譽獎章,五一勞動獎章,三八紅旗手,青年突擊手,體育運動一等獎。 |
1988年,榮獲體育學院論文大獎賽一等獎。 |
1993年,榮獲體育運動三等獎,優秀教練員獎,雙十佳優秀教練員獎。 |
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個人。 |
北京奧運會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跳水比賽中,中國跳水隊跳水運動員陳若琳在女子單人、雙人跳台比賽中為中國代表團奪得兩塊金牌,這樣優異的成績與主管陳若琳的教練任少芬的長年努力工作密不可分。女子跳台曾是中國跳水隊的傳統優勢項目。1984年,周繼紅為中國跳水隊獲得的第一塊奧運金牌便是這一項目,但是在悉尼和雅典奧運會上,中國已兩次丟失這塊金牌,說明女子跳台的金牌爭奪非常激烈,在北京奧運會上重新奪回這塊金牌對中國跳水隊來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接受教練任少芬的祝賀](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c/mac8a9923bd89404ab07470196b13299c.jpg)
![接受教練任少芬的祝賀](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c/mac8a9923bd89404ab07470196b13299c.jpg)
接受教練任少芬的祝賀
在任少芬的30年教練生涯中,所帶隊員陳琳、王睿、沈川子曾多次奪取世界盃和世界錦標賽等大賽冠軍及全運會冠軍,但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一直是她心中的最高理想。任少芬深知,要確保奪回女子跳台的金牌,必須付出超越其他人的努力。針對女子跳台項目的特點,她有針對性地研究出了一套適合中國運動員的訓練方法。外國女子跳台運動員在體能上具有先天的優勢,而中國運動員則要克服正值身體發育階段帶來的體重增長過快和力量增長跟不上的不利情況。針對這樣的情況,任少芬教練除了讓運動員堅持大運動量訓練外,還幫助運動員通過節食等方法控制體重,在控體重的同時,與科研人員一起想辦法,注意保證運動員的營養,把不利因素降到最低。跳水訓練要保證動作的質量必須從抓基本功抓細節做起,是磨時間的工作。為了實現奪回女台金牌的目標,任少芬和陳若琳師徒在長期的訓練中從細節出發,一絲不苟,認真對待每一次訓練,認真完成每一個動作,在她的細心工作下,陳若琳的技術動作日趨成熟,形成了自己的技術特點。
中國跳水隊被訓練局的食堂師傅、場地工作人員公認是每天來得最早,走得最晚,訓練時間最長,練得最刻苦的團隊。為了堅持系統訓練,任少芬同志常年無節假不休息,不怕苦不怕累,堅持嚴格刻苦的訓練,從不以為苦,反而在艱苦的訓練和生活中錘鍊了教練員和運動員的堅定不移的意志品質。
超人的付出終於換來了優異的成績。在奧運會女子跳台的決賽當中,前三輪陳若琳一直領先,但加拿大老將海曼斯超水平發揮,在第四輪反超1.65分。在這種緊張局面下,全場觀眾加油使比賽氣氛達到了高潮,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決賽還不滿十六周歲的陳若琳神情鎮定,以乾淨完美的一跳淋漓盡致地發揮出自己的訓練水平,最終以100.30的全場最高分令人信服地為中國隊奪回了這塊闊別十二年的金牌。任少芬通過自身的努力工作,終於在北京的奧運會上實現了自己的最大夢想,實現了全國人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