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四十三
回族穆斯林反清起義首領之一
蘇四十三(1729~1781)中國清代乾隆年間撒拉族、回族穆斯林反清起義首領之一。是中國哲合忍耶派創始人馬明心的一大弟子,長期是回族哲合忍耶派的殉教英雄,是一些哲派信徒仇恨它派的符號。
原籍甘肅河州(今臨夏),其祖遷居循化廳撒拉街子工,父親蘇那黑置莊田於查加工古節烈庄,遂定居於此。他自幼攻讀阿拉伯文,在街子工清真寺受經堂教育,及長學成“穿衣”為阿訇,人稱尕蘇阿訇。
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循化(今屬青海)撒拉族中新教和老教發生衝突,清朝官府支持老教地主。他和韓二個等人率領新教徒反抗鬥爭,一舉攻陷河州(今臨夏),直攻蘭州,佔領城西南高山。后清政府派軍鎮壓,他據守華林山,失守后,退入華林寺。清兵火燒華林寺,他血戰而死。
目錄
《寧夏文史》第一輯所刊哲合忍耶概述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清廷又以高壓手段封閉了新教(哲合忍耶)3座寺院,並將馬明心的學生、循化地區新教首領賀麻路乎刑杖后,披枷發往新疆烏魯木齊為奴。這些措施,加深和擴大了新老兩個教派之間的矛盾,促使新教群眾和清朝統治者之間的矛盾激化起來,加速了哲合忍耶教派的反清鬥爭。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初,兩個教派終於爆發了大規模的械鬥。先是馬明心在撒拉族地區的得力弟子蘇四十三(尕蘇阿訇)和韓二哥(循化人,家有資財,有權勢)率其信徒千餘襲擊了老教村莊,殺死教徒百餘人,裹脅部分人隨教,迫使許多人外出逃亡。隨後老教告到陝甘總督衙門。
隨後,總督勒爾謹委派蘭州知府楊士璣,會同河州協副將新柱、皋司福菘等,帶兵丁40餘名赴撒拉族地區查辦。新教群眾聽說,假裝成老教信徒,搶先出迎,藉以探聽官府旨意。楊士璣等以為他們是老教,便表態說,官府要為老教作主,如新教不守法令,將盡洗之。蘇四十三、韓二哥等聽了清政府官員的這些言論后,大為憤激,遂決心率部暴動。是日晚殺死新柱,次日晨趕往旗台堡斬了楊士璣,奪取了大量軍械和馬匹,乘勝攻佔河州(即今甘肅臨夏)城,殺死知州、都司等官吏。這時正值連年災荒,加以清政府又連年發動征服少數民族的戰爭,戰禍頻仍,賦稅繁重,很多人痛恨清政府,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極其尖銳,原為哲合忍耶和老教之間的教派鬥爭,很快便轉變成了以哲合忍耶教徒為主並包括若干其他教派的撒拉族和回族、東鄉族等一些人的聯合反清暴動。清總督勒爾謹聞訊后,一面調西寧鎮副將貢楚克連爾由循化截住歸路,並派循化文武官吏率兵赴河州鎮壓;一面將馬明心逮捕,由官川解押蘭州。蘇四十三和馬明心的義女賽利麥(撒拉族人)等聞馬明心被捕,遂率男女教徒2000餘人攻陷河州城后,由小路經唐汪川,夜渡洮河,兼程進逼蘭州,要求釋放馬明心,揚言如不釋放,即攻打蘭州城。時起義軍士氣正盛。蘭州只有清標兵800名,城中空虛。布政使王廷瓚大為驚恐,無奈之下,便迫令馬明心登城,勸諭蘇四十三等退兵。蘇四十三等見馬明心后,跪地泣不成聲,口稱“聖人”不止,馬明心見此情況,乃勸其退兵。由於蘇四十三等不解馬明心的意思,仍圍城不走,於是馬明心將手杖扔下城去,眾人得此,如獲至寶,搶著撫摩,互相傳遞。王廷瓚等見此,認為放了馬明心回去,必將釀成更大變亂,隨即殺害了馬明心,同時散布謠言說十日後釋放馬明心,並將馬明心的隨從先行釋放從而麻痹義軍,等待援兵(如在城上殺害即無有后話)終年63歲,時間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二十七日。
馬明心既歿,蘇等反清之心更堅。清軍怕受義軍襲擊,每夜經常鳴槍放炮,自相驚擾。清政府為了鎮壓義軍,四下調兵“圍剿”,派大學士何柱帶京師健銳營、火器營兵2000赴援,先後派阿桂、和坤、馬彪、伍彌泰等人率兵萬餘進剿。義軍十分勇敢,賽利麥率女兵與清軍對陣時,一仗即殺死清將官9人,她與丈夫在陣上將人頭親自割下,挑竿示眾,清軍震恐,但終因眾寡懸殊,義軍不支,賽利麥同丈夫一併陣亡。蘇四十三等被迫退守華林山後,堅持戰鬥3個月之久。四月十九日,圖欽保率游擊王三傑等仰攻華林山,撤拉族利用有利地形,大敗清兵,打死清軍990人,圖欽保、王三傑等也被打死。勒爾謹因“師久無功”被革職,和坤被調回。后清政府又派大兵“圍剿”,並施用“以夷制夷”的辦法,令撒拉族土司韓煜率眾打先鋒;又調四川金川屯藏兵千名和阿拉善旗蒙古兵七百“助剿”,圍困華林山,斷絕山上水源,將華林山清真寺的房屋盡行燒毀,撒拉族義軍死傷400餘人。六月初,清軍乘大雨進攻,蘇四十三等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血戰而死,起義軍全部壯烈犧牲,無一降者。這次起義,就這樣失敗了。
起義失敗后,清統治者對起義軍家屬和新教群眾採取了“斬絕根株”的政策,將安定、河州、官川、唐汪川、洪濟橋等地許多人殺害,許多人被充軍伊犁或雲南。此外,清政府還頒布禁令,限制宗教活動,不準人民互相往來,不許留外來的回民學經、教經及居住;當地的回民也不得聚集寺內念經,回民不得復稱掌教、阿訇等。為了加強控制,防止反抗事件再起,把陝、甘地區的軍事重新作了部署,即在循化廳改駐參將一員,加強武力震懾;把提督府由西安遷到固原,把總兵由固原遷到河州。清統治者此舉為後世邊疆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