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投資

健康投資

概述 社會為保護和增進全體成員的健康,在一定時期內所投入或消耗的經濟資源。損害和影響人體健康的因素有生物、環境、社會、心理等多方面;保護和增進健康要通過醫療衛生、遺傳因子、飲食營養、體育運動、生態環境、道德修養、生活方式等多種渠道來實現。健康投資從廣義上說是上述各方面的資源消耗。狹義的健康投資即衛生事業消耗的經濟資源──衛生費用。醫療衛生所消耗的經濟資源是社會健康投資的主體部分。

標準


健康投資狀況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程度、衛生事業發展規模和水平的一個尺度。
反映健康投資水平的指標有:
①衛生人力資源。專業衛生人員總數,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數。
②衛生物力資源。衛生機構總數,每千人口病床數。
③衛生財力資源。衛生費用總額,衛生費用占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的比重,人均衛生費用。
投入一定量衛生費用所取得的健康成果,即人民健康水平提高的程度,是健康投資的經濟效益,即衛生經濟效益。講求衛生經濟效益的核心是達到同一健康水平所需衛生費用的節約。

基本途徑


提高衛生經濟效益的基本途徑有:
①有計劃、按比例地分配衛生費用,建立衛生事業的合理結構。
②採用先進衛生技術,實現衛生技術的先進性與適用性的統一。
③按照科學管理原則管理衛生事業,改革衛生管理體制。
④改革醫療保健制度。

評價範圍


衛生經濟效益按其評價的範圍分為:
①衛生服務的社會經濟效益。投入一定衛生費用達到的死亡率的降低,平均預期壽命的延長,以及由此減少的勞動時間損失和增加的勞動時間所多創造出來的國民收入額。
②個別衛生技術措施的經濟效益。衛生技術過程中的費用與效果的比較。
③衛生機構的經濟效益。衛生服務的資源消耗、資源佔用與衛生服務成果的比較,實際提供的衛生服務量和計劃服務量的比較等。

投資與消費


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利益,是一種積累;消費則多是為了享受,是一種消耗。在人們處於相對健康時,為健康而進行的支出,往往是一種健康投資。而在發生疾病時則是為了改善病症,恢復健康而進行的健康消費。可以說人們在一生中或多或少地都在為健康進行投資和消費,只是往往不太意識到而已。
對健康的投資實際上是為了減少對健康的消費。對為了維護健康,或在亞健康狀態時買的保健品,以及為保持健康狀態而進行的持續運動、健身等支出,在個體行為上是產生了消費行為,但由於其結果是促進健康,而實質上是一種健康投資。人們往往因為這是一種費用支出,就想當然地認為是一種消費,而忽略了其結果是健康,是一種健康投資。就如同對待健康體檢,一般認為這是一種消費,是一種費用支出,而忽略了其幫助自己認識自身的健康狀況,以有利於維護自身的健康這一結果,將其簡單視為消費而非投資。試想,到目前為止,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除了健康體檢以外,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健康消費則是在疾病產生后,為恢復健康而產生的費用支出。這種消費是一次性的,在恢復健康后就不再進行。這種消費會因為造成疾病的原因不同而支出不同,其差別很大。其中的某些疾病(一般是慢性疾病、惡性疾病)的支出是巨大的,是預防這些疾病而進行的健康投資費用的100倍左右。
健康投資與健康消費都是必須的。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的健康投資,是一種持續性的行為,缺乏持續的健康投資,是沒有意義的。而健康消費是一種被迫性的行為,只要有經濟基礎,就會進行消費。因此,健康投資和健康消費是一個人維護健康的一生都必須做的事情,二者不可偏廢。
美國的健康管理現狀---健康管理效益的直接經濟學指標
如今,健康管理在美國的發展日益迅速。有7700萬的美國人在大約650個健康管理組織中享受醫療服務,超過9000萬的美國人成為健康管理服務計劃的享用者。這意味著每10個美國人就有7個享有健康管理服務
美國密執安大學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第·艾鼎敦博士曾經提出:美國經過20多年的研究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即健康管理對於任何企業及個人都有這樣一個秘密,即90%和10%。具體地說就是90%的個人和企業通過健康管理后,醫療費用降到原來的10%;10%的個人和企業沒有進行健康管理,醫療費用比原來上升90%。
由此可見,健康管理不僅是一個概念,也是一種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務程序,其目的在於使病人以及健康人更好地擁有健康、恢復健康、促進健康,並節約經費開支,有效降低醫療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