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琵琶曲的結果 展開
- 詞語
- 蔡幸娟演唱歌曲
琵琶曲
詞語
琵琶
琵琶在隋唐(581——618)之前,是對抱彈撥器的統稱,向前彈出稱琵,向後挑進稱琶。今天的曲項琵琶起源於波斯,約公元六世紀中葉時傳人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並由唐代的木撥彈奏,逐漸改良為手指彈奏,具有豐富的表現色彩和高難度的演奏技巧。
多年來,中國形成不少琵琶流派,著名的有浙江、直隸、無錫、浦東、平湖和崇明等派,同一樂曲各派在樂譜、指法和演奏風格等方面都各有特點。無錫派的代表人物華秋蘋,又名文彬,(1784-1859),號借雲館主人,無錫盪口鎮人。擅琴兼唱崑曲,好詩詞、篆刻、繪畫,通醫學,曾以行醫為業,是一位極具智慧和遠見的藝術家。他認為,曲譜一向為各派內師徒間直接授受,樂曲始終沒有能夠用以廣泛傳播的、集大成的曲譜,而在傳抄過程中,常有“魯魚亥豕之訛”,致使琵琶的演奏藝術受到限制,這對琵琶藝術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清朝乾嘉時期,儘管流派眾多,但中國琵琶大體分為南北兩系,南以浙江陳牧夫為代表,北則以直隸王君錫為翹首。華秋蘋往南趨北,向當時的兩位大家陳牧夫和王錫君學習兩派的秘譜,學成回到無錫后,他與同人華映山、華子同、朱右泉、薛愚泉等一起合作,在虛心聽取裘晉聲、陳梅樽、蔡開基等無錫派前輩意見的基礎上,採集考訂輯成了《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譜真傳》(簡稱“華氏譜”)三卷,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初刻刊印,是我國第一部印行的琵琶曲譜。
夜宴圖
“華氏譜”對後世具有很大的影響,著名琵琶曲《十面埋伏》(又稱《淮平楚》,在“華氏譜”中名為《十面》)的完整樂譜最早就見於此;無錫著名琵琶藝術家楊廷果唯一存世的作品《普庵咒》也見於此;其他各派或多或少地採用了“華氏譜”中的部分樂曲,並且陸續整理成為現在流行的演奏曲;無錫派也因此而名聲鵲起。
《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譜》前後出版三次,為研究琵琶古譜,提供了寶貴資料,對後世學者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無錫派的嫡派傳人不多,而如今能解讀、應用工尺譜的人就更成了鳳毛麟角。但無論如何,無錫派在清代中葉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對琵琶藝術的發展作出的貢獻,確是歷史性的。
現代的琵琶樂曲欣賞:
音樂名稱 演奏(唱)或作曲
霸王卸甲 琵琶武曲 章紅艷
塞上曲 琵琶文曲 章紅艷
月兒高 琵琶音樂 章紅艷
十面埋伏 琵琶武曲 章紅艷
大浪淘沙 琵琶曲欣賞 章紅艷
陽春白雪 琵琶樂曲 章紅艷
春江花月夜 琵琶獨奏 章紅艷
飛花點翠 琵琶名曲 章紅艷
龍船 琵琶音樂 章紅艷
平沙落雁 琵琶曲欣賞 陳重
蜀道行 琵琶樂曲 楊大鈞
飛花點翠 琵琶演奏 衛仲樂
潯陽月夜 琵琶古曲 李廷松
漢宮秋月 琵琶音樂 程午嘉
昭君出塞 琵琶曲欣賞 郝德生
大浪淘沙 琵琶名曲 華彥鈞
歌舞引 琵琶樂曲 劉天華
陳隋 琵琶獨奏 孫裕德
扣連環 琵琶音樂 孫裕德
花木蘭 琵琶協奏曲 湯良興
草原英雄小姐妹 琵琶協奏曲 劉德海
火把節之夜 琵琶曲 潘娥青
陽光照耀在塔什庫爾干 琵琶樂 曲陳音
倒垂簾 琵琶演奏 徐紅
浣紗女 琵琶音樂 徐紅
梳妝 琵琶曲欣賞 楊惟
陳隋 琵琶古曲 吳蠻
將軍令 琵琶樂曲 吳蠻
歌舞引 琵琶獨奏 劉桂蓮
三六 琵琶音樂 林石城
行街四合 琵琶曲欣賞 林石城
普庵咒 琵琶古曲 李光祖
燈月交輝 琵琶樂曲 李光祖
十面埋伏 琵琶名曲 李光祖
出水蓮 琵琶演奏 林石城
思春 琵琶音樂 林石城
海青拿天鵝 琵琶樂曲 林石城
彝族舞曲 經典琵琶曲 何樹鳳
龍船 琵琶樂曲 何樹鳳
趕花會 琵琶獨奏 何樹鳳
陽春白雪 琵琶古曲 何樹鳳
寒鴉戲水 琵琶名曲 何樹鳳
小月兒高 琵琶音樂 何樹鳳
寒鴉戲水 琵琶樂曲 王范地
春江花月夜 經典琵琶曲 王范地
雙聲恨 琵琶演奏 王范地
高山流水 琵琶名曲 王范地
飛花點翠 琵琶音樂 王范地
霸王卸甲 琵琶武曲 劉德海
平沙落雁 琵琶樂曲 劉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