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明竹編

四川崇州市道明鎮特產

道明竹編,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道明竹編傳統手工藝品。崇州市道明鎮地處川西平原,竹資源豐富,該鎮竹編歷史悠久,編製材料、工藝獨特,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竹編)之鄉”。所產竹編造型別緻,精巧細膩,經久耐用。

2011年11月3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道明竹編”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道明竹編產品圖集
道明竹編產品圖集
道明竹編所使用材料竹節長、慈軟柔和、工藝獨特,穿插各種技法,具有鮮明風格,分為平面竹編和立體竹編,圖案清晰,色彩豐富,工藝精美,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觀賞性。
道明竹編是竹編藝人精心選擇生長二至三年左右的慈竹,去頭棄尾,選用中間幾節色澤一致、無斑點、節長質細的部分,下料成竹筒,然後刮青去節,破成粗細均勻、厚薄一致的竹片和竹絲。
圖2 道明竹編
圖2 道明竹編
工藝特質。編製產品時大體按起底、編織、鎖口三道工序循序漸進。在編織過程中,以經緯編織為主。在經緯編織的基礎上,還穿插各種技法,如疏編、插、穿、削、鎖、釘、扎、套等,使編出的圖案變化多樣。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製品,就將竹片或竹絲用天 然植物草木染色后互相插扭,形成各種色彩對比強烈、鮮艷明快的花紋。
風格特質。道明竹編特殊的工藝,使產品形成了一個共同風格:平面竹編和立體竹編經緯比例恰當、圖案清晰、色彩豐富、工藝精美。瓷胎竹編選料精、竹篾細、緊貼胎、藏頭密。
實用特質。平面竹編的扇子、曬簟、涼席、枕席和瓷胎竹編的茶具、器皿等被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立體竹編的筐、篼、籮、籃等則是經久耐用的生產用品。
觀賞特質。以字畫為主的平面竹編深受文人雅士欣賞。供裝飾、包裝用或具有藝術造型供擺設用的立體竹編,還有旅遊小商品等等則具有生活和工藝品的雙重價值。

產地環境


圖3 道明竹編在當地十分暢銷
圖3 道明竹編在當地十分暢銷
道明鎮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川西平原(俗稱川西壩子),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鑄就了其與竹相輔相成的命運。
在地理環境方面,道明鎮與邛崍山脈龍門山脈相鄰,隸屬於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境內丘陵和壩區面積約各佔50%,丘陵區海拔600~750米,常年氣候溫和。一年中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長,雨量充沛,日照偏少,無霜期較長。年平均氣溫15.9℃,年平均降雨量1012.4毫米。同時土地類型主要是砂壤土和壤質土,土壤酸鹼度在5.4至7.5之間,土壤有機質含量≥2.7%。境內有多樣性的生態結構和優質地水源。這些自然氣候特徵集合在一起的時,成就了道明的獨特地理環境,造就了一種極度適於各類竹生長的自然環境。形成了道明竹編的生存狀態。

歷史淵源


圖5 道明竹編生產現場
圖5 道明竹編生產現場
據《華陽國志》記載,遠在2000千多年前的秦朝,道明鎮的群眾就已經開始種竹和使用竹了,都以生活息息相關,例如:扭繩、作架、編壁、造屋,編織背簍、撮箕、挑篼等農用器具。到了清朝年間,道明竹編逐漸由粗篾器發展到西篾器編織,品類也逐漸豐富了起來,工藝水平也隨之提高,簍、箕、篼、篩等一系列的生活器物不僅僅暢銷川西,而且還獲得了“省勸業會一等獎”。據《崇慶縣誌》里所說,清代得道明竹編“所作竹器最繁,夙稱優美”。民國時,道明竹編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已經開始在省內外市場馳名。《崇慶縣誌》里便有關於“暢銷境外,以獲盈利”的記載。

生產情況


1996年,道明鎮成立竹編協會後,形成了“協會+企業+農戶”的格局,有近千年歷史的道明竹編成為支柱;全鎮6000多農戶中,4000多農戶從事竹編生產,形成了8個專業村;帶動周邊公議、白頭、濟協等鄉鎮的2000多農戶。
截止到2012年,道明鎮從事竹編行業人數佔道明鎮總人口的25%,帶動了周邊鄉鎮2000多戶農家從事竹編行業。2011年,竹編行業年產值達到3000多萬。2012年4月道明政府與華西大學達成了合作協議,發展道明竹編,2013年3月,由中央美術學院城市建設學院建立的國內首個竹編研究實習基地落戶道明。

產品榮譽


圖4 道明鎮農民開展竹編工作
圖4 道明鎮農民開展竹編工作
1985年,成都市文化局授予道明鎮“特色文化之鄉(竹編之鄉)”稱號;
1995年,道明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竹編)之鄉”;
1996年11月,國家文化部正式命名道明鎮為中國民間藝術“竹編工藝之鄉”;
1999年,在成都市旅遊紀念品徵集評選活動中,道明紫砂壺竹編茶具獲一等獎;
2004年,道明鎮被文化部社會文化圖書館司收入其主編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概覽》一書;
2006年,道明竹編被列入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07年,“道明竹編”被列入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道明日用竹編技藝”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年11月3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道明竹編”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14年,“道明竹編”當選第四批國度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地理標誌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專家對道明竹編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進行審查。經審查合格,批准道明竹編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自2011年11月30日起實施保護。

地域保護範圍

道明竹編產地範圍為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鎮、公議鄉王場鎮、濟協鄉、白頭鎮5個鄉鎮所轄行政區域。

專用標誌使用

道明竹編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崇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道明竹編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料種源。
慈竹。
二、立地條件。
圖冊2 道明竹編工藝流程圖集
圖冊2 道明竹編工藝流程圖集
保護區範圍內海拔1000米以下,土地類型砂壤土和壤質土,土 壤pH值5.4至7.5,土壤有機質含量≥2.7%。
三、原料要求。
⒈竹材:選用保護區範圍內2至3年生優質慈竹,去頭棄尾,選用竹節長40厘米至70厘米的中間節。材料顏色、粗細均勻,竹表面平整、光滑,沒有發霉、病蟲害、花斑現象。
⒉篾片:
⒊瓷胎竹編對瓷胎的要求:應平穩端正、方圓規矩、構造嚴實;色彩均勻一致,光澤度高;內外表面光滑、質地均勻細膩。
四、關鍵技術要求。
圖冊1 竹編加工工藝流程--製作工具
圖冊1 竹編加工工藝流程--製作工具
⒈去青、破竹:采后48小時內必須去青、破竹。去青深度不超過0.1毫米。
⒉晾曬:均勻擺放,避雨,陽光下晾曬至黃。使其含水率與當地空氣含水率保持平衡,維持產品原有形狀。
⒊啟篾:將破開后的竹條斷面沿竹材的徑向剖啟。
⒋勻絲:將啟篾剖制的篾絲均勻地拉過勻刀,使篾絲的寬度和厚度保持均勻一致,並能去掉附在篾絲上的竹纖維絲,保持篾絲的光滑。
⒌煮染:篾片放入加有適量黃柏皮的水溶液(1:200)中煮沸2小時,達到脫脂、除糖、防霉、防蛀、防裂的目的。根據色澤需要將染料加入沸水中,篾片染透達到所需色澤為止,然後用清水洗凈晾乾備用。
所用染料為純天然的中草藥植物:紅花(染紅色)、五蓓子(染黑色)、黃柏(染黃色)。
五、質量特色。
⒈感官特色:色澤柔和,編織緊密、均勻;平面光滑、手感無毛刺;圖案完整、清楚;無脫落、無斷絲、無缺絲、無鋸齒、無破裂;首尾銜接緊密、修邊光平。
⑴平面竹編、立體竹編:經緯比例恰當、圖案清晰、層次分明,色彩豐富。
⑵瓷胎竹編:竹篾細、緊貼胎、密藏頭。
⒉理化指標:含水率5%至15%。
⒊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傳承人物


丁志雲
丁志雲是道明竹編手藝拔尖的匠人之一。上世紀90年代中期,道明竹編逐漸蕭條,導致不少老手藝人轉謀它路。但丁志雲沒有放棄,反而多方學習,探索竹編技藝,走創意發展道明竹編的道路,最終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戶。他也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圖7 道明竹編傳承人:丁志雲
圖7 道明竹編傳承人:丁志雲
趙思進
國家經貿部授予二級專家竹編名師,1995年主動借出資金並把較多的利潤讓給農戶,使得農戶很快走上了竹編致富的道路。
1985~1988年,趙思進曾與其他幾位老藝人一起到哥倫比亞、牙買加等國外援傳播。 
圖8 道明竹編傳承人:趙思進
圖8 道明竹編傳承人:趙思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