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明鎮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轄鎮

道明鎮位於四川省崇州市境內西北部,處於無根山丘陵區與壩區交接地帶,東與濟協鄉接壤,南與白頭鎮、東關鄉為鄰,西與大邑縣青霞鄉和崇州市懷遠鎮毗鄰。全鎮面積72.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753人(2020年)。

2019年1月9日,道明鎮憑藉竹編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成都市調整龍泉驛區等1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24號):撤銷濟協鄉、錦江鄉,將原濟協鄉和原錦江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道明鎮管轄,道明鎮人民政府駐白塔湖大道130號。

2020年7月,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1940年置道明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1年建鎮。1996年,面積35.3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2000年,全鎮面積36.1平方千米,總人口21935人,轄東嶽、龍黃、順交、雙楊、檬泉、昇平、永樂、天水、四河、斜陽、紅旗、向陽、三龍、興隆、白塔等15個村及白塔路居委會。鎮政府駐鎮竹鄉路,距市區5千米。2020年,常住人口38753人。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位於四川省崇州市境內西北部,處於無根山丘陵區與壩區交接地帶,東與濟協鄉接壤,南與白頭鎮、王場鎮為鄰,西與大邑縣青霞鄉和崇州市懷遠鎮毗鄰。轄2個社區、10個行政村。西(江橋)元(通)公路過境,旅遊專用公路直達白塔湖山門。白塔山上有“隋益州晉原縣舍利寶塔”,高約30米,7級,白色,爪角有銅鈴。“白塔斜陽”為崇州八景之一。白塔山麓是成都市級風景旅遊區,白塔湖佔地200公頃,其中水面66.7公頃,有木魚島、楊侯島、水晶宮等景點。

地形地貌

境內丘陵和壩區面積約各佔50%。丘陵區海拔600—750米,常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農作物主產:水稻、小麥、玉米、豆類、薯類和油菜等。2008年來,注重生態農業建設,在丘陵山區實施“坡改梯”工程,新栽經濟林木17萬株,面積2000畝;成活榿木、樺木、香樟、火炬樹等樹種13萬株,800畝;新建“U”型漕溝17萬米;種植蠶桑近2000畝。境內盛產慈竹,為竹編製品的上好原料,.
道明鎮系四川省首批100家小集鎮建設試點鎮,1994年底完成城區建設總體規劃,不斷完善集鎮基礎配套設施。2008年來更斥巨資完成了鎮區主幹道水泥路面和銀樺路街道工程,擴容1000門程式控制電話,實現了村村電話暢通。

行政區劃


代碼名稱
~001 121白塔路社區
~002 122東嶽社區
~202 220龍黃村
~203 122順交村
~204 220雙楊村
~206 220昇平村
~207 122永樂村
~208 220天水村
~209 122四河村
~210 122斜陽村
~211 220紅旗村
~213 122三龍村

政治


黨政建設

9月1日上午,四川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省抗震救災指揮部駐德陽工作組組長甘道明在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張法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蔣子林的陪同下,前往道明鎮調研農村受災群眾永久性住房建設情況。
道明鎮
道明鎮
甘道明一行首先來到道明鎮調元鎮團堆村,該村是道明鎮第一批在建的永久性農房建設項目。在施工現場,甘道明察看了工程施工、進展情況,聽取了道明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就全縣農村永久性住房規劃、建設等所作的彙報。在略坪鎮高玉村,甘道明與村民親切交談,向現場農民了解了修建意願和設想。在白馬關鎮白馬村,甘道明實地察看了該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項目,對當地依託旅遊資源,利用災后重建契機推進農房改造,提高農民發展致富能力的思路、做法給予肯定。
甘道明強調,要採取農民自願、適當集中的原則做好農村永久性住房的規劃、建設。農房適當集中,農民既沒有離開耕地,同時也便於規劃,水、電、路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成本也相應降低。要因地制宜抓好農房重建規劃建設,切實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甘道明要求,要按照新的抗震標準抓好重建設計規劃,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全力加快農村永久性住房建設,使受災群眾早日住進新居,過上幸福生活。
在“5·12”特大地震中,僅24萬人的道明鎮就有近20萬人遭災,其中有兩萬戶近7萬農民的房屋必須重建。為了儘早讓這些受災群眾搬進新居,道明鎮根據丘陵地區的地形地貌特點和當地的建築風格,因地制宜地結合新農村建設遠景規劃,將全縣所有受災群眾的住房進行了統一規劃和要求。農房重建方案是在廣泛徵求廣大群眾和相關專家意見作出的。房屋的外觀在現代元素的基礎上,又融入了川西民居的風格,而區域也是按照小區的模式進行規劃和建設的,有田園景觀,有公共活動空間。房屋建成后,無論是抗震要求,還是群眾的生活環境,都能在震前基礎上得到極大的改善。2008年,道明鎮的農房重建工程正在各受災鎮、村如火如荼地開展,2008年底之前,大部分受災群眾都有望住進新的永久性住房。

政府職能

1、落實政策。宣傳、落實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國家的法律、法規,嚴格依法行政;推進政務公開;加強對村民委員會的指導。
2、促進發展。制定科學發展規劃,加強市場監管,搞活市場流通;推廣農業技術,引導發展現代農業;加強勞動力技能培訓,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
3、維護穩定。加強和鞏固農村基層政權、民主法制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民事糾紛調解,化解社會矛盾;開展農村扶貧和社會救助;解決突出問題,切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
4、加強管理。加強科技、文化、衛生、安全生產、勞動保障、鄉鎮規劃、計劃生育等社會管理。加強環保,努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人口素質。

經濟


特色產業

道明竹編、農家樂
道明鎮是四川省崇州市的一個田園文化城鎮,位於成都近郊西部平原與山丘過渡地帶,居成都經濟發展三圈層內。因鎮政府駐地道明場而得名。道明場,原名東嶽場,以場上有東嶽廟聞名。清末易名為道民場,取“以道為民”之意。民國年間寫作“道明”,源於《周易》:“天道下濟而光明。”境內白塔山上有著名的白塔禪院,加上明代的張三丰曾在白塔山的主脈無根山一帶傳道,道明一帶遂成為佛道共榮之地,有著濃厚的宗教文化色彩。
道明竹編源遠流長,早在800多年前愛國詩人陸遊任蜀州(今崇州)通判時,曾親臨道明的白塔禪院造訪,寫下了《白塔院》一詩:
冷翠千竿玉,浮嵐萬幅屏。
憑欄避微雨,挈笠遇歸僧。
殘日明角樓,屯雲擁塔層。
溪山屬閑客,隨意依古藤。
陸遊的詩俏麗多姿,詩中有畫。既歌頌了蜀州八景之一的“白塔斜陽”:“殘日明角樓,屯雲擁塔層。”又反映了道明自古為產竹之鄉。“冷翠千竿玉,浮嵐萬幅屏”,那成千上萬竿如碧玉般的翠竹,在一陣陣山風的吹拂下簡直像一幅幅畫屏在浮動。道明又是以竹為用的竹編之鄉,陸遊手中拿的那個斗笠,就是道明的一種竹編製品。
道明鎮竹雕
道明鎮竹雕
千百年來,這裡的人們依竹而居,以竹為器,處處呈現出“山上清泉山下流,家家戶戶編花篼”的景象。通過長期的歷史積澱,道明鎮已孕育出自己獨特的竹編文化而成為川西平原的“竹編之鄉”。

旅遊事業

道明鎮白塔湖
道明鎮白塔湖
道明鎮歷來重視發展以旅遊度假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和高科技農業開發項目。境內有始建於隋代的白塔、白塔寺院和省級風景旅遊區──白塔湖相映成輝,先後有鴕鳥園、港灣賓館、成都華神有限集團公司、成都紫泥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十多個項目在此落戶,總投資5000多萬元。
道明鎮最著名的旅遊景點白塔湖,是80年代初期利用羅溝向陽水庫新開發的一個旅遊風景區。因景區內有三面環山之湖,湖旁山巔有一座白塔雄姿挺拔,如柱擎天,倒映湖中,把這裡的湖光山色妝點得充滿詩情畫意,故名“白塔湖”。
這裡原是佛門勝境。湖東面的白塔湖山上有始建於隋的舍利寶塔(白塔)和白塔禪院。舊時的白塔禪院有廟舍78間,規模宏大,古樹參天,香火鼎盛。現在,朝山拜佛者依然如潮,每逢廟會,達數萬之眾。以白塔禪院為中心,周圍的山川島嶼都染上了濃厚的佛門色彩。
白塔山原名和尚山,它是這一帶群山之中提綱挈領之山,其他山頭、山崗、山坡、山溝之名均由此派生。它西面的小山,形似置於和尚面前的木魚,故名木魚山,蓄水成湖后,四面環水,便改稱木魚島。木魚山的西南面有醮贊坡,是白塔禪院佛門弟子做法事的道場。白塔湖附近有“三印崗”,白塔湖畔有“三印亭”,白塔湖址原稱“羅漢溝”,所有這些名稱都與佛教文化緊密相聯,與白塔禪院相依相承。
環湖山崗及湖心島嶼上新建了休閑新景和紀念設施,有充滿詩情畫意的港灣,有保留佛門色彩的木魚島,有紀念保國名將楊遇春的楊侯島,有供垂釣愛好者玩樂的釣魚島。情調別具,風韻各異,堪稱忘世絕塵之境。

獲得榮譽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社會活動


“5.12”汶川大地震,使紅牌樓街道對口扶貧單位崇州市道明鎮四河村遭受了極大損失。全村335戶就有328戶農房受損,其中農房損毀情況嚴重的有33戶,完全不能居住的有10戶。另外,10個蓄水池(150m3)、灌溉溝渠等水利基礎設施也遭到一定程度破壞。紅牌樓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在主動了解了災情后,立即行動起來,於5月20日上午送去了救助物資1噸約3萬元(包括午餐肉、藥品、大米、礦泉水、方便食品等)和定向捐款10萬元,為受災村民的生活和重建家園提供了物資和資金保障。
道明鎮
道明鎮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強烈地震,人民群眾的財產、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秩序受到嚴重影響。地震發生后,骨科醫院在第一時間內,高巍院長等院班子就帶領全院職工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收治災區患者近700名;隨後積極響應上級主管部門的號召,根據災后重建對口支援崇州的指示和要求,於9月17日,高巍院長親自帶隊對崇州市道明鎮公立衛生院進行了情況摸底,針對兩院的實際情況,雙方就援助切入點進行了積極溝通,特制定對口幫扶方案。
雙方在“你提升,我拓展”的雙贏思想下,於9月12日進行了有效溝通,達成了共識:以技術支援為主,以骨科為業務突破口,其他形式支援為輔;幫扶分階段分期進行,前期重點是人才的培養,為道明鎮衛生院培養一批人才,做好人才儲備。雙方還就具體幫扶細節進行了認真地探討,雙方都堅信對口支援幫扶一定能夠取得圓滿成功。
2008年7月16日,成都隴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為支持崇州市災后重建工作,儘快恢復地震災區幼兒園的正常教學工作,促進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全資捐建崇州市道明鎮幼兒園簽約及啟動儀式,在道明鎮九年制學校舉行。
崇州市人民政府陳剛副市長,成都隴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胡波董事長,分別在協議書上簽字。參加儀式的領導同志,還有隴海創業董事長助理張曦先生,規劃設計技術總監張楠先生和綜合部主任徐海英女士,崇州市教育局王偉局長,道明鎮黨委吳敏書記和李鴻奎鎮長。
隴海創業捐建的幼兒園按6個班規模,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等級為8度的標準設計建設,建築面積1397平方米,概算投資約2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