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楊遇春的結果 展開
楊遇春
清朝名將
楊遇春(1761—1837),字時齋。四川崇州人。清朝名將。
乾隆年間的武舉人。先後跟隨福康安、額勒登保等鎮壓貴州苗民、川楚白蓮教軍,屢立戰功,自把總升至提督。後為參贊大臣,跟隨那彥成鎮壓林清、李文成起義。道光時期為陝甘總督,赴新疆平定張格爾叛亂。
道光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1837年4月3日)病逝於成都南門外“望禾亭”別墅,終年七十八歲。宣宗聞訃訊,追贈為太子太傅、兵部尚書,入祀賢良祠、鄉賢祠,謚號“忠武”,故後世又稱為“楊忠武侯”。
楊遇春畫像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朝廷派福康安為統兵大臣,進行反擊。因隨福康安出征有功,升任四川城守右營守備。
嘉慶二年(1797年)參與鎮壓川楚白蓮教起事,受到經略大臣額勒登保的倚重。
嘉慶六年(1801年)晉陞為騎都尉世職。
楊遇春紀念
嘉慶十一年(1806年)六月陝西寧陝鎮駐兵因減發銀兩而嘩變,變兵攻城劫獄,殺死官員,發展到一萬餘人,朝廷派楊遇春與德楞泰等人率軍平定。
嘉慶十三年(1808年)入朝覲見,兼任乾清門侍衛,仍授固原提督。
嘉慶十九年(1814年)率軍鎮壓陝西南山廂工起義,晉封一等男爵。
《楊忠武侯宣勤績慶圖》
道光七年(1827年)二月率主力由正面,楊芳由右翼、武隆阿由左翼三路進攻,殲敵萬餘,叛軍潰逃。因功加太子太保。張格爾逃走後,宣宗命先行入關。
道光八年(1828年)正月楊芳於鐵蓋山擒獲張格爾。捷報傳至北京后,適逢入朝覲見,宣宗論功行賞,正式授為陝甘總督,並命人繪其畫像存於紫光閣。
道光十年(1830年)再次作為欽差大臣,帶領本標將士駐紮肅調度,最終平定喀什噶爾等處的叛亂,再次維護清朝的統一。
道光十五年(1835年)以年老辭官返鄉。辭歸前,宣宗命其緩程來京覲見,進封一等昭勇侯,在籍支食全俸。並贈以御制紫光閣畫像一軸。
道光十九年(1839年)三月十六日葬於崇慶州西山上,后移葬崇慶州娘娘崗祖塋。
歷仕乾隆、嘉慶、道光三朝,每遇軍務,無不從伍馳驅。他一生經歷大小戰鬥數百次,皆陷陣,冒矢石,或冠翎皆碎,或袍袴皆穿,未嘗受毫髮之傷,世稱“福將”;其部每戰必張黑旗,時稱楊家軍。
著有《武備制勝編》十三卷。
輩分 | 關係 | 姓名 | 簡介 |
家世 | 五世祖 | 楊明 | 明末時避居寧番衛。 |
高祖父 | 楊星祚(一作里祚) | 后追贈光祿大夫。 | |
曾祖父 | 楊宗顯 | 后追贈光祿大夫。 | |
祖父 | 楊梅 | 后追贈光祿大夫。 | |
父親 | 楊廷棟 | 后追贈光祿大夫。 | |
同輩 | 弟弟 | 楊逢春 | 官至曹州鎮、兗州鎮總兵。 |
—— | 配偶 | 田氏 | 封一品夫人、一品太夫人。 |
子輩 | 長子 | 楊國佐 | 官至四川茂州營都司,加副將銜。 |
次子 | 楊國棟 | 襲封一等昭勇侯,官至閩浙總督。 | |
孫輩 | 孫子 | 楊煦 | 為州中附生。 |
楊熙 | 以恩蔭任刑部主事。 | ||
楊傑 | 以恩蔭任游擊。 | ||
楊妍 | 生平不詳。 | ||
楊烜 | 生平不詳。 |
一天,幾位旗人翰林約楊遇春同游北京西山十方普善寺。此寺俗稱卧佛寺,因殿內供有元至治元年(1321年)所鑄銅佛一尊而名。卧佛鑄造渾樸精緻,右手支頤,左臂直伸,表現釋迦牟尼於婆羅樹下涅盤之前向弟子囑咐後事的情景。卧佛模樣似睡非睡,遊人也稱其為睡佛。翰林門想捉弄楊遇春,提議以卧佛為題作詩遣興,而且眾口一詞地說:“楊侯爺勞苦功高,理當率先。”因辭不過,便道:“那我就來個拋磚引玉吧!”於是指著睡佛的鼻子說:“你倒睡得好!”翰林們忍俊不住,並不理會,繼續念道:“一睡萬事了。我若陪你睡,江山誰人保?”翰林們看到這個意想不到的結尾愣住了,片刻才知道是楊借題發揮,甚覺尷尬。
北京卧佛寺
詩為心聲,但翰林們聽了覺得其中帶刺,只因事由己出,無可奈何。過了一會,只見一群烏鴉正欲歸巢,於是指著參天大樹上的烏鴉窩,要楊遇春再賦詩一首。“烏鴉鬧巢,何詩之有?”緩緩說道。翰林們以為其難以吟詠,一再催促。無奈,隨口吟出:“一窩兩窩三四窩,五窩六窩七八窩。”翰林們聽了,相繼捧腹,說:“這也算詩么?”誰知接下來續了兩句:“食盡皇王千鍾粟,鳳凰何少爾何多?”辛辣的諷刺使翰林們無地自容。
臨終時自知死期,適逢四川總督蘇廷玉前往拜訪。他出房相見,親手把遺表交給蘇廷玉,托蘇廷玉代他上奏。當時還安然無恙,故而蘇廷玉一再推辭,最後不得已才把奏摺帶回家中。當天夜間,就逝世了。葛虛存在《清代名人軼事》中感嘆:“豈非生有自來者耶?”
《誥授光祿大夫晉贈太子太傅兵部尚書予告陝甘總督一等昭勇侯忠武楊公神道碑》
《光祿大夫太子太傅陝甘總督一等昭勇候楊忠武公墓誌銘》
《清代名人軼事·將略·楊鬍子歌》
《楊忠武公記事錄》
《楊忠武公年譜》
《清史稿·卷三百四十七·列傳一百三十四》
宮保府
1999年5月經四川省政府批准,宮保府由崇陽鎮南街遷移至大東街原祁公館位置上。整個宮保府修復后仍舊保持原貌,建築為兩進院落,整體風格為中西合璧式。“三位一體”布館按初擬定的“三位一體”布館方案,博物館內分別建《華陽國志》紀念館、楊遇春宮保府陳列室、崇州出土文物精品展館。其中的楊遇春宮保府陳列室,將參照原貌布置楊遇春起居室和書房。
2014年12月30日宮保府修建並升級為崇州市博物館。
額勒登保等:諸將中惟遇春謀勇兼優,可當一面。
愛新覺羅·旻寧:①自乾隆年間,以武舉效力戎行。每遇軍務,無不在事馳驅。身經百戰,歷事三朝,懋著勛績……於邊疆事務,控制得宜。老成威望,中外皆知。恪共忠藎,實為國家股肱心膂之臣。②朕望爾父親多活幾年,如國家有事,他雖不能親戰陳,我問問他,也得主意。他(闕)勿時並無大病,這就算無疾而終。爾父親忠勇,朕深信不疑,爾總要體貼爾父親實心報國,他在地下,也喜歡的。
李惺:公生而沈毅,言笑不苟。髯長尺余,臨陣時則結為一辮,英氣百倍。人多以髯呼公。軍次數十年,戰功不可勝記。有欲分功者,輒推與之。有忌之者,久之其人自愧服。士有一技之長,必儲以備國家之用。今湖南提督果勇候楊芳、貴州提督餘步雲諸人皆拔之卒伍中者。宣力三朝朝廷,鑒其忠悃,下至田夫野老,外至窮荒絕徼,亦莫不知其姓字而樂道其生平行事。今公雖沒,而公之勛名德望固有。與國咸休,永世無窮者。
何日愈:自結髮從軍大小百戰,未嘗不在行間,公偉軀修髯,每戰輒結須揮刀,大呼陷陣,身先士卒,故所向有功,性嚴毅,治家有法。然交友馭下,則謙退溫和,不以爵驕人,不以功自伐。故朝野無間言,撫循士率,以恩甘苦,與共酬功任能,一秉至公。故人樂為之死。真近世名將也。
鄭觀應:國初海寇內犯,而姚啟聖、施琅、藍理、李之芳之將才出;三藩同叛,而岳樂、穆占、趙良棟、梁化鳳、王進寶之將才出;准噶內闖,而超勇親王策凌之將才出;四部犂庭,而兆惠、明瑞之將才出;金種搗穴,而阿薩、海蘭察之將才出;川楚征剿,而額勒登保、德楞泰、楊遇春、楊芳之將才出;發,捻等逆縱橫擾亂,而向、張、江、塔、羅、李諸帥之將才出。
趙爾巽:川、楚之役,竭宇內之兵力而後定之。材武驍猛,萃於行間,然戰無不勝,攻無不取者,厥惟二楊及羅思舉為之冠。遇春謀勇俱絕,劇寇半為所殲。思舉習於賊情、地勢、險阨,強梁非其莫克。至於忠誠忘私,身名俱泰,遇春際遇之隆,固為稀覯;而思舉以藪澤梟傑,終保令名,煥於旂常矣。
葛虛存:成都楊忠武公遇春,嘉、道時名將也,以武舉從征教匪起家,身經百戰,無不克捷,官至提督,改文階,為陝甘總督,晉封一等昭勇侯,予告,年逾八十而薨。
蔡東藩:然渾河一役,長齡又欲折回,幸賴楊遇春之定計渡河,驅逐回酋,以次規復西四城,是長齡辦不過一慶祥之流亞,微楊忠武,吾知其亦無功也。厥後捐西守東之議,尤屬悖謬,西四城為東四城之屏蔽,無西四城,尚可有東四城乎?宣宗嚴詞詰責,迫令殲敵,而掩捕之功,復出楊芳,滿員無材,事事仗漢將為之,而清廷猶以右滿左漢為得計,亦安怪亂世之相尋不已耶。本回宗旨,實為二楊合傳,以滿員相較,尤見二楊功績。
時間 | 名稱 | 演員 |
1988年 | 《滿清十三皇朝Ⅱ》 | 陳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