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街道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轄街道

在風景秀麗的楠溪江畔,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明珠----東城街道。它孕育於2011年春季永嘉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之時,成立於2011年5月底。它地處浙南閩北中心城市----溫州市的北翼,千年文化古縣----永嘉縣城上塘中心城區,東臨樂清市,西接北城街道,南靠烏牛街道,北至沙頭鎮。街道轄區面積約102平方公里,城區面積14.7平方公里,是全溫州市區域面積最大的街道。現下轄41個行政村,4個社區(3個農村社區:望江、陡門鄉、峙口社區,1個城市社區:城東社區),黨員1205名。東城街道辦事處2013年搬遷至上塘環城東路255號。

東城街道地理位置優越,是縣域交通樞紐。區域內有“一橫二縱”重要交通幹線:橫向有連接溫州市兩個重要經濟增長點----樂清虹橋和甌北三江的虹三線,縱向有貫穿東城全境、聯通浙江中部金台溫等主要城市的諸永高速、41省道,區域內康莊公路成網狀分佈,基本覆蓋到所有行政村。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東城街道常住人口為34498人。

地理環境


東城街道[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東城街道]
東城街道[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東城街道]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東城街道區域面積約102平方公里,城區面積14.7平方公里,現下轄41個行政村,1個社區,黨員約1200名。街道駐地為縣城鎮前街1號(老上塘鎮政府駐地)。

地理位置

東城街道
東城街道
永嘉縣東城街道是溫州市區域面積最大的街道,地理位置優越,縣域交通樞紐。
東城街道地處浙南閩北中心城市----溫州市的北翼,千年文化古縣----永嘉縣東南部。在2011年縣市的最新的發展規劃中,被列入溫州市“1650城鄉統籌規劃”中的“1個”大都市核心區之中,也是永嘉縣“13XY”城鄉發展規劃的“1個”核心城區之內。
街道東鄰溫州沿海經濟最強市----樂清市,南接永嘉縣城開發新區南城街道和甌江北岸發展潛力最廣闊的烏牛街道、三江街道,西靠永嘉城區北城街道,北達楠溪江旅遊中心重鎮-----沙頭鎮。

地理面積

東城區域總面積約102平方公里,從面積上講,是溫州市最大,浙江省第二大的街道。街道轄區橫跨楠溪江兩岸,東有鵝浦河,西有陡門溪水系,一同匯入楠溪江。北靠綠嶂山,南有綠嶂—敬仁沖積平原,整體地勢表現為自西南向東北海拔逐漸升高趨勢。地形可以分為以主城區及周邊村為中心的楠溪江東岸平原板塊,和楠溪江西岸峙口陡門為代表的高山板塊。東城街道位於永嘉縣南部,轄區橫跨楠溪江,東片為山區、谷地。有陡門溪向西在溪頭注入楠溪江,西片北靠綠嶂山,南有綠嶂沖積平原。223省道通過境內、諸永高速在峙口設有出口,交通便利。轄區東鄰樂清市、南臨烏牛街道、三江街道、南城街道、西臨北城街道、北接沙頭鎮。總面積為91.90平方公里(為粗算數),街道辦事處駐建鎮巷1號(原上塘鎮政府)。
東城街道明清時期分屬永寧鄉三十九都、四十都、清通鄉四十一都;民國後期分屬沙頭區水碓灣鄉(后改稱上塘鄉)、峙口鄉(后改稱塘里鄉)、陡門鄉(1949年與古廟鄉合稱南港鄉);解放建政時其轄區歸沙頭區上塘鄉、綠障鄉、峙口鄉、渭石鄉、陡門鄉、全安鄉(1953年改稱金竹鄉)管轄;1956年渭石鄉撤銷,山倉、河嶴和綠障鄉的敬仁划入峙口鄉;1958年推行公社化時,本轄區歸屬上塘鎮、上塘人民公社綠嶂管理區、峙口管理區,沙頭人民公社陡門管理區;1961年分屬上塘公社、沙頭公社、陡門公社;1984年歸屬上塘鎮、沙頭區峙口鄉、陡門鄉;1992年5月“撤區並鄉建鎮”后,歸屬上塘鎮、峙口鄉、陡門鄉管轄;2011年5月,在上塘鎮環城西路以東、縣前路以南的區域及原陡門鄉行政區域內設立東城街道辦事處,取位居永嘉縣城東部之意。街道辦事處駐建鎮巷1號。

人口民族


根據溫州市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分鄉鎮(街道)常住人口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東城街道常住人口為34498人。

行政區劃


街道下轄1個社區即城東社區,41個行政村即上塘前村、浦口、浦東、敬仁、立新、石階下、綠峰、河底、綠嶂、綠上、渭石、嶂嶴、峙口、焦坑、河嶼、長源、大龍山、溪頭、高山、仁里、山倉、河嶴、大嶴坦、全安、牛倫、潘垟、陡門、全山、東坑、林村、梅嶴、茅竹坑、珠山、大溪、西林垟、上庄山、翁山、山溪頭、紹山、金竹垟、平坑。

旅遊


境內工業主要為造紙業為主。轄區內嶼山公園、鵝浦公園、龍山公園,陡門山風景秀麗,是不錯的戶外旅遊之地。同時轄區內還有多處文化古迹與文保單位,嶼山有楊府廟新石器時代遺址,浦東村有孝佑宮(上塘殿),峙口村有赤岩殿與大榕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