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作物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作物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etics、Plan Proteomics、Plan 實驗室已建設成為作物生理生態、作物分子生物學和作物種質創新方向的國家級研究平台。
目錄
山東省作物生物學重點實驗室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在“小麥栽培生理與遺傳改良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和“植物遺傳工程”、“果樹生物學”、“植物分子生物學”3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於2003年1月經科技部批准組建的首批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山東省作物生物學重點實驗室,2007年正式批准為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山東省省屬院校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2006和2011年兩次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中均獲得良好實驗室。目前實驗室擁有作物學、園藝學、生物學3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及相應的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作物栽培與耕作學和果樹學兩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實驗室以小麥、玉米、果蔬等主要農作物為對象,以解決我國生物科技和作物生產發展中的關鍵問題為宗旨,以“優質、高產、高效、安全、生態”為目標,按照“突出創新、爭創一流”的整體思路和“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為黃淮海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實驗室在小麥玉米產量形成機理及高產栽培生理生態研究具有突出優勢,在作物發育與產量形成的分子基礎研究方面具有鮮明特色,建成了一流的作物生物學研究基地。實驗室經優化整合,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三個研究方向:作物生理生態、作物分子生物學和作物種質創新。根據各方向的具體研究內容,設置了小麥生理生態研究室、玉米生理生態研究室、作物光合與逆境生理研究室、設施作物生理生態研究室、作物發育分子生物學研究室、作物抗病基因工程研究室、作物基因表達調控研究室、作物種質創新研究室、作物高產優質育種研究室、作物種質評價研究室等十個研究單元。實驗室堅持人才引領的發展戰略,建立了開放流動與競爭激勵機制。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68人,其中研究人員61人,技術人員5人,管理人員2人。研究人員中教授46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導師38人,平均年齡46歲,90%的固定研究人員具有博士學位,其中院士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才6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10人,國家和省部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8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2個。38人具有國外工作、學習的經歷,占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的60%以上,與國外院校或研究所有著良好的合作研究關係。聘請了中國科學院李家洋院士為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五年來,本實驗室承擔國家“973”項目首席1項、國家“973”課題、國家“863”、國家糧食豐產工程、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計劃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農業部公益性行業科技專項、山東省自主創新重大專項、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等科研項目230餘項,項目總經費達到1.78億元。近年來,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為我國糧食和果蔬生產做出了巨大貢獻。1997年,《冬小麥矮稈、多抗、高產新種質“矮孟牛”的創造及利用》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2005年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選育小麥新品種(系)18個、玉米新品種(系)6個、轉基因水稻新品種(系)4個、花生新品種(系)10個、棉花新品種(系)6個,獲得專利16項,在PloS Genetics、Plant Cell、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Plant J.、Nucleic Acids Research、New Physiologist、RNA、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等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高水平論文500餘篇。實驗室注重對外開放和學術交流,與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外大學和研究院所有良好的合作研究關係。實驗室先後主辦或承辦了“全國植物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研討會”、“第十二次全國小麥栽培科學學術研討會”、“第二屆國際蘋果學術研討會”和“中國遺傳學會植物遺傳和基因組學專業委員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等重要學術會議。實驗室高度重視研究平台建設,擁有獨立的科研大樓,科研用房面積達到7035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達3200萬元。實驗室已建設成為作物生理生態、作物分子生物學和作物種質創新方向的國家級研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