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慈雲禪寺的結果 展開

慈雲禪寺

江蘇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寺廟

慈雲禪寺,位於江蘇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創建於宋咸淳(公元1265-1274年)年間。明正統中(1436-1449年)重建,舊名廣濟寺。明順年間(1457-1464年)賜今額,寺中有浮屠五級,相傳三國赤烏13年(250年)初建,明萬曆五年(1577年)寺與塔均重建。自明萬曆至汪康熙、乾隆、道光歷朝多次增建殿宇堂軒,成為吳江區內規模較大的佛教寺院,歷代高僧輩出,明有道澤、慈林,清有凈眼、超偉法師及斷手誓修天王殿的化主天衣僧。

慈雲禪寺,片雲自西來,與塔相回互。”歷朝歷代,有無數詩人讚美、吟詠過這座古寺,只要是遊歷過古寺的人,無不被它的優雅和古樸所傾倒,至今,慈雲禪寺仍然是震澤的一座標誌性的建築。

歷史文化


歷史
慈雲禪寺[江蘇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寺廟]
慈雲禪寺[江蘇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寺廟]
慈雲寺原名廣濟寺,明天順時(1457—1464)改為慈雲寺,塔因守得名;慈雲寺塔為該寺現存唯一的一座建築物。從現存塔的建築來看,除塔身下三層部分構件為宋代形制外,其他均明代建築形式。慈雲寺塔為樓閣式塔,平面六角形,磚身外木檐塔內由迴廊、塔壁、塔心組成。塔高5層,塔壁外有平座、腰檐,每層二面辟壺,上下門相錯而開。塔內第五層中心立楠本剎頂柱直至塔剎,塔剎鐵制,由覆缽、仰蓮、相輪、寶蓋、寶珠、圓光和銅質寶瓶組成。仰蓮上鑄有“吳江縣七都十一日信人級坤,同妻楊氏,長男纓應福女觀秀,喜舍。……萬曆五年十月吉旦立”等字,由此可見,此塔塔剎亦為明代遺物
清咸豐十年(1860年)寺毀於兵燹,唯塔獨存。民國十三年(1924年)信女徐畢氏捐銀八千,重建大殿三楹。十七年又修慈雲塔,為震澤八景之一“慈雲夕照”。塔左有紀念大禹治水的拱形石橋,與塔互成呼應,構成水鄉古鎮特有的自然景觀。慈雲寺塔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慈雲禪寺於60年代末,佛地蠶蝕經受歷史風雲,毀寺擴廠,面目全非。

現代發展


經吳江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恢復慈雲禪寺,旨在恢復佛教寺院,弘揚宗教文化,完美名勝古迹。仰望各界人士,同心協力熱情贊助。

景觀


殿宇照片
殿宇照片
慈雲禪寺[江蘇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寺廟]
慈雲禪寺[江蘇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寺廟]
慈雲寺塔位於禪寺山門內庭院中,開門見塔,仰視塔頂,高聳入雲,令人肅然起敬。慈雲寺塔,是一座磚身木檐的樓閣式塔,六面五級,總高38.44米,塔底層有 迴廊,每邊長7米。慈雲寺塔外觀翼角輕舉,玲瓏挺秀,塔內置有樓梯,可登臨。為吳江八景之一“慈雲夕照”,關於慈雲寺塔為何又叫“望夫塔”的美麗傳說,平添無限情趣。在塔的東南隅有一座為紀念大禹治水而於清乾隆時建造的單孔拱形石橋——禹跡橋,與寶塔互成呼應,構成了“拱橋塔影”這一水鄉特有的自然景觀。

由來


“慈雲”是一個女子的名字,關於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兩個凄婉的傳說,一說是三國時,孫權將孫夫人尚香誆騙回東吳之後,孫夫人因思念夫君卻終不得見,無奈之下,國太下令建此塔,讓她登塔西望,寄託綿綿思夫之情,因此,那時的此塔名為“望夫塔”。到了北宋時,宋徽宗的女兒慈雲公主避難震澤,重修此塔,遙望北方,期盼父皇早日南歸,此塔遂更名為慈雲塔。
一座歷經前年的古塔,因為兩個女人的兩段凄婉的牽掛而得名。但無論是哪一種,都會讓人覺得扼腕和嘆息。可以說,震澤是以慈雲禪寺,和座落在慈雲禪寺中的這座名為“慈雲”的寶塔而聞名的。慈雲禪寺經歷了700多年的世事滄桑,兵荒馬亂,寺廟多次被毀,但屢毀屢建,善男信女的禮佛之心,是兵火所不能更改和毀滅的。
微風吹過,慈雲塔檐下鐵馬錚錚,對面大雄寶殿里梵音陣陣,頓覺心曠神怡,煩惱盡消。登塔遠眺,震澤美景盡收眼底。無論是初到此地的遊人,還是重返故地的遊子,到震澤,都必定要游慈雲禪寺。一踏進古寺,凡塵俗事頓時成了過往雲煙。心情,會覺得寧靜和安然;腳步,會變得輕鬆和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