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思政
綜合教育理念
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
2004 年以來,中央先後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上海也由此開啟了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課程改革的探索之路。上海課程改革經歷了三個階段,改革重心由中小學德育課程建設轉變為注重大中小德育課程一體化建設,在此進程中,構建全員、全課程育人格局的理念也越來越清晰。
第一階段:2005 年起,啟動實施“兩綱教育”,推進以“學科德育”為核心理念的課程改革。為貫徹落實中央文件精神,上海於 2005 年先後出台了《上海市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和《上海市中小學生生命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兩綱教育”),整體構建大中小學德育體系。“兩綱教育”十年來有一個核心理念,即“學科德育”理念,就是把德育的核心內容有機分解到每一門課程,充分體現每一門課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師的育人責任。根據各門學科的知識特點及其所蘊涵的德育資源,上海編製了學科德育“實施意見”,逐步修訂中小學各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促進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統一,為小學初中高中各個學段的所有課程實施學科德育提供了理論支撐和操作建議。在總結過去 10 余年上海德育課程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最重要的經驗是要提升德育實效性,必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核心內容整體、科學、有序地融合進各學段、各學科。
第二階段:2010 年起,承擔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整體規劃大中小學德育課程”,聚焦大中小學德育課程一體化建設。2010 年,上海承擔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整體規劃大中小學德育課程”。以此為契機,在“兩綱教育”基礎上,探索形成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教育指向,以政治認同、國家意識、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為重點的頂層內容體系構架,並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特點,開展德育課程一體化設計。一體化主要包括三層含義:一是著眼縱向銜接。緊密結合中小學課程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依託各學段德育工作基礎,堅持把有效銜接、分層實施、循序漸進、整體推進作為根本要求,重點在學段的縱向銜接上下功夫。二是“橫向貫通”。就是要把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和第三課堂(網路空間)之間打通。要充分發揮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作用,不斷加強第二課堂的文化育人、實踐育人作用,著力提升第三課堂的網路教育內涵。三個課堂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第三是“三位一體”。就是要使學校、家庭和社會形成育人合力,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導優勢,加強家庭教育的基礎作用,挖掘社會教育的育人功能,發揮育人的綜合效應。這個階段的探索,大中小德育課程銜接主要聚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中學階段政治課程的銜接,重點解決大中小學德育課程知識簡單重複、層次遞進不明、與學生身心發展匹配度不夠等問題,切實提升大中小學德育實施的有機整體性。
第三階段:2014 年起,將德育納入教育綜合改革重要項目,逐步探索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轉變。2014 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發《上海市教育綜合改革方案(2014—2020 年)》。上海教育綜合改革的基本目標,就是構建三個制度體系:一是以遵循教育規律,回歸育人為本為重點,形成促進學生德智體美諸育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育人制度;二是以加強頂層設計,轉變政府職能為重點,形成科學分離而又有機統一的“管辦評”制度體系;三是以加強資源共享,促進融合互補為重點,形成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合作共贏的協同聯動制度體系。在三個目標體系中,從教育系統內部來說,核心就是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也就是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機融入整個教育體系,全面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充分體現在學校日常管理之中,在落小、落細、落實上下功夫。
這個階段探索,我們逐步形成“課程思政”理念,推出了《大國方略》等一批“中國系列”課程,選取部分高校進行試點,發掘專業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我們認識到,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從高等教育“育人”本質要求出發,從國家意識形態戰略高度出發,不能就“思政課”談“思政課”建設,而應抓住課程改革核心環節,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著力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著力將教書育人落實於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之中,深入發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資源,發揮所有課程育人功能,落實所有教師育人職責。
課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知識、價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門課程中去,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舉止產生影響。
課程思政在本質上還是一種教育,是為了實現立德樹人。“育人”先“育德”,注重傳道授業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機統一,一直是我國教育的優良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解決的是‘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的問題,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優良傳統和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它始終堅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注重加強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傳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引導當代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從課程思政的提出來看,其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同向同行,實現協同育人。不論是“三全”育人還是“十全”育人,其體現的正是協同育人的理念。作為我們黨的教育方針和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使命,能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源源不斷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能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聚人才、培育人才、輸送人才,是衡量一所學校教育水平最為重要的指標。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服務自己國家的發展中成長起來的,“只要我們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上有作為、有成效,我們的大學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話語權” 。
課程思政本身就意味著教育結構的變化,即實現知識傳授、價值塑造和能力培養的多元統一。現實的課程教學中往往由於各種原因而將這三者進行了割裂,課程思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對這三者重新統一的一種回歸。課程思政要求教師要在教育中積極探索實質性介入學生個人日常生活的方式,將教學與學生當前的人生遭際和心靈困惑相結合,有意識地回應學生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實踐中所遇到的真實問題和困惑,真正觸及他們默會知識的深處,亦即他們認知和實踐的隱性根源,從而對之產生積極的影響。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是人才培養的根本問題,國外的有益做法可以借鑒,但是從根本上講必須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人才培養體系涉及教學體系、教材體系、學科體系、管理體系等,貫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課程思政正是要立足於構繪這樣一個育人藍圖,通過深化課程目標、內容、結構、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把政治認同、國家意識、文化自信、人格養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導向與各類課程固有的知識、技能傳授有機融合,實現顯性與隱性教育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充分發揮教育教書育人的作用。
在社會大變革、文化大繁榮的時代,既要樹立科學的思維,也要樹立創新的思維。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明確要求,即“四個正確認識”,其要義就在於要學會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把學習、觀察、實踐同思考緊密結合起來,善於把握歷史和時代的發展方向、把握社會的主流和支流、現象和本質,養成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和創新思維。對於課程思政而言,其首先所展現的就是一種科學思維,它強調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維方式去看待事物,不能陷入唯心主義和機械唯物主義的泥沼,將理論導向神秘主義。尤其是在當前國際社會意識形態領域風雲變幻,各種社會思潮觀念激烈交鋒的背景下,我們的教育要頂住壓力、抵住侵蝕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在各門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教書育人,為學生構築起牢固的思想防線,抵制各種錯誤思潮、錯誤言論對學生的危害。其次,課程思政所展現的是一種創新思維,它強調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外的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這是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未曾關注到的。而且在課程思政建設的具體過程中,也更需要創新思維,以新思維催生新思路、以新思路謀求新發展、以新發展推動新方法,以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實現課程思政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