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禮金代太子城遺址

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四台嘴鄉太子城村村南

崇禮金代太子城遺址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四台嘴鄉太子城村村南,西距崇禮縣城20公里。遺址四面環山,南、北各有一河流自東向西繞城而過後在城西匯合西流。

太子城遺址經勘探確認為一座平面為長方形的城址,出土遺物以各類泥質灰陶胎的筒板瓦、龍鳳形脊飾等建築構件為主,白釉瓷器中已發現15件印摩羯紋碗盤底有“尚食局”款銘文,進一步佐證了太子城遺址的皇家性質。

該遺址位於北京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太子城奧運村項目佔地範圍內,為做好遺址文物保護工作,河北省組成聯合考古隊,於2017年5月至11月對太子城遺址進行了全面測繪、勘探與發掘,取得重要收穫。從出土遺物分析,太子城遺址時代為金代中後期,約金世宗、金章宗時期。根據相關史籍記載以及太子城遺址發掘結果,太子城有可能是《金史》中記載金章宗駐夏的泰和宮。

2018年2月26日,該遺址入圍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項目。

建築布局


南門、南瓮城、壕溝
南門、南瓮城、壕溝
太子城遺址經勘探確認為一座平面為長方形的 城址,南北400米、東西350米,方向158°,總面積14萬平方米。現東西南三面城牆存有地下基址,北牆基址被河流破壞無存,殘存三面牆體外均有壕溝,另鑽探發現城址西牆有2道,東西間距50米。道路系統方面,鑽探確認城內主街道基本呈T字形分佈,有南門與西門各1座,門外均有瓮城。城內鑽探共發現建築基址28座,其中南北中軸線上有3組:南部正對南門的9號基址,中部1、2、3號組成的中心基址群,北部25號基址,另東西向大街的南北兩側有大量建築基址。各種跡象表明該城址為一處金代皇室行宮遺址。
南牆、南門與瓮城:通過對城址南牆的發掘可知,太子城南牆牆體寬2米,殘高0.3~0.5米。營造方式為:內外側包磚,各寬0.55米,包磚內有木柱,柱徑0.25~0.3米,間距3米;牆芯部分為石塊與黃土填築,寬0.9米。太子城南門為單門道建築,門道寬4米,東西兩側各有一寬6米、長10.6米的門台。門台外側原有包磚,現僅存基槽,每個門台內有6個邊長1.4~1.6米的方形磉墩,磉墩為碎石塊與灰褐土分層夯築,深約0.8米。門道底部為側立磚與石板間隔壘砌,中部殘有門框底部礎石。從城門附近出土大量筒板瓦、瓦當及滴水殘件分析,城門上原有木結構建築。瓮城位於南城門外,東西54米、南北38.5米,牆體規格與營造方式基本與城址南牆相同,僅外側包磚內為磚塊,非土石牆芯。瓮城門位於瓮城南牆中心,與城址南門為一條直線,同為單門道,門道寬4.8米。瓮城門外有寬約5米的壕溝,壕與瓮城牆間距約7米,壕外有寬約6米的土路。
西內牆、西門與瓮城:通過發掘可知,西內牆的規模與營造方式基本同於南牆,僅在牆體下未有黃土夯築的痕迹。西門位於西內牆南段,為單門道,寬3米,門道兩側有寬1.9米、長8.7米的門台,門台外側有單層平磚包砌,內部兩端各有一邊長1.4~1.5米的方形磉墩。西瓮城位於西門外,南北79米、東西25.3米,內有南北兩組院落。北側院落內有2座呈南北排列的房址,南側院落有3座房址,另在院落西北角有井1眼。在西瓮城內發現13件“尚食局”款白釉瓷器,另有大量高檔白釉印花碗盤,為推測西瓮城性質提供了依據。瓮城西門位於瓮城西牆的中部,西內牆西門道中心線往北4.6米,規模尺寸與城址西門相同。
9號建築基址:位於太子城南門北部,城址南北中軸線上,正對南門,南距南門約75米。通過發掘可知,該基址面闊三間,進深五間,南北29.2米、東西26.2米、殘高0.35米。在基址範圍內分佈南北4列共30個邊長1.6~1.8米的方形磉墩,從西往東數量分佈為9、6、6、9個,基址四周有基槽,槽寬0.6~0.7米,基槽內砌磚。在基址的東、西、北分別有寬4、4、4.5米的踏道通向基址上部。通過對其建築形制與規模的分析可知,其為太子城遺址內單體面積最大、磉墩最大、台基最高的建築基址,推測應為太子城遺址中規格最高的建築。
3號與2號建築基址:3號基址位於城址中部偏北,南北中軸線上,平面布局為十字形,中心部分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東、西各有朵殿,南出抱廈。具體尺寸為南北21.2米、東西32.2米,其中東西側各外突7.8米,北側外突1.7米,南側外突8.5米。營造方式與9號基址相同,外側包磚,內夯土,在基址平面內分佈28個邊長約1.5米的磉墩,柱網結構自西向東磉墩數量為4、2、5、3、3、5、4、2個,基址沿中軸線東西對稱。在基址的東、西、南、北各有一斜坡踏道通往基址上,其中東、西、北踏道寬2.7米,南側踏道寬3.8米。2號基址位於3號基址西13.3米,形制與3號基址基本相同,僅個體稍小。根據勘探情況,在2號基址的西側尚有1號建築基址,規模與形制與2號基址相同,在1、2、3號基址外有圍牆,將該組建築與城內其他建築隔開,根據規模與布局推測,由1、2、3號基址組成的建築群應為太子城遺址內僅次於9號建築的重要建築群。

出土文物


太子城遺址出土遺物以各類泥質灰陶胎的筒板瓦、龍鳳形脊飾、迦棱頻伽等建築構件為主,另有部分綠釉筒板瓦、脊飾等。除建築構件外,還出土部分白釉印花、刻花碗盤,粉青釉盒、碗,黑釉雞腿瓶等瓷器殘片及木結構建築上的鋪首、門釘、鎏金銅片等銅鐵構件。建築構件中有大量勾紋方磚、素麵條磚上戳印“內”“宮”“官”字,白釉瓷器中已發現15件印摩羯紋碗盤底有“尚食局”款銘文,另出土2件銅鎏金的小龍頭飾件。

遺址價值


從出土遺物分析,太子城遺址時代為金代中後期,約金世宗(1161-1189)、金章宗(1190-1208)時期。根據相關史籍記載以及太子城遺址發掘結果,太子城有可能是《金史》中記載金章宗駐夏的泰和宮。

遺址保護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崇禮區文廣新局組成聯合考古隊,於2017年5月至11月對太子城遺址進行了全面測繪、勘探與發掘,取得重要收穫。

獲獎記錄


2018年2月26日,入圍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項目。
評為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