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山

浙江省作協原副主席

陳山(1917~1997),原名楊時俊,曾化名陳力平,筆名楊揚子、柳原等。浙江新昌人。中共黨員。曾任鄉村教師、記者等,期間開始發表詩歌散文。1936年參加救亡運動,1942年後歷任四明山抗日根據地鄞慈及上虞縣辦事處主任、統戰部長、武裝部長、代理縣委書記、南山總辦事處副主任,南京市文聯秘書長,華東文化部黨組成員,中國作協上海分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文聯專業作家。中國作協浙江分會副主席。1931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越劇劇本《紅燈記》《螞蟻島》《玉蜻蜓》《梁山伯與祝英台》(合作),歷史劇劇本《梁紅玉》(上、下集),詩集《北撤行》《渡江戰》《開國集》《報國集》《星際時代的開始》《擂鼓集》等。

人物經歷


工作經歷

1931年開始發表作品。
1935年,聯合嵊縣、新昌進步青年建立進步文化團體南鹿學社,被推為理事。
1936年發起組織民眾劇社,后擴大組成抗日流動宣傳隊,深入城鄉公演救亡話劇,發動民眾抗日。與俞菊生、葉宗淦、俞元亮被人合稱為“新昌四傑”。
1938年3月,參加新昌縣戰時政治工作隊,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9年2月去紹興,促成重新成立三區政工隊,任中共紹興縣工委委員兼三區政工隊中共聯合支部書記。
1941年,任《浙江日報》記者,從事抗日宣傳,開始發表新詩,是中共永康縣委派入報社的地下黨實際負責人。同年冬被捕,后冒死越獄,通知組織和同志轉移。
1942年1月,陳山來到嵊縣,經組織安排化名陳力平,打入嵊縣王山虎部隊,做改造爭取工作。7月,拉出部分武裝,建立嵊東抗日自衛獨立中隊(也稱陳力平部隊),任中隊長。9月,擴編為大隊,任大隊長。
1942年先後歷任三北游擊司令部南山總辦事處副主任、中共鄞慈縣委代理書記和辦事處主任、四明山抗日根據地鄞慈及上虞縣辦事處主任、統戰部長、武裝部長、代理縣委書記、南山總辦事處副主任,南京市文聯秘書長,華東文化部黨組成員,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浙江省文聯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浙江分會副主席。
1944年3月,調任上虞縣臨時辦事處主任,積極開展抗日民主政權建設。並和黃源、伊兵等創造性地改革越劇,編寫並演出越劇現代劇《兒女英雄》。
1944年11月,奉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司令部之命,教育並策動王鼎三等40餘股綠林武裝起義,加入新四軍,成立嵊新奉抗日別動總隊,任副總隊長兼黨的領導工作,並率部參加抗日反頑戰爭。抗戰勝利后,隨軍北撤山東解放區,先後任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九團一營政委、宣傳科長。寫出戰歌體長詩《浙江潮》和新越劇《紅燈記》、《北撤餘音》等,對鼓舞部隊,宣傳鬥志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紅燈記》獲華東野戰軍全軍文藝首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陳山長期擔任文藝領導工作。
1949年9月,被選為軍隊代表參加全國首屆文代會,為中國文聯及中國作家協會基本會員。
1950年後,任南京市委宣傳部文藝科長、市文聯秘書長、華東地區文化部黨組委員、作協上海分會黨組委員和行政書記、上海《文藝月刊》編委等。
1958年,調浙江省文聯任專業作家、作協浙江分會副主席。

個人作品


楊時俊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著有越劇劇本《紅燈記》《螞蟻島》《玉晴蜓》《梁山伯與祝英台》(合作),歷史劇劇本《梁紅玉》(上、下集),詩集《北撤行》《渡江戰》《救亡詩抄》《開國集》《報國集》《星際時代的開始》《浙江潮》(后改名《北撤行》《《擂鼓集》。此外還有大型詩劇《中國海》、新編歷史京劇《梁紅玉》,以及詩論、劇論、散文、回憶錄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