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軍
周天軍
周天徠軍,1969年生,山東龍口人,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現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法人,主持工作)。主要從事氣候動力學、氣候模擬、海氣相互作用和季風變化研究。
教育背景
周天軍
1991年9月-1994年7月: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氣候學專業,碩士。
1987年9月-1991年7月: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大氣物理與大氣環境專業,學士。
工作經歷
2001年6月—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1999年8月—2001年5月: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博士后研究。
1994年8月—1996年8月:中國氣象局。
國際合作
2009年9月—12月,日本名古屋大學水循環研究中心(HyARC),訪問教授。
2009年1月—2月,加拿大環境部,氣候研究中心(CRD),訪問學者。
2008年5月—7月,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大氣和氣候研究所(IACETH),訪問學者。
徠2006年6月—8月,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訪問學者。
2001年10月—2002年1月,挪威南森環境與遙感研究中心(NERSC),訪問學者。
2000年5月—2001年1月,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動力氣象實驗室(LMD/IPSL),博士后研究
曾主持大氣物理研究所行政工作。
2020年10月30日,經研究,決定:周天軍同志不再主持大氣物理研究所行政工作。
國際科學組織及重要學術期刊任職情況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一工作組(WG1)第六次科學評估報告(AR6)主要作者,2018-2021年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耦合模擬工作組”(WGCM)委員,2017年—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平流層-對流層過程及其在氣候中的作用”計劃SPARC科學指導委員會SSG委員,2015年—WCRP“氣候與海洋—變率、可預報性和變化”國際計劃(CLIVAR)/“全球能量和水交換”國際計劃(GEWEX)聯合季風委員會委員,2014年—WCRP “全球能量和水交換”國際計劃(GEWEX)資料與評估委員會GDAP委員,2011—2019年WCRP "氣候與海洋—變率、可預報性和變化“ (CLIVAR)國際計劃“年代際變率和可預報性”工作組(DCVP),2015年—WCRP “氣候與海洋—變率、可預報性和變化”(CLIVAR)亞澳季風委員會AAMP, 2009-2012年任委員,2013-2014年任共同主席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一工作組(WG1)第五次科學評估報告(AR5)主要作者,2009-2013年英國皇家氣象學會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副主編,2016年—英國皇家氣象學會季刊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Society(QJRMS)編委, 2014—2019年韓國Asian-Pacific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APJAS), 編委,2011—2019年美國氣象學會Journal of ClimateAssociated Editor,2016—2019年牛津研究科學百科全書氣候科學卷(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 of Climate Science),顧問委員會委員(Advisory Editor),2014年—國際Belmont Forum 和 JPI聯合氣候研究基金,國際評審專家組(PoE)成員,2015-2016年國際耦合模式比較計劃(CMIP6)“全球季風模擬比較計劃”GMMIP,聯合主席,2015-2020年國內科學組織及重要學術期刊任職情況
中國氣象局第九屆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2016年--未來地球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CNC-FE秘書長,2014-2018年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中國委員會(WCRP-CNC)委員,2014年—全球能量和水交換國際計劃GEWEX中國委員會(GEWEX-CNC)委員, 2014年—“國際氣象和大氣科學聯合會”中國委員會(IAMAS-CNC)委員,2007年—中國氣象學會數值預報專業委員會委員、氣候學委員會委員、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IIASA和貝爾蒙特論壇等國際組織諮詢專家組”成員,2015年—《氣象學報》常務編委,2011年—《大氣科學》常務編委,2008年—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編委,2009年—《高原氣象》編委,2016年—《氣象科學》編委,2016年—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編委,2017年—Science Bulletin副主編, 2018年—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主編,2019年—。研究方向主要從事氣候動力學和氣候數值模擬、海氣相互作用和季風變化研究。主要貢獻圍繞東亞夏季風變化問題,揭示了自然海洋-大氣相互作用過程、大氣成分變化的貢獻和作用的物理機理,指出自然的內部變率是1980年代以來東亞夏季風減弱的主導因素,人為氣溶膠令季風環流減弱、溫室氣體令季風環流增強,並從動力和熱力機理上提供機制解釋;從海氣相互作用的機理上證明了東亞夏季風變化與全球季風變化的關聯。在季風研究方向,有18篇論文SCI單篇引用率在100次以上,20餘篇論文被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科學評估報告(AR5)引用。在國際上主持發起“全球季風模擬比較計劃”(GMMIP),來自14個國家的21個模擬中心參加,是國際耦合模式比較計劃(CMIP)實施20年來第一次批准由中國學者主導發起的科學計劃。圍繞全球大洋海溫的變化原因及其氣候影響問題,提出了印度洋海溫長期變化的兩種機制,證明其年代際振蕩來自太平洋年代際模態PDV的遙強迫作用,長期變暖趨勢來自人為溫室氣體的輻射強迫,並受人為氣溶膠排放作用抑制。針對亞洲季風預估的不確定性問題,從大氣熱力響應和印太海溫變化動力強迫的角度,詮釋了造成季風環流和降水預估結果不確定性的原因。成果被Nature Climate Change在其"研究亮點"欄目以"Monsoon Uncertainties"為題報道,回答了困擾國際氣候學界的季風預估不確定性機理問題。圍繞未來氣候變化預估問題,發現《巴黎協定》1.5℃和2℃溫升目標下的極端氣候事件變化與溫升幅度呈現出非線性特徵,全球季風區極端降水、東亞季風區極端溫度事件、非洲氣候脆弱區破記錄熱浪事件等在1.5℃溫升目標下的發生風險和2℃溫升目標相比明顯降低,成果在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Climate, Earth's Future等期刊發表,產生廣泛影響力。論文被總引15000餘次,其中SCI引用約12000餘次,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H-index 59。2014-2018連續五年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2018-2019連續入選Webof Science、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學家”(HighlyCited Researcher)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