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疏義
詩經疏義
此書告成於至正七年(1347),主要為發明朱熹《詩集傳》而作,如注有疏,故曰"疏義"。又凡《詩集傳》所引典故,公遷為其一一標列出處;凡《詩集傳》所引舊說,如原本不著錄其名者,如《衛風》之趙子,注為趙伯循;《小雅》之《斯干》篇之或曰,注為曾氏之類,皆予詳細考證。雖與宏旨無關,但卻可見其對先儒舊說絕不苟且;正統九年1444),何英始取其師王逢所授遺稿,為之重加釐定,並題名為《詩傳義》,詳釋發明,並付書林葉氏刊行,而於版心又題《詩傳會通》,《四庫全書》收錄時,仍依公遷舊名,是為《詩經疏義》。
目錄
〖詩經疏義〗二十卷。
元朱遷撰。遷升,江,承,曾官州,婺州教授,后避兵轉徙無定,已而以病歸里,自題其室名為高明之所,學者遂稱其明所先生,著《餘力稿》、《四書約說》、《四書通旨》諸書。此書告成於至正七年(1347),主要為發明朱熹《詩集傳》而作,如注有疏,故曰"疏義"。書成以後,同里王逢及王氏門人何英,又復采眾說以補之,雖遞相補益,其宗旨卻未變。其對《史經》說解,墨守朱熹之論,不逾尺寸。但遇有具體問題,亦間或給予考辨,如《卷耳》篇內朱熹誤用《毛傳》舊說,認為"崔嵬"為土出戴石;公遷則引錄《爾雅》、《說文解字》說明其應當是石戴士;又如《七月》一詩,朱熹《詩集傳》中本於《月令》,以為流火在六月,公遷則推驗歲差,認為《公劉》時當在五、六之交。凡此,足補《詩集傳》之缺漏。又凡《詩集傳》所引典故,公遷為其一一標列出處;凡《詩集傳》所引舊說,如原本不著錄其名者,如《衛風》之趙子,注為趙伯循;《小雅》之《斯干》篇之或曰,注為曾氏之類,皆予詳細考證。雖與宏旨無關,但卻可見其對先儒舊說絕不苟且;正統九年1444),何英始取其師王逢所授遺稿,為之重加釐定,並題名為《詩傳義》,詳釋發明,並付書林葉氏刊行,而於版心又題《詩傳會通》,《四庫全書》收錄時,仍依公遷舊名,是為《詩經疏義》。全書雖在考辨方面有所得,但在其他方面與元儒同類著作一樣,並未擺脫宋學束縛,為文設論,都是在朱熹《詩集傳》基礎上小心而為之,反映了元代儒學以宋學為宗,盲目尊崇朱熹,空談明心見性,不求經世致用,有求突破的狀況,並進一步發展了宋學空疏迂腐的不良學風,即使明人王逢及何英的補益,亦仍未跳出此圈之外,故全書雖經兩代三人之手,實際上仍無新見,典型地反映了元明時期《詩經》研究的無所作為。
刻藏北京圖館,《庫》及台灣商務印館影印淵閣《庫》;,尚勤堂余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