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果寺

位於廣東廣州市增城區的寺廟

正果寺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正果鎮。佔地面積750平方米。

歷史悠久,自賓公開座以來,歷祀宋、元、明等朝代,乃至民國,相沿至今,超過九百年。

介紹


正果佛爺寺是增城八景之一,余賓公,增城金牛都香浦塘(今正果鎮番豐)人,出生於宋景祐二年(1003年),出生時跪地雙掌合什,朝天禮拜。及長為避瘟疫遷到今成佛岩(距寺約三公里處瑞山)山下,給人放牛,八歲到名山寺出家,苦練修行,功德圓滿,修成正果,得道成佛。當地紳民稱其為"牛仔佛"、"賓公佛"。金牛都因賓公坐地成佛,得道升天,以成正果,改名為正果墟。當時名流彭序曾寫下楹聯"正是敕封昭顯佛,果然聖壽得施神。"為紀念賓佛,鄉民將其真身塑像建寺祀之,每年農曆五月初九定為佛爺誕,並舉行龍船會、成佛岩洗浴日等活動,形成一套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
正果寺
正果寺
賓公生佛,聖跡昭彰,功德及民。傳說明朝一位黃家媳婦帶著小兒跟隨鄉親去拜牛仔佛,船行至半路,突然狂風驟起,將小孩捲入江中。黃家媳婦傷心至極,到了正果寺,在賓公佛面前連求三簽,都是上上籤,說小孩已在佛爺護送下,平安回到家了。黃家媳婦半信半疑,回到家中,果見小兒躺在床上安然入睡,不禁喜上眉梢,大感賓公佛法力無邊。光緒三年(1877年),洪水泛濫成災,堤圍岌岌可危,鄉民祈賓公佛庇佑,賓公大顯神通,化身鄉民率打賓公旗幟,搶險救堤,洪水頓時消退,轉危為安。賓公屢昭聖異,鄉民感恩,所以寺院塑造三尊行佛,每逢佛爺誕或流行災疫,均接賓公行佛巡鄉,以求鎮妖驅邪。
正果寺
正果寺
正果寺歷史悠久,自賓公開座以來,歷祀宋、元、明等朝代,乃至民國,相沿至今,超過九百年。慕名前來瞻仰賓佛的名人有:南宋抗元名將文天祥、陸秀夫、明朝海瑞、國父孫中山、國民黨總裁蔣介石以及我們敬愛的朱德委員長等。

交通信息


1、在增城光明車站乘增城109到正果客運站,下車步行520米到正果寺。
2、自駕車:①廣汕公路(經長安收費站、九龍鎮中新鎮朱村街)→增城市區(63公里)→荔城大道→增派公路→小樓(何仙姑景區,9公里)→小正公路→正果鎮;②廣州→環城高速→廣深高速→轉北二環高速(蘿崗出入口)→廣惠高速(仙村出口)→荔新公路→增城市區→增城大道(經雁塔橋)→一環路→增龍公路→正果鎮(或廣惠高速增城市區出口)→北三環一期(增莞高速路)→荔新公路→增城市區。
地址:位於廣州市增城區荔城街東北17公里的正果鎮瑞山東麓

歷史名人


余賓公:八歲到名山寺 出家,苦練修行,功德圓滿,修成正果,得道成佛。當地紳民稱其為“牛仔佛”、“賓公佛”。金牛都因賓公坐地成佛,得道升天,以成正果,改名為正果墟。當時名流彭序曾寫下楹聯“正是敕封昭顯佛,果然聖壽得施神。”為紀念賓佛,鄉民將其真身塑像建寺祀之,每年農曆五月初九定為佛爺誕,並舉行龍船會、成佛岩洗浴 日等活動,形成一套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

主要景點


正果寺最大的特點是精湛的建築裝飾藝術,整座建築古色古香,巍峨壯麗,尤以三托(蓮花托、燕子托、龍鳳托)、三雕(石雕、木雕、浮雕)著稱於世,充分體現了明朝時代嶺南民間古建築藝術的風格特點。整座建築裝飾得最華麗、最引人注目的是屋頂脊飾。脊飾在明亮的藍天襯托下,色彩斑斕,富麗堂皇,具有濃烈的民間藝術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