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地震台

大連地震台

大連地震台位於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綠山巷14號,經緯度為東經121°37’42”,北緯38°54‘22”。在大的構造單元上位於北東向新華夏構造體系與東西向燕山構造帶延伸複合部位。本區地震活動基本上是屬於中震區,在地震烈度區劃為Ⅶ度區。

基本介紹


1、台站名稱:遼寧省大連地震台 2、代碼:21001 3、編碼:DL2 4、所在位置: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綠山巷14號。
地經緯度為東經121°37’42”,北緯38°54‘22” 5、台站類別:國家基準台 6、隸屬關係:遼寧省地震局 7、所處的自然地理、地震地質條件:地層地表出露和儀器洞內所見,為震旦系下統石英岩,個別地方見有泥灰岩夾層。走向穩定分佈完整岩層產狀180°<45°。地表與洞內基本一致,變化不 大,未發現大的構造,有兩組風化節理較發育但延伸都不長,一般在3-5cm。地表水體貧缺,間歇性洪溝外泄大氣降水,沖溝切割深度一般在5-10米不等。在大的構造單元上位於北東向新華夏構造體系與東西向燕山構造帶延伸複合部位。
本區地震活動基本上是屬於中震區,在地震烈度區劃為Ⅶ度區,在距台30km處的金州鎮,在歷史上曾發生過5級以上地震3次。如1855年12月5 級,1856年4月5 級,1861年7月6級。1980年3月也曾發生一系列小震,最大1.8級,當地有感。西渤海震區距台90-100km。位於郯廬帶上1922年9月發生 6 級,近幾年多次發生2-4級地震。市內旅順口區龍王塘(距台20km)78年3月發生3.8級地震一次。78年2月市內老虎灘附近發生2.3級地震一次。現已知較大的斷裂帶有金(州)—庄河斷裂及金(州)—海(城)斷裂兩條,位於斷裂帶上的熊岳、蓋縣、庄河等地歷年5級以下的小震也是不斷發生。其次在海城 尤其是黃海在北東向和北西向兩組構造帶上也經常發生2-4級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