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奎嶺

中國化學會第三十屆理事會黨委書記

丁奎嶺,1966年出生於河南省永城市,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課題組長,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化學會第三十屆理事會黨委書記、副理事長。

1981年丁奎嶺考入鄭州大學化學系,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學位;1990年從南京大學化學系博士畢業後進入鄭州大學化學系任教,先後擔任講師、副教授、教授;1998年在日本東京工業大學作訪問學者的丁奎嶺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后回國,進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所工作,擔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2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4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2009年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2013年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丁奎嶺主要從事手性催化合成領域的研究。

人物經歷


丁奎嶺
丁奎嶺
1981年9月—1985年7月,丁奎嶺就讀於鄭州大學化學系,並獲得學士學位。
1985年9月—1987年7月,就讀於鄭州大學化學系,師從吳養潔教授(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攻讀碩士研究生。
1987年9月—1990年10月,就讀於南京大學化學系,師從吳養潔教授,攻讀博士。
1990年10月,進入鄭州大學化學系任教,先後擔任講師(1990年10月—1992年10月)、副教授(1992年11月—1995年11月)、教授(1995年12月—1998年11月)。
1993年9月—1994年9月,日本龍谷大學理工學部博士后。
1997年9月—1998年9月,日本東京工業大學UNESCO研究員。
1998年12月,在日本作訪問學者的丁奎嶺舉家回國,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進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所工作,擔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000年,入選上海市“啟明星”計劃。
2002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03年8月—2003年11月,擔任日本名古屋大學客座教授。同年,入選上海市“啟明星跟蹤”計劃。
2004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
2009年7月,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
2013年12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4年2月,受聘為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學術諮詢委員會委員。
2018年9月,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
2018年12月30日,任中國化學會第三十屆理事會黨委書記、副理事長。
2020年11月,被聘任為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名譽院長。

任免信息


2018年10月30日查看上海交通大學官網獲悉,“交大領導”欄目中,丁奎嶺以校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的身份名列其中,排名校黨委書記姜斯憲和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之後。這表明中科院院士丁奎嶺已赴上海交大任職。
中共教育部黨組經與中共上海市委商得一致,2018年9月21日研究決定:丁奎嶺同志任中共上海交通大學委員會委員、常委。
教育部2018年9月21日研究決定:任命丁奎嶺為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正局級)。
2018年12月29-30日,在中國化學會第十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第三十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大會同期召開中國化學會第三十屆理事會黨委第一次黨員大會,會議表決通過由丁奎嶺擔任第三十屆理事會黨委書記。
2020年11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成立大會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研討會在徐匯校區舉行,會上聘任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為教育學院名譽院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丁奎嶺
丁奎嶺
丁奎嶺針對不對稱催化反應選擇性和效率的核心科學問題,提出並成功實踐了手性催化劑設計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建立了“組合不對稱催化”方法,發展了一系列高效、高選擇性手性催化劑並闡明了催化機制;提出了手性催化劑“自負載”概念,實現了不對稱氫化等多類反應的非均相催化和催化劑的循環再利用;發展了具有特色骨架的新型手性配體與催化劑,為多類非天然氨基酸衍生物和藥物中間體等的合成提供了高效方法;將基礎研究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多項專利成果授權企業使用並實現了產業化。
• 學術論著
截至2013年12月,丁奎嶺共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包括Chem.Rev1篇,J.Am.Chem.Soc.7篇,Angew.Chem.Int.Ed.10篇,Chem.Eur.J.12篇,被他引1100餘次。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2009.02《不對稱催化新概念與新方法》丁奎嶺,范青華主編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8.06《不對稱非均相催化手冊》丁奎嶺主編Wiley-VCH
2012.08《有機化學-突破和展望》丁奎嶺主編Wiley-VCH
期刊論文
Han,Z.;Wang,Z.;Zhang,X.;Ding,K.*AngewChem.Int.Ed.2009,48,5345-5349.
Xu,S.;Wang,Z.;Zhang,X.;Zhang,X.;Ding,K.*AngewChem.Int.Ed.2008,47,2840-2843.
Bao,H.;Zhou,J.;Wang,Z.*;Guo,Y.;You,T.;Ding,K.*J.Am.Chem.Soc.2008,130,10116-10127.
Liu,Y.;Sandoval,C.A.;Yamaguchi,Y.;Zhang,X.;Wang,Z.;Kato,K.;Ding,K.*J.Am.Chem.Soc.2006,128,14212-14213.
Shi,L.;Wang,X.;Sandoval,C.A.;Li,M.;Qi,Q.;Li,Z.;Ding,K.*Angew.Chem.Int.Ed.2006,45,4108-4112.
Liu,Y.;Ding,K.*J.Am.Chem.Soc.2005,127,10488-10499.
Wang,X.;Shi,L.;Li,M.;Ding,K.*Angew.Chem.Int.Ed.2005,44,6362-6366.
Liang,Y.;Jing,Q.;Li,X.;Shi,L.;Ding,*K.J.Am.Chem.Soc.2005,127,7694-7695.
Wang,X.;Ding,K.*J.Am.Chem.Soc.2004,126,10524-10525.
Yuan,Y.;Zhang,X.;Ding,K.*Angew.Chem.Int.Ed.2003,42,5478-5480.
Long,J.;Hu,J.;Shen,X.;Ji,B.;Ding,K.*J.Am.Chem.Soc.2002,124,10-11.
Yuan,Y.;Li,X.;Sun,J.;Ding,K.*J.Am.Chem.Soc.2002,124,14866-14867.
Long,J.;Ding,K.*Angew.Chem.Int.Ed.2001,40,544-547.
Wang,Z.;Chen,G.;Ding,K*.Chem.Rev.2009,109,322-359.
Ding,K.Chem.Commun.2008,909-921.
Ding,K.*;Wang,Z.;Wang,X.;Liang,Y.;Wang,X.Chem.Eur.J.2006,12,5188-5197.
Ding,K.*;Du,H.;Yuan,Y.;J.Long,Chem.Eur.J.2004,10,2872-2884.
(註:*為通信作者)
• 專利成果
截至2013年12月,丁奎嶺共申請發明和授權專利20多項,下面僅列出作為第1作者獲得專利。
時間專利號專利名稱類型
2007ZL200510023632.0過渡金屬絡合物、合成方法及其用途發明
2012ZL201010288969.5橋連雙希夫鹼鈷絡合物、合成方法和應用發明
2010ZL201010154458.4橋連雙希夫鹼鈦絡合物及其合成及其應用發明
2009ZL200910051314.3螺環骨架膦噁唑啉配體、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對稱氫化反應中的應用發明
2007ZL200510023852.3一種手性環氧氯丙烷的製備方法發明
2008ZL200510110419.3雙核金屬絡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的二氧化碳和環氧化合物的共聚合和環加成反應發明
2008ZL200610027493.3聯萘酚骨架的取代雙齒亞磷醯胺配體在烯烴氫甲醯化反應中的應用發明
2009ZL200410066892.1手性單磷配體、合成方法及其用途發明
2007ZL200410053352.X一類手性有機-無機高分子組裝體催化劑、合成方法及其用途發明
2007ZL200410084658.1含有C2對稱骨架單膦配體、合成方法及其用途發明
2012ZL200910051314.3螺環骨架膦噁唑啉配體、合成方法及其在不對稱氫化反應中的應用發明
2012ZL201210243736.2螺縮酮骨架的取代雙齒膦配體在烯烴氫甲醯化反應中的應用發明
2012ZL201210253476.7手性芳香螺縮酮類化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發明,
2012ZL201210253879.1一種依澤替米貝的合成方法及該方法中所用的中間體發明
2012ZL200610147735.2一種丙烯氫甲醯化催化體系和方法發明
2012ZL201210253862.6一種手性α-亞甲基β-內醯胺類化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發明
2012ZL201210403332.5新型釕絡合物及製備甲醇和二醇的方法發明
2012ZL201210253896.5手性芳香螺縮酮骨架雙膦配體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發明
• 學術交流
截至2016年10月,丁奎嶺在國際和國際雙邊化學學術會議做邀請報告24次,中國國內會議做大會和邀請報告7次。
時間報告名稱
2016-10-23CooperativeCatalysisinAsymmetricSynthesisandCO2Transformation
2016-09-29ChiralLigandDesign:fromSpirotoSpiro
2016-09-29ChiralLigandDesign:fromSpirotoSpiro
2016-07-03CooperativeCatalysisinAsymmetricSynthesisandCO2Transformation
2015-01-30ChiralCatalystEvolutionRationalDesignandSerendipity
2014-12-15CooperativeCatalysisinAsymmetricSynthesisandCO2TransformationCaseStudyofCatalystDesignandProcessInnovation
2012-10-20ChiralCatalystEvolution:RationalDesignandSerendipity
2010-12-15Cooperativecatalysisinenantioselectivecyanationofaldehydes
2010-12-15HighlyEfficientChiralOrganometallicCatalystsforHomo-andHeterogeneousAsymmetricHydrogenation
2010-12-11DevelopmentofHighlyEfficientChiralCatalystsforHomoandHeterogeneousAsymmetricReactions
2010-11-29EndeavorstowardsBridgingtheGapbetweenHomoandHeterogeneousAsymmetricCatalysiswithOrganometallics
2010-06-15HighlyEfficientChiralOrganometallicCatalystsforHomo-andHeterogeneousAsymmetricHydrogenation
2010-04-26HighlyEfficientChiralOrganometallicCatalystsforHomo-andHeterogeneousAsymmetricHydrogenation
• 科研項目
截至2015年1月,丁奎嶺先後擔任科技部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大新葯創製專項課題和基金委、科學院重要方向項目等負責人。
時間項目名稱備註
2010-01--2014-12手性催化的重要科學基礎主持,國家級
2011-01--2013-12抗癌藥紫杉醇的合成研究主持,省級
2012-01--2015-12一類新螺環骨架手性配體的設計合成與應用,主持,國家級
2012-01--2015-12金屬有機催化材料的可控制自組裝與性能研究主持,國家級
2012-09--2014-09食品、飼料中禁限用添加劑檢測用同位素標記標準品的研製主持,省級
2012-01--2013-12手性環氧氯丙烷藥物關鍵中間體新一代製造工藝與工業生產主持,省級
2013-01--2014-12兩性離子鎳絡合物催化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轉化主持,國家級
2013-01--2017-12特色手性骨架配體與催化劑研究主持,國家級
2015-01--2018-12挑戰性羰基化合物的選擇性催化氫化主持,國家級
2014-01--2016-12綠色高效螺環配體催化合成依折麥布主持,國家級
2013-09--2016-08烴類物質綠色催化轉化的基礎研究主持,國家級 
•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2002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排名第二)
2008年基於組合方法與組裝策略的新型手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一)
2009年基於組合方法與組裝策略的新型手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 

人才培養

• 講授課程
丁奎嶺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講授《高等有機化學》、《物理有機化學》等課程。
• 團隊建設
2009年開始擔任上海有機所所長以來,丁奎嶺通過不斷踐行“人才強所”理念,引進和培養優秀人才,堅持高標準但不拘泥於“標準”,逐漸聚集了一大批科技精英和青年才俊,完成了科研骨幹隊伍的代際轉移,形成了一支的老中青結合、結構合理、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的科研骨幹隊伍;形成了一個“引得來、用得上、留得住、發展得好、傑出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氛圍。
• 指導學生
截至2017年8月,丁奎嶺已培養30多位博士和博士后,16位成為教授,其中6位成為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和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
• 教育成果獎勵
2006年丁奎嶺被評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優秀教師。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
2005年Synlett/SynthesisJournalAward
2006年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庄長恭獎
2006年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獎
2010年第八屆上海市自然科學牡丹獎
2011年EliLillyScientificExcellenceAwardinChemistry
2011年第十二屆上海市科技精英
2013年上海市優秀院所長獎
2014年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提名獎
2014年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2014年中國化學會黃耀曾金屬有機化學獎
2015年吉田獎(YoshidaPrize)
2016年德國洪堡研究獎(HumboldtResearchAward)
2016年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
2020年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2002年上海市化學化學化工學會理事﹑有機化學專業委員會主任
2005年XV和XVI屆國際均相催化會議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
2006年歐洲有機化學雜誌(Eur.J.Org.Chem.)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
2006年學報聯合編輯室主任
2017年12月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18年3月-2023年3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名譽院長。

人物評價


丁奎嶺是手性催化合成等領域傑出的科學家之一,長期從事手性催化反應和綠色化學研究方面的研究,在手性催化劑理性設計和偶然發現研究方面的做出了系列創新性研究成果。(中國科學院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