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暴雨災害的結果 展開
- 自然現象
- 1982年創刊的氣象學雙月刊
暴雨災害
自然現象
一次短時的或連續的強降水過程,在地勢低洼、地形閉塞的地區,雨水不能迅速宣洩造成農田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度飽和給農業帶來災害;甚至於引起山洪暴發、江河泛濫、堤壩決口給人民和國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另一個解釋是指中國氣象局武漢暴雨研究所主辦的學術類期刊,目的是促進氣象學術交流與合作!
暴雨的發生主要是受到大氣環流和天氣、氣候系統的影響,是一種自然現象。因素,因而暴雨災害的發生不僅有其自然的原因,而且有其社會和人為因素的影響。能夠產生洪澇災害的暴雨被稱為致洪暴雨,這是防災減災部門最為關心的。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天氣和氣候影響,地理環境和地勢位置等。
中上游和淮河流域暴雨災害
人為因素對暴雨洪澇災害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破壞森林植被,引發水土流失。森林具有良好的蓄水作用,一方面森林可以截流降水,另一方面,森林的土壤滲透率高,蓄水性好。
(2)圍湖造田,影響蓄洪能力。築堤圍湖,圍江河湖灘造田等,會導致湖泊的數量減少,河流不暢,蓄洪能力大大下降,一旦連續性暴雨出現,大量的降水就匯流入河,造成河水暴漲,泛濫成災。填湖造田是湖泊萎縮的直接原因,而近年來,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又興起了圍湖建房,進一步加劇了湖泊面積的減少。
暴雨災害[暴雨災害天氣]
(4)防洪設施標準偏低。低。除黃河防洪標準為60年一遇外,其他大江大河大湖的堤防標準一般只有10~20年一遇,大部分城市防洪標準只有20~30年一遇。一旦遭遇歷史罕見洪水發生,則必然釀成大水災。
(5)大中城市過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加劇了城市洪澇險情。
我國暴雨災害
範圍廣、發生頻繁、突發性強,而且損失大。其中,農業受洪水災害影響最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