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3條詞條名為劉玉堂的結果 展開
劉玉堂
山東籍作家
劉玉堂(1948年1月—2019年5月28日),1966年高中畢業;1968年參軍,歷任文書、新聞幹事、宣傳幹事等職,2019年5月28日晚間,劉玉堂去世,享年71歲。
1966年,劉玉堂高中畢業;1968年參軍,歷任文書、新聞幹事、宣傳幹事等職;
1982年,劉玉堂轉業至家鄉,任縣廣播局編輯部主任;
1988年調《山東文學》雜誌社任編輯部主任、副主編;
1991年底調山東作協創作室任副主任、常務副主任;
劉玉堂[山東籍作家]
劉玉堂的中短篇小說曾獲山東泰山文學獎,上海長中篇小說大獎,山東精品工程獎、山東優秀圖書獎,山東新時期農村題材一等獎,及《中國作家》、《上海文學》、《萌芽》、《鴨綠江》、《時代文學》等數十次省以上刊物優秀作品獎;其隨筆數十次獲全國報刊副刊協會及省級報紙副刊協會獎。
劉玉堂被評論界稱為“當代趙樹理”和“民間歌手”,他的作品大都以山東沂蒙山農村為背景,描寫農民的善良和執著,顯現出來自民間的倫理、地域的親和力和普通百姓的智慧與淳樸。他的語言輕鬆、幽默,常讓人會心一笑。
1993年由《上海文學》和山東作協舉行的“劉玉堂作品討論會”上,來自京派和海派的諸多評論家如雷達、白燁、陳思和、周介人等,稱其為“新鄉土小說”的代表性作家。他們認為,以前的鄉土小說特別是十七年的鄉土小說,側重於表現當時的社會矛盾,而劉玉堂的小說則淡化矛盾,突出風土人情;過去的鄉土小說重視故事的編織和創作,劉玉堂的小說則淡化故事,突出氛圍;過去的鄉土小說為了故事情節的巧妙而過濾掉許多生活的原風貌,劉玉堂的小說則講究“原汁原味”,真實地反映沂蒙山人的生存狀態。著名評論家陳思和將其小說的特點歸納為“表現國家意識形態話語如何在民間日常生活中流走,民間的日常生活如何吸引與消化這些話語,這些話語在日常生活中就變成了可操作、可詠可嘆的程序”。
199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包括長篇小說《鄉村溫柔》、中篇集《最後一個生產隊》和短篇集《山裡山外》在內的“劉玉堂新鄉土小說選”,並與中國作協創研部及山東省作家協會分別在北京和濟南召開了《鄉村溫柔》研討會。京魯兩地一百多位作家、評論家出席,對《鄉村溫柔》給予了高度評價,稱其為當代農民的心靈史和奮鬥史。《小說評論》為此專門刊出了討論會紀要及評論小輯。之後作家出版社又單獨出了《鄉村溫柔》珍藏版。
2003年第五期《大家》雜誌在“名家新作”欄目中,以極其醒目的頭條位置推出了劉玉堂的長篇新作《尷尬大全》。作者一改往日執著於鄉土民生的寫作姿態,把敘述視角從沂蒙的民間視界轉向關注小縣城知識分子的生存境遇,傾情演繹了一桌彙集日常生活中俯首即拾的種種尷尬、窘迫、不堪與無奈的饕餮大餐。該作一經刊出,隨即引起了讀者及評論界的關注。著名評論家李敬澤撰文稱,《尷尬大全》是對鄉土知識分子在歷史和現實中尷尬境遇的一次全面徹底地考察,其魅力首先來自他的語言,該作有著行雲流水的節奏和速度。
2004年2月,《尷尬大全》又作為“大家文庫”之一種出版發行,著名作家張煒專門為該書寫了題記:我如果說,劉玉堂是最幽默的作家之一,你一定不會反對;我看他還是這個年代里最能給人以溫情和暖意的作家之一。他把沂蒙山瘋迷一般寫了三十年,結果成了文壇上一個罕見的文學靈手,一個讓人津津樂道、嘖嘖稱奇並且再也不能忘懷的作家,他是中國作家中樸實與詭譎並存的風格大家—這就是我讀《尷尬大全》的體味。
有關劉玉堂本人及其創作,著名作家李心田曾有詩道:土生土長土心腸,專為農人爭短長。堂前雖無金玉馬,書中常有人脊樑。小打小鬧小情趣,大俗大雅大文章。明日提籃出村巷,野草閑花帶露4、哈爾濱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