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科

冬青目冬青科植物

冬青科(學名:Aquifoliaceae)植物最早出現於北半球晚白堊紀,即該科植物在中生代晚期就已存在。常綠、落葉喬木或灌木。單葉互生,聚傘花序。花小,花萼分裂,宿存;雄蕊與花瓣互生,花絲粗短,花藥2室;子房上位,花柱短或缺,核果有分核,分核背面維管束形成各種雕紋,為分類的主要特徵;種子具豐富胚乳。染色體基數x=9,10。

冬青科植物廣布世界。喬木或灌木。玻里尼西亞和澳大利亞有4種Byronia屬植物。美洲山冬青屬(Nemopanthus)中僅美洲山冬青(N.mucronatus)一種原產北美東北部。冬青科與衛矛亞目其他科的區別是花無分泌蜜腺的花盤。

本科模式屬:冬青屬Aquifolium Hill.(=Ilex L.)。

形態特徵


冬青科
冬青科
喬木或灌木,常綠或落葉;單葉,互生,稀對生或假輪生,葉片通常革質、紙質,稀膜質,具鋸齒、腺狀鋸齒或具刺齒,或全緣,具柄;托葉無或小,早落。花小,輻射對稱,單性,稀兩性或雜性,雌雄異株,排列成腋生,腋外生或近頂生的聚傘花序、假傘形花序、總狀花序、圓錐花序或簇生,稀單生;花萼4~6片,覆瓦狀排列,宿存或早落;花瓣4~6,分離或基部合生,通常圓形,或先端具1內折的小尖頭,覆瓦狀排列,稀鑷合狀排列(如Phelline Labill.);雄蕊與花瓣同數,且與之互生,花絲短,花藥2室,內向,縱裂;或4~12,一輪,花絲短而粗或缺,葯隔增厚,花藥延長或增厚成花瓣狀(如Sphenostemon Baill.),(雌花中退化雄蕊存在,常呈箭頭狀);花盤缺;子房上位,心皮2~5,合生,2至多室,每室具1,稀2枚懸垂、橫生或彎生的胚珠,花柱短或無,柱頭頭狀、盤狀或淺裂(雄花中敗育雌蕊存在,近球形或葉枕狀)。果通常為漿果狀核果,具2至多數分核,通常4枚,稀1枚,每分核具1粒種子;種子含豐富的胚乳,胚小,直立,子房扁平。

生長環境


主要產於華東、華南及西南等地區海拔600~1100米以下闊葉林和灌叢中。
冬青樹喜濕,但如果水分過量會導致冬青樹出現疾病,所以冬青樹的水分一定要控制好。可以每天給冬青樹噴水,噴水時辰最好抉擇在每天上午的8時到10時左右。

生活習性


本科植物有不同的生活習性:落葉冬青冬季落葉,常綠冬青葉多革質,上面常有光澤以反射過強的光線,有的葉背還散生木栓質疣點,或表皮有厚的角質層以限制水分過度蒸騰。在高海拔處,如粗捷毛冬青(Ilex.rockii)和單子冬青(I.perryana),植物低矮或偃卧狀以及葉細小的特徵,是長期適應強光輻射、強風、低氣溫等環境條件的結果。果色鮮艷,微甜,分核變硬形成種子的保護層,適應鳥類散播種子。

地理分佈


本科4屬,約400~500種,其中絕大部分種為冬青屬(Ilex L.),分佈中心為熱帶美洲和熱帶至暖帶亞洲,僅有3種到達歐洲,其分散式樣應歸入熱亞-熱美-熱大(洋洲),是一古老的類型,Cosmopolitan和Pantropic均是形式的,北美、非洲均無分佈。中國產1屬,約204種,以西南地區最盛。冬青科主要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最北達秦嶺南坡,為中國南方常綠闊葉林中常見樹種。

栽培技術


冬青科
冬青科
⑴冬青在苗期生長無須太多的肥料,只要恰當的追施葉面肥即可,以每5克兌水2千克的比率,將溶液調配好后就可以進行噴灑了,時辰最好抉擇在下午4時到6時,水量以將葉片完全噴灑一遍為標準。
⑵光照特彆強的時辰,要拉開遮陽網,以避免強光帶來高溫,影響到小苗的生長速率。下午4點以後,光照較弱時要把遮陽網收攏起來。但是必要注重是遮陽網就像個陰涼棚一樣,能帶給植株一個舒適的環境。
⑶苗期的除草,地上的雜草可以選用除草劑來清除,將除草劑調配成500倍稀液后直接噴灑在地布上就可以了;人工除草時要小心,以避免傷害到植株的根須。
⑷植株易受到蚜蟲的損害,對於蚜蟲,重要以預防為主,可以用氧化樂果800 倍稀液進行噴灑,時辰可以或許抉擇在上午8時到10時,藥量以將葉片完全噴灑一遍為標準。
⑸冬青是比較好的環保樹種,可以吸附很多有毒氣體,也可以有效降低環境的噪音。是不可多得的環保型綠化苗木產品。

主要價值


冬青科
冬青科
冬青科植物紅果綠葉,有的葉緣有刺,供觀賞,如枸骨。冬青的根、葉能消炎解毒,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及燒傷;秤星樹的根可消腫散瘀、清熱解毒,用於治咽喉炎、氣管炎、百日咳、腸炎、痢疾及跌打損傷等;毛冬青的根有清熱解毒、活血通脈之效,用於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腦血栓、血栓性脈管炎、中心性視網膜炎等。少數種含樹脂。
冬青枝葉茂密,樹形整齊,歷來作為城鄉綠化和庭院觀賞植物。我國明朝浙江都司徐司馬,下令杭州城居民在門前遍植冬青樹,數年以後,街市鬱鬱蔥蔥,市民受益。古人將冬青樹排直而種,號稱"冬牆",就是現代人所說的"綠籬"。除供庭院綠化觀賞用外,它的木質堅韌,供細作木工用材。冬青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具有抗性。

本科研究


冬青科
冬青科
本科有狹義和廣義兩種概念。狹義僅含2屬,即 Ilex(包括Byrornia)和Nemopanthus(僅2種,產北美東北部)。Airy-Shaw(1973),Theome,Dahlgren,Young和Takhtajan(1987)以及邱園同仁(1996,以R.K.Brummitt為代表)均主之。廣義則含Phellinaceae,1屬 Phelline,產新喀里多尼亞,12種,和Sphenostemonaceae,亦1屬 Sphenostemon,7種,產中馬來西亞經澳大利亞北部、東部(即熱帶大洋洲)至新喀里多尼亞。共為4屬。Engler各子系統及D.J.Mabberley(1987,1989,1990,1997)和K.Kubitzki(in D.J.Mabberley 1997)均主之。此處採用廣義,則為4屬。
本科的系統位置甚不統一,大致分三派意見。Engler各子系統,先歸Sapindales-Celastrineae,而後,Celastrineae升為Celastrales,則歸於彼。Takhtajan(1987),Cronquist(1968-1988)均置於Rosidae,但Takhtajan冠以超目Celastranae;Thorne,Young兩系統同歸於Theales,以及K.Kubitzki(1997)則歸於Theales,Kubitzki甚至將本科置於包括Diapensiales和Ebenales的廣義的Theales中,且置於Ebenaceae和 Diapensiaceae之間。惟Dahlgren系統將本科置於Corniflorae-Cornales,較Sycnplocaceae和Icacinaceae稍前。中國植物志編輯部認為仍以置於Celastrales附近,與Icaeinaceae最近為妥,歸Rosidae如Takhtajn(1996),其與Celastraceae的區別主要為無花盤,子房每室具1胚珠。
分類學家從花的比較形態研究,提出衛矛科、刺茉莉科(Salvadoraceae)、無患子科、鼠李科、柿科、報春花科等作為冬青科的假想近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