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後已

漢語成語

死而後已,漢語成語,拼音是 sǐ ér hòu yǐ 。意思是死了以後才罷手。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鬥終身。出自《論語·泰伯》。

成語釋義


已:停止。死了以後才罷手。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鬥終身。

成語出處


《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成語典故


臣披肝瀝膽,尚不能補報皇上之恩。今奉詔命,敢不竭力盡忠,~。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八十三回

用法搭配


運用
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褒義 ,指奮鬥終身
示例
1、我馬上就去幫助王良智去,您不知道,今天一大早,我牙都沒刷就去幫助車鋸上的軸,石隊長了解我,為了工作,我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組織上去了解我吧,為了爭取當個光榮的共產黨員,我要把我所知道的一切都貢獻給黨。
2、劉老師倒在工作崗位上,真正是為農史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例句
死而後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人民不會忘記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