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福鎮

重慶市九龍坡區轄鎮

巴福鎮地理環境優越,交通便利,鎮內有白(白市驛)彭(西彭)高等級公路、渝(重慶)津(江津)省級公路以及縱橫交錯的村社公路網路,距成渝高速公路重慶段第一個出口約15公里,入主城區車程約30分鐘。

巴福鎮,隸屬於重慶市九龍坡區,地處九龍坡區西部,東與石板鎮相鄰,南與陶家鎮接壤,西與江津區雙福街道相連,北與走馬鎮白市驛鎮毗鄰,距九龍坡區人民政府駐地18千米,區域總面積18.15平方千米。

清乾隆年間(1736年至1796年),巴福鎮一帶名為福壽場;1993年12月,由巴福鄉改為巴福鎮。截至2019年底,巴福鎮戶籍人口1.6萬人,常住人口3.37萬人。截至2020年6月,巴福鎮下轄3個社區、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福興路1號。

2018年,巴福鎮有工業企業107個,其中規模以上1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歷史沿革


清乾隆年間(1736年至1796年),建場,名福壽場,屬四川省東道重慶府巴縣。
民國十八年(1929年),設巴縣福壽里。民國十九年(1930年)6月,建福壽鄉。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為福壽聯保。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與石壩聯保合併建福石鄉。民國三十年(1941年),福石鄉分設福壽、石壩2鄉。
1958年9月,建福壽公社。
1959年2月,改稱福壽管理區。
1960年12月,復稱福壽公社
1982年10月,福壽公社改為福壽鄉。
1984年8月,福壽鄉更名巴福鄉。
1993年12月,由巴福鄉改為巴福鎮。
1995年3月,從巴南區划九龍坡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巴福鎮地處九龍坡區西部,東與石板鎮相鄰,南與陶家鎮接壤,西與江津區雙福街道相連,北與走馬鎮、白市驛鎮毗鄰,距九龍坡區人民政府駐地18千米,區域總面積18.1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巴福鎮地處淺丘地帶,呈南北長、東西窄形狀;境內無河流、山脈,地勢西高東低,中間有一道土崗由南向北延伸;海拔390米,高差110米;西面最高點海拔419.8米,東面最低點海拔270米。
氣候
巴福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8.4℃,極端最低氣溫-1℃,極端最高氣溫40℃;0℃以上持續期342天;無霜期年平均349天;年平均降水量1151.5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約為156天,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5月最多。
水文
巴福鎮境內河道張家溝屬大溪河支流,從石馬1社至石馬6社,流經境內石板鎮梅樂村,境內總長2千米,年均徑流量0.2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巴福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暴雨洪災、山體滑坡等;旱災、暴雨洪災每年均有發生;暴雨洪災時伴隨大風、雷擊、山體滑坡等災害;嚴重的一次暴雨洪災發生在2007年7月,造成農房倒損上百間,農作物受損面積接近200畝,經濟損失約50萬元。

自然資源


巴福鎮自然資源有頁岩、堅石等。2011年,巴福鎮有耕地面積1.2萬畝,人均0.8畝。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巴福鎮下轄1個社區,6個行政村;下設4個居民小組、83個村民小組。
社區巴福鎮社區
行政村西和、鍾鶴、石馬、趙壩、天坪、五根
截至2020年6月,巴福鎮下轄3個社區、6個行政村:
社區福壽社區、西城新苑社區、九龍西苑社區、
行政村西和村、鍾鶴村、石馬村、趙壩村、五根村、天坪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巴福鎮戶籍總人口1393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491人,城鎮化率25.1%;另有流動人口4709人。總人口中,男性7040人,佔50.5%;女性6896人,佔49.5%;以漢族為主,佔99.61%;有苗、彝、壯、布依、侗、土家、普米等13個少數民族,佔0.39%;超過10人的少數民族有苗、土家2個民族,其中土家族17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29.82%;苗族16人,佔28.07%。2011年,巴福鎮人口出生率8.23‰,人口死亡率6.54‰,人口自然增長率1.6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12.6人。
2017年末,巴福鎮常住人口為21155人。
截至2018年末,巴福鎮戶籍人口為15718人。
截至2019年底,巴福鎮戶籍人口1.6萬人,常住人口3.37萬人。
巴福鎮實景
巴福鎮實景

經濟


綜述
2011年,巴福鎮財政總收入3948萬元,比2010年增長81.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887萬元,比2010年增長33.7%;人均財政收入2833元,比2010年增長81.7%。2011年,巴福鎮農民人均純收入10100元。
2018年,巴福鎮有工業企業107個,其中規模以上1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農業
2011年,巴福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200萬元,農業增加值580萬元。巴福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巴福鎮生產糧食2077噸,人均149千克,其中水稻1153噸。巴福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水果、油菜、花生、芝麻、花椒、嫩玉米、蓮藕等。2011年,巴福鎮花椒種植面積230畝,產量12.7噸;蔬菜種植面積2970畝,產量2787噸,主要品種有蓮藕、苦瓜等。巴福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巴福鎮生豬飼養量1280頭,年末存欄1280頭;家禽飼養量5.4萬羽。2011年,巴福鎮水果種植面積1015畝,產量225噸,主要品種有梨、柑、橘。巴福鎮漁業以淡水養殖為主。2011年,巴福鎮魚塘養殖面積260畝,產量99噸,主要品種有草魚、鰱魚、鯽魚。2011年,巴福鎮漁業總產值99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5%。
工業
巴福鎮工業以機械加工、食品加工、包裝、物流、建築材料為主。2011年,巴福鎮工業總產值為23.6億元,比2010年增長30%,工業增加值3.6億元。2011年,巴福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家,職工345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6.6億元,比2010年增長30%,其中有大中型工業企業1家,職工66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1億元,比2010年增長10%。
商貿
2011年末,巴福鎮有商業網點60個,職工800人。2011年,巴福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5億元,比2010年增長20%;有城鄉集貿市場1個,貿易成交額1.2億元。
金融
2011年末,巴福鎮有2家金融機構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5.3億元,比2010年增長23%;人均儲蓄27237元。

文化


地名由來
巴福鎮因該地早年建有數座廟宇,前來求福求壽者眾多,清乾隆年間(1736年—1796年)形成集市福壽場,因此得名。

地方特產

巴福鎮實景
巴福鎮實景
巴福鎮的釀酒業歷史悠久。早在一九八四年,全鎮發展以高粱為主要原料生產白酒的企業就有9家,同時,引進瀘州老窖生產技術,生產濃香型曲酒,年產白酒最高達60萬公斤。

交通


2011年,巴福鎮有縣鄉(鎮)級公路11條,總長23千米。巴福鎮內有多條快速路跨鎮而過,華岩隧道西延伸段連通九永高速,快速路一縱線直通江津區、沙坪壩區、北碚區,珊瑚大道連通G5001高速,軌道交通5號線延伸線在巴福鎮設有1個站點,在建渝昆高鐵在巴福鎮預留站點,並有多條跨區公交線路。
巴福鎮地圖
巴福鎮地圖
巴福鎮地理環境優越,交通便利,鎮內有白(白市驛)彭(西彭)高等級公路、渝(重慶)津(江津)省級公路以及縱橫交錯的村社公路網路,距成渝高速公路重慶段第一個出口約15公里,入主城區車程約30分鐘。於2011年09月08日新開毛線溝—巴福(487路)公交線路,成為巴福鎮第一條直通城區的公交線路,有效地解決巴福地區的市民出行並保證重慶交通大學新校區師生交通出行問題。

社會


鎮情簡介

巴福鎮實景
巴福鎮實景
巴福鎮地處重慶九龍坡區,面積18平方公里,人口1.2萬。鎮內水、電、氣、路、視、訊、排污設施齊備暢通。全鎮有小二型水庫三座,場鎮自來水日供水能力1000噸,日污水處理能力500噸,天然氣日供量1600立方,電力能承載各種工農業加工,有線電視實現光纖聯網,實施了信息上網工程,程式控制電話進入千家萬戶。

農業現狀

巴福鎮實景
巴福鎮實景
全鎮還建成了蓮藕基地、伏淡秀水果基地、蔬菜育苗基地、花卉基地。其中大岩口蔬菜種苗基地,位於巴福鎮天坪村,專業繁育各種蔬菜種苗。基地內建有標準鋼架大棚120個,大棚面積100畝,採用管網灌溉節水方式,生產道路硬化,實行標準化生產。種苗除供石橋鋪市場外,還遠銷至廣安、遂寧等地。巴福鎮每年蓮藕種植面積均在3500畝以上,主要集中在西合村、鍾鶴村,品種以鄂蓮5號、7號等優良品種為主。重慶蜀都花卉有限公司註冊資金50萬元,落戶巴福鎮西合村3社。佔地60畝,經營花木,承接園林綠化工程。種植區內,環境優美,吃、住、玩設施齊備,成為鄉村旅遊的好去處。古洞伏淡季水果基地以黃花梨豐水梨為主,從一九九六年開始在天坪村2、3、4、5、6、7、8社栽種,規模達1100畝,已成豐產果林。水果果質細膩化渣,水份豐富,甜度適中,老少皆宜,深受市場歡迎。巴福鎮的釀酒業歷史悠久。早在一九八四年,全鎮發展以高梁為主要原料生產白酒的企業就有9家。
巴福鎮招商引資的人文環境有口皆碑。土壤肥沃,環境優美。是一個既具有良好的軟、硬投資環境,又極具發展前景,既擁有重慶主城區極大的農副產品銷售市場,又擁有大量可開發利用的農業土地人力資源的新興直轄市城郊鎮,是從事農產品種植、加工及銷售的絕佳之地。

經濟發展

巴福,是九龍坡區西部毗鄰江津的一個小鎮,幅員面積僅18平方公里,人口僅12000人,曾經礦產資源貧乏,地理位置偏僻。進入21世紀,但巴福場鎮上找不到一家像樣的歌廳,看不到一幢現代建築。此前,鎮域每年的工農業生產總值從未超過5000萬元,財政收入更是微乎其微,經濟社會發展始終低速徘徊。時光荏苒,歲月流逝。幾年後的今天,當人們已經習慣淡忘巴福的時候,這個小鎮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地區工農業生產總值急速增加,財政收入成倍增長,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均呈良好態勢。2005年,在全區綜合目標考核中,巴福鎮從多年的末等獎位置,躍升至“二等獎”。預計2006年全鎮GDP將超過3.4億元,稅收突破800萬元。

基層建設

鎮黨委把“人本管理”引入基層組織建設,一切以人為基本出發點,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主動性,調動人的積極性,尊重人、教育人、培養人,從而增強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一是注重科學管理。鎮黨委一改過去黨政事務決策“一鍋煮”的作法,黨政分工不分家,黨委抓大放小,政府積極主動,工作效率得以明顯提高;同時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把經過實踐檢驗的行之有效的經驗和做法,如公車使用管理、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管理、重點項目考核等方面的管理辦法,通過制度固定下來,使管理工作走向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二是堅持班子團結。鎮黨委、政府一班人通過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和“樹立直轄意識、更快更好發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進一步落實談心交心活動,整合各種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注重協調,精誠團結,在班子內部形成了“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良好氛圍。三是狠抓隊伍建設。一方面在全鎮廣大黨員幹部中倡導學習之風,在強化理論學習的同時,組織幹部分批到市內外參觀學習,既開闊了眼界,又拓展了思維,更解放了思想;另一方面以先進性教育活動,把幹部作風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實幹精神和昂揚鬥志,鍛就了一支為民、務實、奉獻、清廉的幹部隊伍,為搞好各項事業提供了優秀的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搶抓機遇

2005年華福大道全線貫通,此時的巴福,近鄰白彭公路,遠望成渝高速,扼守華福大道,連接主城二環,區位優勢日趨明顯,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期。鎮黨委堅信機遇只屬於有準備的人,牢牢抓住歷史機遇,奮發有為,迎難而上,邁出了巴福經濟騰飛的關鍵一步。一是超前謀划,搶抓機遇。在區委做出加快西部新城建設的決定之前,鎮黨委、政府敏銳把握形勢發展的細微變化,果斷做出應時應勢的決策,在鎮級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負債完成了全鎮總體規劃和數字化地形圖測繪,為經濟發展和土地開發作好了充分準備,使區委、區政府放心地把西部新城建設的核心啟動區放在了巴福,助推巴福駛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二是無私奉獻,負重圖強。在租地拆遷工作中,黨政領導身先士卒、率先垂範,全鎮幹部發揚苦幹實幹、團結拼搏、負重圖強的“巴福精神”,全面完成涉及27個合作社,流轉土地面積5000餘畝,搬遷農戶900餘戶、3000多人的艱巨任務,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一期佔地僅用20天時間完成1200餘畝土地的流轉拆遷,確保無一例安全事故和上訪事件發生,創造了重慶市一流的土地流轉拆遷速度,使九龍園區C區道路工程提前進場施工,拉開了西部新城建設的序幕。三是審時度勢,破局騰飛。江津雙福工業園區與巴福鎮近在咫尺,有著不可比擬的郊縣政策優勢;九龍園區C區入駐,使巴福可控發展面積減半,自主開發能力減弱。“夾縫之中思出路,彈丸之地謀發展”的逼人態勢便成了鎮黨委必須破解的一道難題。鎮黨委、政府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做出了符合鎮情、行之有效的工作部署:實施“園場互動”發展戰略,打造巴福市級小企業創業基地,大力發展為C區大型企業服務、配套的中小型企業,實現了工業園區發展與場鎮拓展的互補共贏局面。

營造環境

栽好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鎮黨委依託九龍園區投資修建的“一縱三橫”道路,一手抓硬體,積極搞好基礎設施建設;一手抓軟體,切實改進機關工作作風,為企業、商家落戶巴福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為巴福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一是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通過依託九龍園區C區開發,進一步完善水、電、氣、路、下排等配套設施,改善交通、通信、能源、環保等硬體環境。另一方面鎮政府突破資金瓶頸,負債完成了場鎮環道硬化工程,實施路燈工程,進一步優化、美化場鎮投資環境。九龍園區投資2.6億修建的“一縱三橫”道路已全面竣工,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基本實現“七通一平”。二是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鎮黨委、政府進一步轉變職能,強化對招商引資工作的統籌和協調力度,理順了各部門關係,暢通了辦件渠道,真正做到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同時在提升招商引資檔次上下工夫,堅持內外並舉、有選擇的招商,一大批能耗少、污染小、投資大、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稅收貢獻大的勞動密集型和高新科技型企業紛紛入駐,形成了與九龍園區C區大型企業配套的中小企業產業鏈。巴福市級小企業創業基地已引進金焰包裝廠、萬達機器廠、愛輝機械廠、碧隆公司、永鑫機械廠等49家企業,中小企業集群規模初現,生機勃勃,把巴福帶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高潮。與此同時,巴福鎮加大休閑旅遊產業的引資力度,積極做好與工業發展配套的服務業,培育了巴福狗肉、雲水山莊度假村等一批餐飲、休閑、娛樂項目,並以此聚集人氣,營造氛圍,進一步優化了地區發展的軟環境。

和諧發展

執政為民是黨的基本宗旨。鎮黨委深刻認識到,只有把發展經濟的成果惠及群眾,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與信任。為此,黨委、政府突出抓好社會各項事業,努力服務群眾、回報群眾。全鎮離任老幹部的年終補助增加了3倍;弱勢群體倍受關注,救助標準逐年提高;政府實施免費培訓再就業工程,探索出“先定崗,后培訓”的有效辦法,積極破解農民工就業難題,使近200名失地農民走上了培訓就業之路;場鎮文化廣場、敬老院、鎮多媒體會議室、村辦公室、醫療室等場所紛紛建成,解決了基層組織建設和全鎮群眾文體活動、看病就醫等實際問題。今年夏季,趙壩村三個合作社出現危岩滑坡險情,鎮政府迅速決定對三個合作社整體搬遷。在拆遷工作中,由於政府重視群眾提出的問題,宣傳到位,補償到位,使得群眾也能理解政府的舉措,致使工作快速完成,並得到群眾的高度讚揚。巴福鎮真誠愛民、實在惠民的舉措既促進了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和諧發展,又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維護了社會穩定,受到了全鎮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全鎮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到處呈現出勃勃生機,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中邁出了堅實一步。如今,華福大道建成通車,九龍園區C區入駐,鎮域內“一縱三橫”道路全線貫通,市繞城公路擦身而過,巴福已日漸成為九龍坡區西部乃至渝西經濟走廊前沿至關重要的交通樞紐。良好的發展大環境,加之巴福人“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實踐精神,巴福鎮已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我們有理由相信,巴福在不遠的將來,將成為我區又一顆經濟騰飛、社會進步的璀璨新星!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巴福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85人,專任教師5人;小學1所,在校生592人,專任教師3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89人,專任教師3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巴福鎮主要學校有巴福鎮中學,巴福鎮中心小學。2011年,巴福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5萬元,比2010年增長67%;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
科技事業
2011年末,巴福鎮有各類科技人才41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0人,經營管理人才100人,技能人才300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巴福鎮有文化藝術團體5個;電影放映單位1個,年放映72場次,觀眾達35000人次;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544平方米;公共閱覽室1個,建築面積60平方米,藏書6213冊;有文化行業從業人員4人,占社會從業人員的9%。2011年末,巴福鎮有體育場地8處,有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人;每年定期舉辦體育活動有農民運動會比賽、登山比賽、釣魚比賽、門球比賽、地擲球比賽等;100%的社區和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5%。2011年末,巴福鎮有廣播喇叭20隻,廣播綜合覆蓋率100%。2011年末,巴福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30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巴福鎮有衛生院1所;病床11張,固定資產總值273.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9人。2011年,巴福鎮醫療機構完成門診32224人次,出院病人84人次。2011年,巴福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零,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3026人,參合率100%;孕產婦死亡率為零。
社會保障
2011年,巴福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68戶,人數95人,支出26萬元,比2010年增長10%,月人均230元,比2010年增長5%;城市醫療救助4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0人次,共支出0.5萬元,比2010年增長20%;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15人次,支出2萬元,比2010年增長5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3戶,人數336人,支出22萬元,比2010年增長15%,月人均60元,比2010年增長5%;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6人,支出17萬元,比2010年增長3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5人,支出13萬元,比2010年增長20%;農村醫療救助38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77人次,共支出1.5萬元,比2010年增長25%;農村臨時救濟30人次,支出8萬元,比2010年增長15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9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5萬元,比2010年增長40%;社會福利費8萬元,比2010年增長35%;有社會服務單位1個,床位120張。2011年,巴福鎮新增就業人員305人,有75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5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0.01%。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巴福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總長度12.5千米,鄉村遞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1600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20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7200件,征訂報紙1000份、期刊4000冊;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固定用戶比2010年提高6個百分點;移動用戶比2010年增加1400戶,移動用戶比2010年提高26個百分點。
道路
2011年末,巴福鎮道路鋪裝面積0.8平方千米。
給排水
2011年末,巴福鎮有自來水廠2座,鋪設幹線水管20千米,年工業用水4萬噸、生活用水2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5000米,污水治理工程1項,污水處理廠1座,日污水處理能力500噸,工業廢水處理率80%。
供電
2011年末,巴福鎮有22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有主變壓器92台;綜合電壓合格率99.6%,供電可靠率99.8%。
燃氣
2011年末,巴福鎮有天然氣(煤氣)管線10千米,供(加)氣站1個,天然氣(煤氣)用戶579戶,其中工業用戶44戶,居民用戶535戶,燃氣普及率為90%,月天然氣(煤氣)平均用量4.4萬立方米。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巴福鎮有花台20個,園林廣場1個,綠化面積0.7萬平方米。

旅遊


風景名勝

福壽公園
福壽公園步道約2.3千米,起於水口,止於善堂,呈東西走向;共有棧道4處,六角亭2座,半月亭1座,廊橋1座,崖洞1處,甘泉2眼,雕塑10個,廣場1處。
巴福鎮
巴福鎮

獲得榮譽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巴福鎮為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