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曉月

王永春執導電影

電影製作基本信息

製作:峨眉電影製片廠、廣元市旅遊局、成都嘉潤集團文化創意公司

原著:譚楷

幕後製作


取材真實故事

抗日戰爭時期,我國北方大部分國土淪喪,很多學生逃亡入川,川北廣元、昭化即成為重要的中轉站。在這個地方發生過一個真實的愛情故事,故事的男主角叫傅平。1942年,21歲的他作為一個逃難學生來到昭化,和他入住客棧店主的女兒柳曉月演繹了一場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後來傅平北上參加抗日。新中國成立后,他遊歷世界各地,成了一名學貫中西的翻譯家。傅平老年的時候想回到昭化尋根,想找回他年輕時候伴隨他的那盞油燈,回想當年曉月為他挑腳上泡泡的時候,為他煮鹹菜稀飯的時候……都有一盞油燈伴隨著他,這盞清油燈對他來說一直是魂牽夢繞。60年後,當傅平回到昭化來找尋這些足跡的時候,已是物是人非,曉月已經作古了。他聽附近的鄰居講,曉月為了這段戀情,整整等了他60年,終身未嫁……

展現利州山水

作家譚凱根據這個真實故事創作出了中篇小說 《古城曉月》。因為這段真實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昭化,為了宣傳廣元旅遊資源,擴大昭化古城的知名度,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馬寧執筆,把小說改編成了山水風光情感故事片《昭化曉月》。在改編過程中,劇組充分考慮如何把廣元的山、廣元的水、廣元的人、廣元的旅遊資源有機地融合在影片中。
這部電影採用了兩條線來展現廣元的人文歷史和旅遊風光:第一條線是1942年,抗戰時期,北方學生逃難到四川境內的廣元,沿途就會看到很多廣元的旅遊風光,進入明月峽、千佛崖,通過劍門蜀道,千難萬險地跋涉到了昭化。在昭化期間,傅平和柳曉月上山採藥、談戀愛的戲中就把古蜀道的景點串了進去,包括劍昭古驛道的寡婦橋、鐵三橋等;第二條線是60年後,晚年的傅平到廣元昭化來尋找他當年的那段戀情,展現了今天的廣元的新面貌,傅平去皇澤寺、昭化古城及境內的龍門書院、文廟、春秋苑客棧、葭萌客棧、大朝古道、嘉陵江碼頭等景點,跟隨傅平的足跡,廣元的旅遊風光自然融入到鏡頭中。

全新模式拍攝

這部電影被定位為山水風光情感故事片。省委宣傳部要求,數字電影《昭化曉月》年底上中央六套電影頻道播出;2010年,在上海召開的世博會上,要把山水風光情感故事片《昭化曉月》作為禮品贈與國際友人。“其實,各旅遊景區也拍攝過不少山水風光電影,其中《廬山戀》、《少林寺》、《神秘的大佛》等都非常有名氣,這些影片當年都是由峨眉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這次,我們打破了常規,創新模式,由民營企業、政府部門、峨眉電影製片廠三方聯合拍攝,這是一個全新的模式,是一種探索和創新。”採訪中,成都嘉潤集團文化創意公司項目代表、該片總監製楊磊告訴記者。促進旅遊重建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廣元遭受重創。去年下半年,省工商聯組織四川地區的民營企業家到廣元地區支援災后重建,民營企業家們看到廣元大好的風光毀於地震,感到萬分揪心,便積極思索怎樣幫助廣元的旅遊產業恢復重建。三方聯合拍攝電影《昭化曉月》將有力地促進我市災后旅遊重建。
這部電影將於10月20日在廣元試映。人們將通過電影,重新認識廣元的山、水、人,重新認識廣元的旅遊資源。

女主演遴選難

該片男主角傅平青年時期的扮演者,很快就確定由 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的大三學生李碩然扮演。而劇組在選擇飾演“昭化妹”柳曉月的女主演時,卻花費了不少力氣。女主角年齡要求在20歲左右,身高1.65米左右,必須具備淳樸、善良、靈巧、瓜子臉、身材苗條、潑辣美麗,且具有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這樣才能把40年代柳曉月的形象展現出來。6月30日至7月10日期間,由市旅遊局牽頭在廣元境內海選,來報名的有40餘人,但因為沒有表演基礎,劇組都不太滿意。沒辦法,劇組跑遍了成都的6所高校,才最終選出了畢業於 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表演系學生田璐菡。
“柳曉月對人很熱情。對什麼事情都好奇,特別單純,有一種山野之美,具有溫柔細心等特點,我覺得所有好的東西都集於她一身。”7日上午,在昭化古城文廟拍攝現場,長相清秀、束著一根長辮子、穿著一身古樸的碎花衣服的女主演田璐菡告訴記者。

關於《昭化曉月》


四川首部風光情感故事片、廣元旅遊災后重建推出的重頭戲《昭化曉月》25日在蓉首映。此間文化名人 流沙河、魏明倫、林文詢,以及《昭化曉月》劇組主要成員等出席了首映式。
《昭化曉月》根據著名作家譚楷的同名小說改編。小說寫於2005年,以此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當時的唯一讀者流沙河先生讀後對譚楷說,小說故事讓我非常感動,我非常喜歡這部作品。但我不曉得年輕人喜不喜歡這種古典的愛情故事,現在時興的是閃婚。譚楷聽了流沙河的話后,把小說壓到了箱底。
汶川大地震中,廣元的旅遊業遭到重創。當地除修繕被震壞的旅遊設施、恢復接待能力外,謀划從文化宣傳上重振廣元旅遊。經過認真的調研,廣元在聽取成都一批作家、文化策劃專家的意見后,決定投資將《昭化曉月》拍成高清電影。這一計劃得到了成都嘉潤置業集團公司的響應,該公司也因此觸電,成為成都首家投資電影的民營企業。
《昭化曉月》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峨眉電影製片廠、廣元市旅遊局等聯合攝製,於去年8月在國家4A景區昭化古城開機拍攝,去年12月殺青。該片講述了抗戰時期,全國各地學生流亡四川,川北廣元、昭化成為重要中轉站。青年學生傅平在昭化期間,與店主之女柳曉月相遇,發生了纏綿悱惻的戀情。為了抗戰,傅平繼續流亡,後來投筆從戎,與曉月斷了聯繫。六十年後,大翻譯家傅平再訪昭化,而曉月剛剛病逝。據其侄女說:“姑姑終身未嫁,不曉得她在等哪個。”
該影片通過青年學生入川,展現了蜀道優美的自然風光,包括劍門蜀道的曾家山、明月峽、皇澤寺、千佛崖、昭化古城、大朝古道、劍門關、翠雲廊等名勝。
據悉,廣元方面正力爭將《昭化曉月》作為代表四川的參展影片,進入2010年上海世博會。目前電影《昭化曉月》已在成都公映,並即將在中央電視台影視頻道放映。

相關媒體報道


(一)譚楷與電影《昭化曉月》

《四川科技報》特約記者 董仁威 2010年1月25日上午,筆者應邀參加了在成都新世紀電影城舉行的電影《昭化曉月》首映式。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朱丹楓、“昭化”所在地廣元市副市長鄧光志等市領導及峨眉電影製片廠負責人出席了首映式,《昭化曉月》劇組編劇譚楷,導演王永春,女主角柳曉月扮演者田潞函等與觀眾見了面。
《昭化曉月》是根據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譚楷同名小說改編並由譚楷擔任編劇,峨眉電影製片廠攝製的。
2005年,在紀念抗戰勝利60年的日子裡,譚楷根據資料,以真人真事為藍本寫作的小說《昭化曉月》完稿。他交給摯友、著名詩人流沙河提意見。流沙河看了這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後很感動,但他沒有把握這部小說是否能得到年輕人的喜歡。因為現代年輕人的時尚觀念是“閃婚”,閃電般地結婚,又閃電般地離婚,對於“天長地久”的古典愛情不知還感不感興趣。一瓢冷水使譚楷將這部小說壓在箱底。
五年後,一個偶然的機會,這部小說得到了一家投資電影的民營集團公司的青睞,並由峨眉電影製片廠用了4個月時間完成,很快獲得國家電影局的“龍標”,立即被中央電視台電影電視頻道購買。
《昭化曉月》的故事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的,現小說的原型男主人公尚健在,女主人公在2002年去世。電影《昭化曉月》描述了這對相戀一生的情人的故事。抗戰期間,大批流亡學生從北方古蜀道步行入關,昭化古鎮是入關第一站。燕京大學學生傅平在隨著一批奄奄一息的師生逃到昭化一客棧時,受到清純美貌的昭化姑娘柳曉月無微不至的關照,產生了愛情。但傅平為了抗日救國,參加了遠征軍,怕誤了曉月青春,寫信要她不要等他,隨即失去了聯繫。60年後,已成大翻譯家的傅平教授已到垂暮之年,開始進行週遊世界的告別之旅,最後一站選在昭化,尋找初戀情人,並與之告別。經過許多周折,傅平找到的是曾在昭化擔任小學校長、終生未嫁的柳曉月為照顧患流感的學生而染病剛去世的消息,看到了柳曉月垂暮之年的照片,以及聽到柳曉月侄女說的一句話:“姑姑終身未嫁人,曉得她在等哪個喲?”
峨嵋電影製片廠的青年演員田璐菡成功地塑造了柳曉月這一昭化姑娘的動人形象。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有三個情節使我這個已近暮年、淚腺萎縮的“年輕老人”熱淚盈眶:一是在柳曉月不準傅平多吃硬飯,說前一日一個逃難學生餓極后吃了大量米飯而被脹死的教訓時;二是柳月向傅平傾訴剛得到大哥在抗日前線犧牲的消息,得到陣亡通知書,一個大家庭的擔子落到她孱弱的肩上時;三是她在風雨中狂奔著送乘木船遠去的傅平時。不久前,我曾去昭化古城考察,還寫過一篇考察記,但直到我看過田璐菡演的柳曉月,我才相信了“到了昭化,不想爹媽”那句話。
譚楷的電影《昭化曉月》面世了,他的小說《昭化曉月》也刊載在《四川文學》2010年一期上。我為老友的成功倍感高興。譚楷除了寫詩以外,最擅長的是寫報告文學。他寫的一系列關於研究熊貓的專家的報告文學,我大多看過,有的還是第一讀者。他在報告文學中傾注了一個詩人特有的激情,充滿了人性關懷,篇篇都讓我激動不已。看了譚諧編劇的《昭化曉月》,也感受到了他那一如既往的激情。這部不能算作大片的電影《昭化曉月》,在經歷過震耳欲聾的各種大片的大轟大炸以後,猶如一股淙淙流淌的清泉,一陣拂面而來的春風,帶來一股清新的氣息。在大片中長大起來的年輕人,來看看這部讓人柔腸寸斷的電影吧,你一定會得到另一種不同尋常的享受!

(二)川首部風光情感電影《昭化曉月》上映

香港《文匯報》駐四川記者朱琳、王程民成都2010年1月26日電
2010年1月25日上午,由成都嘉潤集團與峨眉電影製片廠攜手精心打造的四川省首部風光情感電影《昭化曉月》首映式暨新聞發布會,在成都東方世紀電影廣場7號放映廳舉行。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朱丹楓、廣元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永君、廣元市政協副主席嚴明清、成都嘉潤集團董事長陳先德以及導演和主要演職人員等出席了首映式。廣元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鄧光志參加並主持了本次會議。
據介紹,電影《昭化曉月》根據譚楷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抗戰期間,大批流亡學生入川,昭化古鎮是第一接待站。來自北平的大學生傅平,與客棧義工柳曉月相遇並燃起了愛情的火花。為了抗戰,傅平投筆從戎,無奈與曉月失去聯繫。雖然曉月終身未嫁,但當六十年後垂暮之年的傅平再訪昭化,曉月卻剛病逝。
廣元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鄧光志在首映式上表示,5.12大地震使廣元的旅遊業受到重創。地震後,廣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的恢復重建,明確提出把旅遊業作為災後重建的先導為產業、動力產業、惠民產業。為了從文化宣傳助力廣元旅遊重振,廣元市決定投資拍攝高清電影《昭化曉月》。《昭化曉月》將觀眾帶進嘉陵江畔、風光如畫的昭化古城,並且告訴世界,災後的四川更加美麗,災後的廣元更加美麗。據悉,《昭化曉月》已獲得了國家電影局的“龍標”,被中央電視台電影電視頻道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