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水狐
濰水狐
《徠濰水狐》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
濰邑李氏有別第。忽一翁來稅居,歲出直金五 十,諾之。既去無耗,李囑家人別租。翌日,翁至,曰:“租宅已有關說,何欲更僦他人?”李白所疑。翁曰:“我將久居是;所以遲遲者,以涓吉在十日之後耳。”因先納一歲之直,曰:“終歲空之,勿問也。”李送出,問期,翁告之。過期數日,亦竟渺然。及往覘之,則雙扉內閉,炊 煙起而人聲雜矣。訝之,投刺往謁。翁趨出,逆而入,笑語可親。既歸,遣人饋遺其家;翁犒賜豐隆。又數日,李設筵邀翁,款洽甚歡。問其居里,以秦中對。李訝其遠。翁曰:“貴鄉福地也。秦中不可居,大難將作。”時方承平,置未深問。越日,翁折柬報居停之禮,供帳飲食,備極侈 麗。李益驚,疑為貴官。翁以交好,因自言為狐。李駭絕,逢人輒道。
邑紳聞其異,日結駟於門,願納交翁,翁無不傴僂接見。漸而郡官亦時還往。獨邑令求通,輒辭以故。令又托主人先容,翁辭。李詰 其故。翁離席近客而私語曰:“君自不知,彼前身為驢,今雖儼然民上,乃飲䊚而亦醉者也。仆固異類,羞與為伍。”李乃託詞告令,謂狐畏其神 明,故不敢見。今信之而止。此康熙十一年事。未幾,秦罹兵燹。狐能前知,信矣。
異史氏曰:“驢之為物,龐然也。一怒則踶趹嗥嘶,眼大於盎,氣 粗於牛;不惟聲難聞,狀亦難見。倘執束芻而誘之,則帖耳輯首,喜受羈勒矣。以此居民上,宜其飲糙而亦醉也。願臨民者,以驢為戒,而求齒於狐,則德日進矣。”
濰邑:濰縣。今屬山東省濰坊市。別第,猶別業、別墅,本宅之外的 宅邸。
稅居:租賃住處。
直:值的本字,價。
關說:此謂彼此已通過協商,有定約。關,通。《史記·佞幸列傳序》:“公卿皆因關說。”
趨: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秦中:指今陝西省中部。
承平:相承平安,謂太平。
折柬:裁紙寫信,此指請柬。居停,寄居之處;此指居停主人。《宋 史·丁謂傳》:“帝意欲謫(寇)江、淮間,謂退,除道州司馬。同列不敢 言,獨王曾以帝語質之,謂顧曰:‘居停主人勿復言。’蓋指曾以第舍假也。”
紳:士大夫。詳見前《三生》注。
結駟於門:車馬盈門,謂來人眾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 貢相衛,而結駟連騎,排藜藿,入窮閻,過謝原憲。”
傴僂接見:十分恭敬地接見。傴僂,鞠躬,恭敬貌。賈誼《新書·官 人》:“柔色傴僂。”
民上:此據山東省博物館本,原作“上民”。
飲䊚(duī堆)而亦醉者:吃蒸餅也會醉的人,喻貪財而無恥者。崖 令欽《教坊記》:“蘇五奴妻張四娘善歌舞有邀迓者,五奴輒隨之前。人慾得其速醉,多勸酒。五奴曰:‘但多與我錢,吃子亦醉,不煩酒也。’”,蒸餅。《玉篇·食部》:“蜀呼蒸餅為䊚。”
康熙十一年:即公元一六七二年。
秦罹兵燹(xiǎn 顯):秦,指今陝西省。據《清史稿·聖祖本紀》載,康熙十三年(1674)冬,陝西提 督王輔臣反,清廷派兵鎮壓,至康熙十五年(1676)王輔臣投降,戰亂才得 平息。
徠踶(dì弟)趹(jué蹶):前腿踢出,後腿蹶。
盎:盛器,腹大口小。
束芻:一把草。
帖耳輯首:垂耳低頭,表示馴順。
臨民者:治理人民的人,謂地方長官。
濰縣李姓家有一所別墅。忽然一個老翁來租賃房屋,每年出價五十兩銀子,李某應許了。老翁走後就沒有音信,李某囑咐家人向別人出租。第二天,老翁來了,說:“租房子的事已經談妥,怎麼要改租給別人呢?”李某說明了自己的懷疑。老翁說:“我要長久住在這裡,所以遲遲沒來,只是由於所選的搬遷吉日是在十天之後罷了。”於是先交納一年的租金,說:“整年空著,你也不要過問。”李某送老翁出門,問明遷入的日期,老翁告訴了他。過期好幾天了,也竟沒有音信。待去探看,原來門從裡面關著,炊煙升起而人聲雜亂。李某為此驚訝,遞上名帖去拜訪。老翁快步而出,把李某迎接進去,談笑可親。李某回家后,派人把禮物送到老翁家;老翁對來人犒勞賞賜也很豐厚。又過幾天,李某設宴請老翁,親切融洽都很歡快。問老翁的家鄉,老翁回答是陝西中部。李某因距離之遠感到驚訝。老翁說:“你的家鄉是福地。陝西中部不可以居住了,大難將要發生。”當時正太平,李某放過這話而沒有深問。過了一天,老翁寫請帖回報房主的禮遇,提供的飲食、環境,都非常奢華美麗。李某越發吃驚,懷疑老翁是貴官。老翁因與李某交往甚好,就說自己是狐狸。李某驚詫極了,遇到人總是說起。縣裡士紳聽說這奇事,以至狐翁那裡每天車馬盈門,都願意和狐翁結交,狐翁對來者無不恭恭敬敬地接待。漸漸郡里的官員時常和狐翁往來。唯獨縣令求與狐翁交往,狐翁總是託故推辭。縣令又托房主人事先為之疏通,狐翁又推辭了。李某追問推辭的原故。狐翁離開座位貼近客人而小聲說:“你自然不知道,他前身是驢,今天雖然大模大樣地高居民上,畢竟是個吃麵餅也醉的東西。我本不同於人類,但也羞於與他為伍。”李某便假託狐翁的話稟告縣令,說狐翁畏懼縣令的神明,所以不敢見他。縣令相信了這話就打消了見狐翁的念頭。這是康熙十一年的事。沒過多久,陝西遭到兵火之災。狐能預測未來,是真的。
異史氏說,“驢作為一種動物,可是個大東西。一發怒就踢蹬嗥叫,眼瞪得罐子大,氣喘得如牛粗;不僅聲音難聽,樣子也難看。假若拿一捆草來引誘它,它就俯首帖耳,高高興興受籠頭韁繩的束縛了。讓這東西高居人民之上,該當它吃麵餅也醉呀!惟願當官治民的,以驢為借鑒,而求與狐翁交往,德行就每天都有進步了。”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