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淡碑
明代的一塊墓碑
扯淡碑,是相傳為明代的一塊墓碑。碑首橫刻“再不來了”4個字,碑正中豎刻“泰極仙翁脫骨處”7個大字,而“泰”字左右“扯淡”二字特別明顯,因此民間稱其為“扯淡碑”。
全碑共刻111字。這塊碑無墓主人姓名,也無確切立碑時間,碑文藏頭露尾,撲朔迷離。1984年由河南淇縣城北下關八角樓西寺院遷至摘心台公園內。
扯淡碑是河南淇縣名勝之一,原在北關八角樓西祖師廟內,文化大革命時被推倒在農機公司井台上,1984年4月遷入摘心台公園,並複製完好。
碑身高178厘米,寬86厘米,厚18厘米,碑座寬102厘米。
高15厘米。碑圓首上端一行橫字“再不來了”,下面是兩個醒目大字“扯淡”。這就是扯淡碑的名稱由來。
碑陰圓首處豎刻“碑陰”2字。正中豎刻“為善最樂”4個大字。兩側各有聯語一幅,右刻“不負三光不負人不欺鬼神不欺貧”。左刻“有人問我修行法只在虛靈自然間”。碑陰共刻34字。全碑共刻111字。因碑上有扯淡2字,所以群眾都稱其為扯淡碑。該碑的奇特之處在於墓碑無墓主人姓名,無立碑時間,碑文藏頭露尾,撲朔迷離。
碑首橫刻“再不來了”4字。碑的正中豎刻“泰極仙翁脫骨處”7個大字,“處”字已殘。“泰”字右刻“扯”,左刻“淡”。扯字下豎刻“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訪道雲夢修真事迹已詳載甲申記矣予等不敢再贅翁”2行32個字。淡字下面豎刻“生不言壽莫考其紀或曰一十有二紀卒曰然四空門人清琴棋書畫抱病老人立”2行32個字。正面共刻77個字。
扯淡碑的經歷可謂坎坷,然而也僥倖。經過直奉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扯淡碑都沒有遭到破壞。1948年,八角樓也被國民黨的軍隊拆掉修炮樓了,扯淡碑仍安然無恙。大躍進的年代,平墳墓、修水利,許多石碑都被壘在了水渠上、水庫里,扯淡碑也仍完好無損。20世紀60年代,淇縣在扯淡碑處建淇縣農機公司,扯淡碑也沒有被推倒砸碎,又站在了農機公司的院中。“破四舊”時,扯淡碑就躺在了農機公司的井台上。改革開放后,旅遊事業蓬勃發展,扯淡碑這個淇縣的著名文物又理所當然地被請進了摘星台公園。通過修復,扯淡碑除下端斷掉一個“處”字外,其他部分基本保持原貌。後來,又得到了特殊保護,外面加了玻璃護罩。
該碑無墓主人姓名,也無立碑時間,有學者寫了許多文章進行考證:
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進京,崇禎皇帝吊死萬歲山,沐氏奪命逃到淇縣雲夢山棲身,伺機東山再起,奪回已失去的天堂,他活了144歲也未能如願,因而悲觀厭世,臨死前寫下“扯淡,再不來了”六字。
另有考證說是崇禎皇帝的墓碑。崇禎皇帝吊死萬歲山是一個假象,他趁機逃到淇縣雲夢山隱居,后死於淇縣。
還有一種說法,此碑是戲劇《一捧雪》中沐懷古的墓碑。不管怎麼說,該碑因“扯淡”而奇特罕見,名聞遐邇。它對研究明代歷史具有很重要的價值。
扯淡碑
碑陰:我沒有辜負上天的期望,沒有辜負人民的希望;沒有欺騙鬼神,也沒欺騙貧苦百姓。有人問我修行的方法,其實也沒有什麼竅門,只在虛靈自然間。
救助善人是最快樂的事情。
正面橫額:我再不來參與爭名爭權相互廝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