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唐代韓愈創作的七言古詩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詩作。此詩敘寫作者謁祭衡山廟神、占卜吉凶和投宿廟寺等情況,抒發對仕途坎坷的不滿情懷。全詩融寫景、敘事、抒情於一體,然章法井然,境界開闊,色彩濃重,古樸蒼勁,且一韻到底,一氣呵成,給人一種清新開闊的美感。

作品賞析


詩人通過仰望衡岳諸峰、謁祭衡岳廟神、占卜仕途吉凶和投宿廟寺高閣等情況的敘寫,抒發個人的深沉感慨,一方面為自己投身蠻荒之地終於活著北歸而慶幸,一方面對仕途坎坷表示憤懣不平,實際上也是對最高統治者的一種抗議。
開篇六句寫望岳。起筆超拔,用語不凡,突出南嶽在當時眾山中的崇高地位,引出遠道來訪的原因。“我來”以下八句寫登山。來到山裡,秋雨連綿,陰晦迷濛;等到上山時,突然雲開雨霽,群峰畢現。整段以秋空陰晴多變為背景,襯托出遠近諸峰突兀環立,雄奇壯觀,景象闊大,氣勢雄偉。“潛心默禱若有應”句,借衡岳有靈,引起下段祭神問天的心愿。
“森然”以下十四句寫謁廟,乃全詩的核心。韓愈游南嶽,雖不離賞玩名山景色,但更主要的還是想通過祭神問天,申訴無人理解、無處傾吐的悒鬱情懷。在敘寫所見、所感時,肅穆之中含詼諧之語,涉筆成趣。最後四句寫夜宿佛寺。身遭貶謫,卻一覺酣睡到天明,以曠達寫鬱悶,筆力遒勁。末句“寒日”,呼應“秋雨”“陰氣”。全篇章法井然。
這首詩的思想價值雖不高,藝術表現上卻有特色。全篇寫景、敘事、抒情,融為一體,境界開闊,色彩濃重,語言古樸蒼勁,敘述自由靈活。篇幅不短,而能一韻到底,一氣呵成。雙句末尾多用三平調,少數收尾用“平仄平”,音節鏗鏘有力,重而不浮,頗具聲勢。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公元805年(永貞元年)。公元803年(貞元十九年),關中大旱,餓殍遍地。韓愈上書皇帝,請寬民徭,觸犯唐德宗及權貴,被貶為陽山令。公元805年(貞元二十一年)憲宗登基,又議大赦,韓愈由郴州赴江陵府任法曹參軍,途中游衡山時寫下這首詩。

作者簡介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韓文公”。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貞元八年(792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御史,因論事被貶陽山。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其後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並從祀孔廟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一生著述頗豐,文學造詣極高,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在舊《廣東通志》中被稱為“廣東古八賢”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寫作極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進學解》、《順宗實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