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建新鎮的結果 展開

建新鎮

福建省福州市下轄鎮

建新鎮,隸屬於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位於南台島西北端,夾於烏龍江閩江之間。東起白鷺嶺福灣公路與蓋山鎮交界,西臨烏龍江,南至灣邊冠洲村與閩侯縣南嶼鎮為鄰,北止淮安村與閩侯縣上街鎮隔江相望,區域面積25平方千米。2005年,轄村委會22個、社區居委會6個。2017年,建新鎮常住人口有93526人。

2005年,建新鎮農業總產值1.6182億元,工業總產值22.342億元。

2017年,建新鎮企業個數共2053個,企業從業人數53253人,其中工業企業250個,規模以上5個。

歷史沿革


清末,該地屬侯官縣管轄,分洪塘、鳳崗二區。
民國時,屬閩侯縣一區(白湖區)管轄,分洪馬淮鄉和鳳崗鄉。
1948年,改為金山鄉和鳳崗鄉。
1962年初,建新划入郊區。
1969年,區改為公社。
1970年—1975年,划入朝陽區。
1975年底到1982年,劃歸環城區。
1984年9月,公社改為鄉。
1992年10月,建新撤鄉改鎮,鎮政府設在洪塘。

地理環境


建新鎮位於福州市西南郊,處閩江下游南台島的西北端,東起白鷺嶺至灣邊公路,與蓋山鎮交界;西為烏龍江;南至灣邊過江的冠洲,與閩侯縣南嶼鎮為鄰;北止淮安,與閩侯縣上街鎮隔江相望。面積39.6平方公里,轄7個管理區、40個村、1個居委會和1個(建華)五七農場。該鎮有9897戶,3.9萬人,耕地9842畝。鎮人民政府設在洪塘鎮。該鎮夾於烏龍江和白龍江之間,沿岸為沖積沙灘,鎮域以平原為主,兩端有山丘分佈:北端有妙峰山(136.8米)、丁滿山(86.8米)、鬼洞山(113.7米);南端有飛鳳山(68.9米)。全境河浦密布,大小池塘到處可見,土壤鬆軟肥沃。
建新鎮規劃
建新鎮規劃

行政區劃


2005年,轄村委會22個、社區居委會6個。
截至2019年,建新鎮轄18個社區居委會、22個村委會: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350104103001111淮安社區
350104103002111洪塘社區
350104103003111農大社區
350104103004111馬榕社區
350104103005111金亭社區
350104103006111江濱社區
350104103007111金洪社區
350104103008111狀元社區
350104103009111嘉禾社區
350104103010111梅洲社區
350104103011111觀江社區
350104103012111金霞社區
350104103013111福灣社區
350104103014111浦江社區
350104103015111金港社區
350104103016111淮興社區
350104103017111浦溪社區
350104103018111洪灣社區
350104103201111洪光村委會
350104103202111勞光村委會
350104103205112陣坂村委會
350104103206111樓下村委會
350104103207112麥浦村委會
350104103208112高宅村委會
350104103209111馮宅村委會
350104103210111紅江村委會
350104103211112玉蘭村委會
350104103212112東嶺村委會
350104103213111鳳高村委會
350104103214112江邊村委會
350104103215112透浦村委會
350104103216112冠洲村委會
350104103217111灣邊村委會
350104103218112中截村委會
350104103219112長埕村委會
350104103220112橫龍村委會
350104103221112建平村委會
350104103222112霞鏡村委會
350104103223111半道村委會
350104103224112港頭村委會

人口民族


2005年,建新鎮有常住人口17438戶、62969人,其中農業44290人、非農業18679人。
2017年,建新鎮常住人口有93526人。
2018年,建新鎮戶籍人口有64359人。
總人口64359
32083
32276
家庭戶戶數14001
家庭戶總人口(總)46828
家庭戶男23345
家庭戶女23483
0-14歲(總)8016
0-14歲男4123
0-14歲女3893
15-64歲(總)51899
15-64歲男26028
15-64歲女25871
65歲及以上(總)4444
65歲及以上男1932
65歲及以上女2512
戶口當地住在當地43031

經濟


綜述

建新鎮洪塘村,明代始制篦梳,不裂齒,梳不斷發,篦不傷膚,為地方特產,漸成家庭副業,暢銷國內外。1958年創辦農械廠、篦梳社、竹器社、建材廠、運輸社,始有鄉鎮企業。到1978年,有鄉、村辦企業62家,年產值432.62萬元。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建新鎮根據自身資源的優勢,相繼創辦園藝場、柑桔場、花果苗木公司、養鰻場、黃蜆場、種鴨場和脫胎、竹編、篦梳、動物玩具等工藝美術品企業。1990年,有各種企業800家,產值上億元。1992年底,建新成立金山投資區,分4片開發區。其中:金山工業區,佔地1238畝,以引進科技工業項目為主;別墅住宅區,開發面積3888畝;旅遊開發區,開發面積4500畝,包括金山度假村、洪塘狀元街、狀元山莊、東方福州高爾夫鄉村俱樂部、常青樂園等5大部分;農業觀賞區,總開發地帶18000畝,包括花卉、水果生產基地,副食品、蔬菜生產基地。由於開發區帶動全鎮經濟發展,1994年,全鎮社會總產值54160萬元,工農業總產值367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400元。
2017年,建新鎮企業個數共2053個,企業從業人數53253人,其中工業企業250個,規模以上5個。

第一產業

1990年,建新鄉有耕地面積11250.09畝。
2000年,福州市開始實施“東擴南進”城市化建設戰略,建新鎮境內耕地面積銳減,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結構開始向第三產業轉變,花卉基地、專業場陸續轉移到閩侯上街、南嶼和晉安區北峰、羅源縣等地,新建面積近萬公頃的花卉基地。
2005年,建新鎮全鎮完成農業總產值完成1.6182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09%,花卉總產值1.355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增83.75%。

第二產業

1990年,建新鄉在冊花卉企業有28家,工業企業829家,其中鄉辦企業31家,職工1.1634萬人,全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643億元,人均收入1011元。
1993年,建新鎮設立金山投資區,開設工業園區,加速引進工業企業。
建新鎮規劃
建新鎮規劃
1994年開始,建新鎮重點發展花卉產業。先後成立建中百花場、花卉集團公司、花果苗木公司、花卉協會及全國首家群眾性花卉產業組織“上雁花卉專業委員會”,幫助花農技術攻關,走規模化經營、品牌化發展的道路,推進花卉產業進一步升級。同時在鎮內舉辦花卉展銷會、在北京日壇公園舉辦花卉盆景展銷會。
2000年,建新鎮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4.91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比增34.9%,花卉產值1.35億元,人均收入達3987元。
2005年,建新鎮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41.12億元,比1990年的1.634億元增長24倍。其中工業總產值22.342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4.33%。人均純收入增至5045元,比1990年的1011元增長3.99倍。

交通


建新鎮境內有316國道

社會


教育事業

2005年,建新鎮有小學11所,私立幼兒園25所,在校學生6340人,其中小學3426人,幼兒園2914人;教師319人,其中小學教師184人,幼兒教師135人。境內還有福州市第二十九中學、三十中學、福州環保職業髙級中學、福州三中金山校區等4所中學和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經濟管理幹部學院、福建理工學校、福建建材工業學校、福建物資學校、福建金山學校、福建建築工程幹部學校、福建工業學校、福建醫藥學校、福建農業銀行幹校、福州工藝美術學校、福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校、武警福州指揮學校13所大中專院校,在校學生共6784人。

文化事業

2005年,建新鎮22個村、4個社區均成立老人活動中心,設有15個村級圖書室,藏書5萬冊。

基礎設施

境內北端遍布省市屬大中專院校,主要的有福建農業大學、福建經濟管理幹部學院、福建冶金學校、福建建材工業學校、省物資學校、省氣象學校、省建築工程幹部學校、省醫藥學校、省農業銀行幹校、省第五工業學校、福州工藝美術學校等。鎮的南北兩端有台嶼、洪塘兩所中學。有小學16所。有建新人民醫院、建新衛生院、空軍福州醫院等和各村衛生院組成醫療網路。文化場所除建新文化站、廣播站外,有洪塘影劇院和台嶼影劇院兩所。
1991年1月,洪塘大橋建成通車,該渡口原有通往南通、南嶼、上街等航線的渡船停開。
1992年,建新鎮政府投資1000多萬元將洪塘公路改建成長2000多米、寬12米的標準混凝土公路,東與閩江大道、西與洪灣路連接。同時在洪塘地區建設1000門的程式控制電話自動交換站。同年8月,福州市政府批准在建新鎮成立投資區,金山投資區通過科技工業、觀賞農業、別墅住宅、商貿旅遊的綜合開發,建成一個配套高檔完整、環境品質高尚、建設水準較高的花園式新城區。投資區整個開發周期規劃初定為10個,分期分批建設的主要基礎設施有跨江新通道閩江第五大橋;新建、擴建2座11萬伏變電站,建設一座50萬噸/日金山水廠,一座佔地30公頃,日處理25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廠,建設中學、小學、綜合醫院以及檔次較高的電信、公交、金融、煤氣、郵電以及大型綠化等一系列相配套建設。投資區主次幹道總長約60公里。
至1995年,建新鎮共引進開發項目70家,開發總面積1003.07公頃,總投資約8.38億美元。初步建成4個功能區:工業區、旅遊開發區、別墅住宅區、農業觀賞區。建成8.8公里的洪塘路和2.3公里的狀元路,建成裝機容量4500門的電信模塊局和11萬伏金山變電站,架設金山工業區專用線路,鋪設直徑0.5米的過江供水管,日供水達5萬噸。工業區招商32家,批租土地67.4公頃,引進外資4.72億美元。別墅開發預約土地92公頃,共引進外資2600萬美元。建築面積8.3萬平方米的淮安農民新村第一期工程竣工,安排村民回遷的同時進入第二期開發。總投資1億美元的“狀元山莊”商貿別墅與狀元路沿線開發,首期建成5萬平方米住宅樓。
至2005年,金山生活區1一4期全面完成開發建設,建成300萬平方米的中高檔住宅社區,入住人口5萬多人。總建築面積200多萬平方米的金山工業集中區橘園洲片、浦上片相繼投入使用,佔地面積1700畝的福灣工業集中區開發面積達6平方公里,總投資8億元,有368家企業入駐。金山大道、洪灣路北段、金山大橋、浦上大橋相繼建成通車,金洲南路全面動工。金山污水處理廠、紅旗浦、飛鳳河、南江濱公園、金山公園一期、金山文體中心相繼建成投入使用。金山新區建設初具規模,工業化帶動城市化的格局基本形成。

代表人物


建新鎮歷代名人輩出,有宋代任陝西鳳翔府判官的劉奕,任荊湖北路轉運判官、著名水利專家劉彝;明代七省經略使、兵部尚書張經,官至禮部侍郎的曹學佺,任禮部尚書、吏部尚書的狀元翁正春;清代有經營橄欖果而巨富的李萬利;民國時期有福州市青年運動先驅、共產黨人陳任民,辛亥革命烈士陳更新,“民天”醬廠創辦人王賢鎮;現代有著名作曲家史宗毅,福建農學院院長吳仲孚等。
建新鎮建設
建新鎮建設

旅遊


建新氣候溫和,環境優美潔凈,有著名景點金山寺,是全國三個金山寺之一,聞名省內外;福州金山公園,是一個體現花鄉風貌特色的、開放性的城市生態景觀休閑綠地。境內可供開發的景觀有:洪塘古渡、岊水風帆、妙峰夜月、旗麓斜陽、石倉秋煙、妙峰鐘聲、半洲漁火、瓦埕石塔等8處,還有淮安文化遺址、狀元古街、金山浴場等。